稀土元素如何形成?科學家們創造了合成的人工岩石來尋找答案
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對日益珍貴的稀土元素(REEs)的形成有了新的認識。他們通過創造合成岩石並測試其對不同環境條件的反應來實現這一目標。稀土元素被用於許多電子設備和綠色能源技術,包括從智能手機到電動汽車的一切。
9月19日剛剛發表在《全球挑戰》雜誌上的這一發現,對於從電子廢物中回收REE,設計具有先進功能特性的材料,甚至是尋找隱藏在全球的新的REE礦藏都有意義。
三一學院納米礦物學副教授、iCRAG(SFI應用地球科學研究中心)資助研究員Juan Diego Rodriguez-Blanco博士是這項工作的主要調查者,他說: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全球人口和抗擊碳排放的增長,對稀土元素的需求也同時增加,這就是為什麼這項研究如此重要。通過增加我們對稀土元素形成的了解,我們希望為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鋪平道路。稀土礦床的成因是地球科學中最複雜的問題之一,但我們的方法正在為含有稀土的岩石的形成機制帶來新的啟示。這一知識對於能源轉型至關重要,因為稀土是可再生能源經濟中的關鍵製造成分。”
稀土人工岩研究人員,從左到右,Adrienn Maria Szucs(該研究的主要作者)、Melanie Maddin、Daniel Brien、Paul Guyett和Juan Diego Rodriguez-Blanco博士(組長),在都柏林三一學院的iCRAG實驗室。
許多國家目前正在尋找更多的可開採濃度的稀有金屬礦藏,但提取過程往往具有挑戰性,而且分離方法昂貴,還容易對環境造成影響。
REEs的最大的已知礦床是中國的白雲鄂博礦區,它供應全球60%以上的REEs需求。
研究人員發現了什麼?
他們的研究顯示,含有稀土元素的液體取代了普通的石灰石,即使在環境溫度下,這也是通過複雜的反應發生的。其中一些反應是非常快的,發生的時間與沖泡一杯咖啡的時間相同。
這些知識使該團隊能夠更好地理解工業分離過程中也涉及的基本礦物反應,這將有助於改進提取方法,並從液體中分離出稀有金屬。
該團隊的研究旨在了解稀有稀土碳酸鹽礦床形成的複雜過程。但是,他們不是研究天然樣本,而是合成自己的礦物和稀土碳酸鹽岩石(類似於巴斯塔納石,是可以從碳酸鹽岩石中提取稀土的關鍵礦物)。然後他們模仿自然反應,以發現稀土礦化的形成過程。
這也使他們能夠評估主要環境因素的變化如何促進其形成。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未開發的碳酸鹽岩資源上的礦化物的來源,這些資源不僅在中國,也在世界其他地區分佈,如巴西、澳大利亞、美國、印度、越南、南非和格陵蘭島。
三一自然科學學院地球化學專業博士生Adrienn Maria Szucs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她解釋說:”由於稀土元素在充滿技術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有必要了解稀土元素在地球化學循環和基本化學反應中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