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改變動物飼料可為10億人提供食物
即使全世界有數百萬人面臨飢荒或營養不良的威脅,為牲畜和魚類生產的飼料正在佔用有限的自然資源,而這些資源本可用於為人們生產更多的食物。今天(9月19日)發表在《自然-食品》上的阿爾託大學的新研究表明,調整牲畜和魚類的飼養方式可以維持生產,同時為人們提供更多的食物。
這些相對簡單的變化將大大增加全球糧食供應,為更多人提供熱量。更重要的是,這樣做不需要增加任何自然資源的使用或重大的飲食變化。目前,大約三分之一的穀類作物生產被用作動物飼料,大約四分之一的捕獲魚類沒有被用來餵養人類。阿爾託大學全球水和食物問題副教授Matti Kummu帶領一個研究小組,調查了在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生產中使用作物殘留物和食物副產品的潛力,以釋放出人類可用的材料來餵養人類。
調查人員分析了糧食和飼料以及其副產品和殘留物在全球糧食生產系統中的流動情況。然後,他們確定了改變這些流動以產生更好結果的方法。例如,可以給牲畜和養殖的魚餵食食品系統的副產品,如甜菜或柑橘漿、魚和牲畜的副產品,甚至是作物的殘留物,而不是適合人類使用的材料。
通過這些簡單的改變,高達10-26%的穀物總產量和1700萬噸魚(約佔目前海產品供應的11%)可以從動物飼料轉為人類使用。根據具體方案,食品供應的收益在熱量方面將達到6-13%,在蛋白質含量方面將達到9-15%。這聽起來可能不是很多,但這是可供大約10億人食用的食物。
這些發現與Kummu小組早先關於減少整個供應鏈(從生產、運輸和儲存到消費者浪費)中的食物損失的工作很好地對接起來。該研究發現減少一半的食物損失和浪費將增加約12%的食物供應。結合使用副產品作為飼料,這將增加約四分之一的食物。
儘管一些變化,如用作物殘渣餵養牲畜,會導致牲畜生產力下降,但研究人員已經在他們的分析中考慮到這一點。另一個挑戰是,目前用於畜牧業生產和水產養殖的人類可食用食物與人們習慣的食物不同。例如,在飼料工業中使用不同品種的玉米,一些穀物的質量較差。同樣,用於魚粉生產的魚往往是小型的、多骨的魚,目前並不受消費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