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布發布首張系外行星照片找到另一顆地球的希望更大了
2022年9月2日凌晨,韋布空間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以下簡稱“韋布”)拍攝的第一張系外行星圖像被公佈,如下圖。這顆系外行星的編號為“HIP 65426 b”,它圍繞一顆編號為“HIP 65426”的恆星公轉。
數字化巡天(DSS)拍攝的恆星HIP 65426所在的天空中的群星(上方大圖)與韋布拍攝的圍繞這顆恆星運轉的系外行星的圖像(下方小圖)。4張小圖拍攝的是這顆行星平均波長分別為3.067微米、4.397微米、11.307微米與15.514微米的波段上的圖像。白色五角星表示恆星所在的位置,恆星自身發出的光被設備屏蔽了。圖中出現的棒狀圖像由儀器衍射效應引起,並非真實圖像。圖片來源:DSS;NASA/ESA/CSA, A. Carter (UCSC), the ERS 1386 team, and A. Pagan (STScI)
上圖中的大圖顯示了被拍攝的行星所圍繞的恆星所在的位置。4張小圖分別是韋布的近紅外相機(NIRCam)與中紅外設備(MIRI)拍攝的HIP 65426 b的4個波段的圖像。
有些讀者可能會說:“咦,今年7月份被公佈的韋布的第一批圖片裡不是有系外行星的圖片嗎?”沒錯。但那兩張系外行星的圖片並不是“圖像”,而分別是“光變曲線”與“光譜”。而且,它們都是恆星在受行星影響之後顯示出的光變曲線與光譜,而不是行星自身的。
此外,哪怕直接測量了行星自身,測量光變曲線只是相當於測量了一個人的手腕體溫隨著時間的變化,測量光譜也只是相當於測量了它某一時刻全身不同部位的體溫,但卻沒有給這個人拍攝證件照。
這次,韋布拍攝的恰是一顆系外行星的“證件照”。這是韋布首次拍攝系外行星的圖像。雖然它並不是人類獲得的第一批系外行星的圖像,但卻是人類獲得的系外行星在超過5微米的波長上的第一批的圖像。
2022年9月8日被發布的韋布空間望遠鏡的紀念郵票圖片來源:US Postal Service
一、系外行星“動物園”
我們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就是“太陽系內行星”,我們可以將它們簡稱為“系內行星”,但我們一般直接稱呼它們為“行星”。在太陽系外的行星自然就是“系外行星”。我們將系外行星圍繞的恆星稱為它們的“母恆星”。
系外行星一般以如下方式命名:如果母恆星只有1顆行星,就在母恆星的編號後面直接加b;如果有2顆或更多顆行星,就繼續使用c、d、e……
這次韋布拍攝的系外行星,母恆星為HIP 65426,因此其編號為“HIP 65426b”;此前韋布探測過的那顆系外行星的母恆星為WASP-96,因此它的編號為“WASP-96b”。
從1992年人類確認第一顆系外行星,到2022年9月6日,人類共確認至少5471顆系外行星,它們處於至少3811個類似於太陽系的系統中,其中擁有不少於2顆行星的系統至少有833個。[注1]
我們知道,太陽系內雖然只有八大行星,但卻可以被分為三類:水星、金星、地球與火星屬於岩石行星,木星與土星屬於氣態巨行星,天王星與海王星屬於冰巨行星。
太陽與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的“全家福”。從左到右依次是:太陽(部分)、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與海王星(Neptune),各天體的大小與相互之間的距離未按照比例顯示。圖片來源:twinkl
系外行星的類型比太陽系內的行星更多樣化。有的系外行星像地球,但質量卻比地球大好幾倍,因此屬於“超級地球”;有的系外行星像木星,但因為距離母恆星太近,溫度比木星高得多,因此屬於“熱木星”。它們的質量分佈也很廣,有的質量比木星大得多,因此屬於“超級木星”,有的質量只是月球質量的2倍。
一些被確認的“超級地球”的藝術想像圖合集以及它們與地球的大小比較。圖片來源:NASA/AMES/JPL-CALTECH
哈勃空間望遠鏡(HST)觀測過的25顆熱木星的藝術想像圖合集。圖片來源:ESA/Hubble, N. Bartmann
雖然從科研的角度來看,每一種系外行星都有其獨特的價值。但在這個豐富的系外行星“動物園”中,人類最感興趣的還是那些溫度適宜、表面可以產生液態水,且大小類似於地球的“宜居行星”。
二、如何發現系外行星?
發現系外行星的難度非常大,因為恆星自身的亮度常常遠超其行星的亮度。要想直接看到系外行星,難度相當於在幾千千米之外看篝火旁邊的螢火蟲。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在1992年首次發現了系外行星。它們是兩顆圍繞中子星公轉的行星,發現者是沃爾茲森(Aleksander Wolszczan,1946-)與弗雷爾(Dale Frail,1961-)。
1995年,人類首次發現圍繞主序星公轉的系外行星,發現者麥耶(Michel Mayor,1942-)和奎洛茲(Didier Queloz,1966-)獲得了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主序星指的是內部只發生氫聚變的恆星,我們的太陽就是一顆主序星。
從1991年到2022年3月間,人類發現的系外行星的累計數目與每年被發現的系外行星的位置(圖中小圓圈內)的動圖。2022年的數據還在不斷被更新,因此當前的總數已經超過圖中顯示的5005。圖片來源:NASA/JPL
到現在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展出多種發現系外行星的間接或直接的方法,最主要的有以下4種:凌星法、徑向速度法、微引力透鏡法與直接成像法。用這4種方法發現的系外行星約佔總數的97.88%。
1. 兩生法
凌星法的原理和水星或金星凌日現像類似。我們知道,水星或金星凌日是因為它們在某段時間內與太陽、地球成一線,從而擋住了太陽的少部分光。如果系外行星擋住母恆星發出的一部分光,就會產生“凌星”現象。對於這樣的系統,由於行星周期性地圍繞母恆星公轉,母恆星的亮度會周期性地降低、恢復、再降低、再恢復,循環往復。
韋布測出的WASP-96的光變曲線。根據其亮度的周期性降低,可以推斷出有一顆行星圍繞著它運轉並遮擋了它的部分光,這顆系外行星就是WASP-96b。圖片來源:NASA, ESA, CSA, STScI
凌星導致的恆星亮度的降低比例非常小,因此對儀器的測量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使用這種方法發現系外行星的代表是“開普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以下簡稱“開普勒”)與其繼任者“凌星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ransiting Exoplanets Survey Satellite,TESS)。它們都具有非常廣的視野,可以同時監測海量恆星的亮度變化,從而高效率地篩選出亮度發生週期性變化的恆星。天文學家根據數據來判斷這樣的變化是否由系外行星的凌星引起。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藝術想像圖。圖片來源:NASA
凌星法的優點是具有可重複性,因此可以被反複檢驗。至今為止,天文學家用凌星法發現了至少3925顆系外行星,約佔總數的71.74%。這些被凌星法確認的系外行星中,從“開普勒”探測到的數據中確認出來的有2700多顆。
凌星法還衍生出凌星計時法。它的原理是:行星凌星的周期固定而精確。如果某顆恆星被凌星的周期不精確,就可能是另外一顆行星干擾了它的軌道,據此可以判斷出後者的存在。用這個方法,天文學家發現了23顆系外行星。
2.徑向速度法
徑向速度法根據恆星的光譜的變化來確定恆星的運動速度,從而判斷出這顆恆星是否擁有系外行星。科學家用儀器將物體(包括恆星)發出的光分解成精細的彩虹帶,這就是光譜。
徑向速度法的原理是:當恆星朝著地球運動時,它發出的光的波長會變短(藍移);當恆星遠離地球運動時,它發出的光的波長會變長(紅移)。
如果恆星具有一顆系外行星,它就會被行星的引力拽動,與後者繞著共同的“質心”公轉(如下圖左),時而遠離我們,時而靠近我們,它的速度會出現週期性變化(如下圖右上),從而導致其光譜時而紅移,時而藍移(如下圖右下),循環往復。
圖中淺綠色×就是恆星與行星構成的系統的質心。右上為恆星速度的變化,右下為恆星光譜的交替性的紅移與藍移。圖片來源:homepage.divms.uiowa.edu
根據這個原理,天文學家測量出光譜紅移與藍移的程度,計算出恆星的運動速度,從而計算出行星的質量。由於恆星一般並不直接朝著地球的方向運動,其速度可以被分解為兩個方向的分量:朝向地球的速度(“徑向速度”)與垂直於徑向速度方向的速度。
只有徑向速度是可以測量的(這也是徑向速度法這個名稱的由來),且測量值總是小於真實的速度,所以根據這個方法計算出來的系外行星的質量只是一個下限值。
使用徑向速度法探測系外行星的代表儀器之一是“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igh Accuracy Radial velocity Planet Searcher,HARPS),它被安裝在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的口徑為3.6米的望遠鏡上面(望遠鏡的口徑指的是其採光鏡面的直徑)。
ESO的口徑為3.6米的望遠鏡(上)與HARPS的內部結構的一部分(下)。圖片來源:S. Brunier/ESO(上);https://www.eso.org/public/teles-instr/lasilla/36/harps/(下)
至今為止,天文學家用徑向速度法發現了1005顆系外行星,約佔總數的18.37%。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天文學家使用這個方法,於2016年確認離太陽系最近恆星——比鄰星,擁有系外行星,即“比鄰星b”(Proxima b),它的質量下限略大於我們的地球。
圍繞比鄰星公轉的行星“比鄰星b”(Proxima b)的藝術想像圖(右),以及它與地球的大小比較。“比鄰星b”的質量僅略大於地球,它存在的證據於2013年被提出,並於2016年被確認。圖片來源:PHL @ UPR Arecibo, NASA EPIC Team
3.微引力透鏡法
根據廣義相對論,有質量的物體會彎曲周圍的時空,光經過它們附近時,將走曲線。如果光源與地球之間存在一個質量較大的天體,且三者幾乎成一直線,那麼後者就會像透鏡一樣放大光源的亮度(弱引力透鏡),甚至產生雙重像或多重像(強引力透鏡)。充當透鏡的天體就是引力透鏡。
作為弱引力透鏡的天體在漂移的過程中,背景天體的亮度的放大比例會先變大、後變小,最接近三點一線或三點一線時,放大的比例最高。因此,漂移的弱引力透鏡會使背景光源的亮度發生變化,使其亮度先變亮、再變暗。
微引力透鏡法示意圖。圖中的Source star是作為光源的背景恆星,Lens star為充當透鏡的恆星,Planet為充當微引力透鏡的行星,Observer為觀測者。圖片來源:NASA
漂移的恆星可以成為這樣的弱引力透鏡。如果恆星還帶著一個行星,在恆星漂移的過程中,行星也對引力透鏡效應做出額外貢獻,導致本來光滑變化的光變曲線突然增加了一個非常窄的尖峰,這就是行星的微引力透鏡效應。這樣的尖峰是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的信號。
至今為止,天文學家用微引力透鏡法發現了212顆系外行星,佔總數的3.87%。微引力透鏡法的缺點是無法重複,因為恆星飄走後就不再回頭,但它的優點是信號清晰。
使用微引力透鏡法尋找系外行星的代表儀器是“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與“韓國微引力透鏡望遠鏡網”(KMTNet)。前者先是由一台口徑為1米的望遠鏡執行,然後由一台口徑為1.3米的望遠鏡執行;後者由3台口徑為1.6米的望遠鏡執行。
位於智利Las Campanas天文台的口徑為1.3米望遠鏡的圓頂,它被用來執行OGLE任務。圖源:Krzysztof Ulaczyk
4.直接成像法
凌星法、徑向速度法與微引力透鏡法都是間接確定係外行星的方法。它們並不是百分百準確,有時候會有假信號。為了排除假信號,對於一部分系外行星的候選體,天文學家會盡量同時用其他方法交叉檢驗。
然而,即使人們用以上3種方法完全確認了系外行星的存在並推斷出它們的一些基本性質,也依然無法看到這些系外行星。直接成像法可以彌補“無法看到系外行星”的遺憾。
如果母恆星的亮度與行星的亮度的比值不是非常大,且二者距離足夠遠,天文學家可以直接把兩者都拍攝進去,如低亮度的褐矮星2M1207與圍繞它運轉的行星2M1207b。
VLT-1(“Antu”,意為“太陽”)於2004年拍攝的褐矮星2M1207與其行星2M1207b的近紅外偽色圖像,它們分別被顯示為藍白色與紅色。2M1207是一顆低亮度的、質量僅為木星質量25倍的褐矮星,而2M1207b的質量是木星的3~10倍,恆星的光並不佔據壓倒性的優勢,因此可以直接被同時拍攝到。圖片來源:ESO
然而,由於選擇效應,人類更容易看到明亮的恆星,它們的亮度大大高於繞著它們轉的行星。因此,天文學家必須用一種名為“星冕儀”的設備擋住恆星發出的光,從而拍攝到恆星附近行星的圖像。
星冕儀的技術源自日冕儀,後者用來遮擋太陽表面發出的光,從而可以讓天文學家觀測日冕。日冕是太陽外層的大氣,因為其形狀像帽子(“冕”)而得名。雖然日冕儀與星冕儀的設計目標不同,但它們本質上都是遮蔽恆星的光,讓天文學家可以拍攝到恆星周圍的物質或物體。
韋布上面的NIRCam和MIRI都安裝了星冕儀,因此都可以遮擋恆星發出的強光,從而直接拍攝旁邊的行星。但韋布並不是第一個配備星冕儀的望遠鏡。
此前地面上的一些望遠鏡已經或曾經配備星冕儀,並用直接成像法拍攝系外行星,如口徑為5.08米的海耳(Hale)望遠鏡、口徑為10米的凱克(Keck)望遠鏡、口徑為8.2米的甚大望遠鏡(VLT),口徑為8.4米的大雙筒望遠鏡(LBT),等等。它們都是此前使用直接成像法的望遠鏡的代表。在韋布拍攝了這批照片後,它也成為此類望遠鏡的代表之一。
4台VLT的合影。它們中有兩台安裝了可以直接拍攝系外行星的裝置。圖片來源:Iztok Boncina/ESO
這次韋布拍攝的系外行星HIP 65426 b就是VLT-3(“Melipal”,意為“南十字”)上面的“光譜偏振高對比度系外行星研究”(Spectro-Polarimetric High-contrast Exoplanet Research,SPHERE)項目的設備於2017年7月6日發現的(如下圖),它也是SPHERE項目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
VLT-3(“Melipal”,“南十字”)拍攝的HIP 65426 b的圖像。圖中白色十字為母恆星所在的位置,它發出的光已經被星冕儀遮擋;紅色天體為HIP 65426 b的短波近紅外偽色圖像,白色圈的半徑等於太陽系內的海王星的軌道半徑。圖片來源:ESO
至今為止,天文學家用直接成像法發現了213顆系外行星,佔總數的3.89%。
彩蛋:問答時間
問題1:人類於1992年首次發現的兩顆系外行星是用文中介紹的哪一種方法發現的?
答:不是這4種中的任何一種。它們是被“脈衝星計時”的方法確認的。這個方法的原理是:脈衝星的輻射會定期掃過地球,週期非常精確。如果某顆脈衝星的輻射掃過的周期發生變化,就可能是因為它受到繞它公轉的行星的引力影響,據此可以判斷出行星的存在。這個方法至今只發現了7顆系外行星,所以正文中沒有單獨介紹。
問題2:除了最主流的4種方法之外,還有哪些尋找系外行星的有趣方法?
答:其他有趣的方法主要有:(1)變星計時法。變星的周期是固定的,如果某顆變星的周期不固定,那就可能是圍繞它的行星的引力干擾了它。(2)天體測量法。恆星被行星引力輕微拽動,會使其位置發生週期性的變化,根據這種變化,可以判斷出系外行星存在。由於這種位置變化很難測出,這種方法至今最多確認了1顆系外行星。(3)橢球法。行星對恆星的引力導致恆星變形,使地球上測量出的恆星亮度隨時間變化。還有一些方法(如偏振法、行星盤方法,等)比較抽象且不那麼“有趣”,此處就不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