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輪班工人的研究提出了用餐時間可以影響情緒的觀點
眾所周知,通過輪班工作保持不規律的睡眠和飲食習慣的人患各種健康問題的風險較高,而一項新研究則深入探討了這種生活方式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通過模擬輪班工作的生活方式和仔細跟踪焦慮和抑鬱的測量,科學家們提供了證據,表明我們的進餐時間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情緒。
近年來,我們看到研究揭示了與輪班工作和晝夜節律紊亂相關的健康風險,即與我們的睡眠和覺醒週期相關的24小時生物鐘。
這包括對夜間輪班工作如何增加癌症風險的見解,甚至對癌症治療的時機如何在病人的結果中發揮作用的見解。我們還看到科學家們發現了心臟活動轉變背後的機制,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這些工人患心臟問題的風險更高,以及夜間進食如何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
在布列根和婦女醫院的科學家們的領導下,這項新研究還關注了輪班工作中的飲食習慣,以及它們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據作者說,輪班工作的人忍受抑鬱和焦慮的風險要高25%到40%,而對血糖水平的控制受損是已知的情緒破壞的一個風險因素。因此,該團隊設計了一項研究,探討白天的飲食可以穩定某人的心理健康,即使他們是在夜間工作。
該研究包括19名參與者,他們接受了一種重現夜間工作效果的製度,其中包括昏暗的光線和模擬28小時的工作,最終使他們的晝夜節律紊亂,並使他們的行為周期倒置12小時。然後,參與者被隨機放入白天或夜間飲食組,旨在模擬輪班工人的飲食習慣,或只在白天飲食組。
通過在整個過程中評估抑鬱和焦慮的症狀,科學家們能夠衡量不同的飲食時間表對情緒的影響。這顯示了兩者之間的明顯差異,在那些輪班工人的飲食製度中,抑鬱類情緒水平增加了26%,焦慮類情緒水平增加了16%,而只在白天進食的小組則沒有表現出這些變化。
據科學家們說,這些結果提出了利用進餐時間來減少輪班工人或其他晝夜節律不協調的人的情緒脆弱性的前景。儘管這些結果很有希望,並對睡眠和飲食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進行了重要的說明,但這項研究規模不大,而且被認為只是一個概念證明,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真正鞏固吃飯時間可以減輕抑鬱症和焦慮症症狀的觀點。
“我們的研究結果為食物攝入的時間提供了證據,作為一種新的策略,在經歷晝夜節律失調的人,如從事輪班工作的人、經歷時差的人或患有晝夜節律紊亂的人,可能將情緒的脆弱性降到最低,”共同通訊作者Frank AJL Scheer說。“需要對輪班工人和臨床人群進行未來的研究,以堅定地確定吃飯時間的變化是否能防止他們的情緒脆弱性增加。在那之前,我們的研究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玩家’:食物攝入的時間對我們的情緒很重要。”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