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首次製出雙星-行星系統的完整3D視圖
天文學家通過精確追踪一顆恆星在空間運動中微小、幾乎難以察覺的擺動發現了一顆圍繞附近恆星運行的類似木星的行星,這顆恆星是一對雙星中的一顆。他們的工作有史以來第一次確定了一對雙星的軌道的完整的三維結構,及圍繞其中之一的行星的軌道。
天文學家們稱這一成就可以為行星的形成過程提供寶貴的新見解。這一突破則是利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甚長基線陣列(VLBA)獲得。
儘管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5000多顆太陽系外行星,但只有三顆是利用一種叫做天體測量的技術發現,而這一發現就是利用這種技術產生的。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的Salvador Curiel表示,然而確定包括一顆行星的雙星系統的3-D結構的壯舉是其他系外行星發現方法無法實現的,”
“由於大多數恆星都是雙星或多星系統,能了解像這樣的系統將有助於我們了解一般的行星形成,”Curiel說道。
這兩顆恆星一起被稱為GJ 896AB,距離地球約20光年。按照天文標準,這使它們成為我們的近鄰。它們是紅矮星,是我們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類型。行星繞著的較大的那顆星的質量約為太陽的44%,而較小的那顆星的質量約為太陽的17%。它們之間的距離約是海王星跟太陽的距離,每229年相互繞行一次。
為了研究GJ 896AB,天文學家將1941年至2017年對該系統進行的光學觀測數據跟2006年至2011年的VLBA觀測數據結合起來。他們還在2020年進行了新的VLBA觀測。大陸範圍內的VLBA的超清晰分辨率以其奇妙的能力看到細微的細節產生了對恆星位置的極其精確的測量。天文學家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的廣泛分析揭示了恆星的軌道運動及它們在空間的共同運動。
這顆行星的存在則是通過對這顆較大的恆星的運動進行詳細追踪而發現的,該運動顯示出輕微的擺動。行星對恆星的引力作用導致了晃動。恆星和行星在它們之間的軌道上有一個叫做“重心”的位置,它代表了它們共同的質心。當這個位置離恆星足夠遠時,恆星圍繞它的運動就可以被探測到。
根據天文學家的計算,這顆行星的質量約是木星的兩倍,每284天繞著恆星運行一次。它跟恆星的距離略小於金星跟太陽的距離。這顆行星的軌道跟這兩顆恆星的軌道傾斜了約148度。
來自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的Gisela Ortiz-León表示:“這意味著該行星圍繞主星的運動方向跟副星圍繞主星的運動方向相反。”另外,她還補充稱:“這是第一次在一個跟緊湊雙星系統相關的行星中觀察到這種動態結構,該系統可能是在同一個原行星盤中形成的。”
“對這一系統和類似系統的額外詳細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對行星如何在雙星系統中形成的重要見解,”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Joel Sanchez-Bermudez說道,“對於形成機制有不同的理論,而更多的數據可能表明哪種理論是最有可能的。”另外,他還補充稱:“特別是目前的模型表明,這麼大的行星作為這麼小的恆星的伴侶是非常不可能的,所以也許這些模型需要調整。”
天文學家們表示,這種天體測量技術將成為描述更多行星系統特徵的寶貴工具。國家射電天文台的Amy Mioduszewski表示:“我們可以用計劃中的下一代VLA(ngVLA)做更多這樣的工作。有了它,我們也許能夠找到像地球一樣小的行星。”
天文學家們於當地時間9月1日在《Astronomical Journal》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