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看懂USB 3.X、USB4與雷電4區別
前幾天USB-IF組織又宣布推出了USB4 2.0規範,這是USB4規範的升級版,主要是新增了80Gbps的有源線纜標準,速度翻倍,是當前接口最快的標準了。算上USB4 2.0,再加上已有的USB 1.1到USB4,還有雷電接口,目前大家能看到的USB類型的接口至少有六七種了,每個標準的速度及物理接口都是不一樣的,該如何區分?這讓很多人都頭痛。
美國Arstechnica網站今天發表了一篇文章科普了USB、雷電接口的區別,主要精華部分就是幾張圖,可以很清楚地對比歷代USB及雷電接口的不同。
先說USB接口,最早的USB 1.1標準由USB-A、USB-B兩種接口組成,速率低到可憐,只有12Mbps,現在基本上被淘汰了。
USB 2.0接口速度提升到了480Mbps,物理接口類型多了幾種,除了常規A、B型之外,還有micro、mini之分,很多人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這一代的接口,迄今還有很多手機在用。
USB 3.0的接口速率5Gbps,也就是大家常見的藍色USB接口,目前也是很多電腦上的絕對主力接口。
不過從USB 3.1開始,USB組織不知道為啥腦抽,開始了混亂的改名,USB 3.0好好的名字改成了USB 3.1 Gen1,在USB 3.2時代再次改名為USB 3.2 Gen1。
USB 3.2 Gen2接口速度則提升到10Gbps,在很多電腦主機上也很常見,物理接口有四種標準,包括USBC等等。
USB 3.2 Gen2x2的速率則是20Ghps,從這一代開始物理接口幾乎統一為USBC了,在一些高端主板及電腦上有存在,但並不普及。
USB4時代總算簡化了命名,回到了之前的方式,它實際上也有USB4 20Gbps及40Gbps之分,但物理接口同樣是統一為USBC。
至於Thunderbolt雷電接口,目前主要是雷電3和雷電4,二者在速度及接口上都是一樣的,40Gbps速率及USBC接口很統一,差別在一些細節,不過對普通人影響不大。
Arstechnica網站沒有把最新的USB4 2.0接口列入對比,原因是規範還沒有發布,不過我們之前報導過了,這個新標準最大的變化就是新增了80Gbps速度,但需要有源線纜,具體內容要等11月份完整規範發布了才能明確。
當前兩個新標準中,USB4與雷電4是最受關注的,最高速率都能達到40Gbps,畢竟USB4核心技術就是Intel雷電4貢獻過去的,但Intel的雷電4在供電、視頻輸出、最低速率等方面總體更高一些, USB4面向更多的通用設備,下限比較靈活。
不過這也導致了USB4接口很尷尬,兩三年了都沒普及,因為Intel雷電4的存在,酷睿平台筆記本要么不上,要么就直接上了雷電4接口,導致雷電4普及遠比USB4高,AMD這邊沒有雷電4,但對USB4的支持也才剛剛開始。
最後要說的是,USB組織經過之前的命名混亂之後,現在總算有點良心了,接口及線纜的認證中會清晰表示供電能力及速度,方便大家區分了,以後大家看認證就能區分,省得去記那些USB 3.1 Gen1/2、USB 3.2 Gen1/2/2×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