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為什麼會發光?科學家終於揭開謎團
特拉維夫大學與斯坦哈特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埃拉特大學間海洋科學研究所聯合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確定,在深海珊瑚礁中,珊瑚表現出發光的顏色(熒光)的神奇現像是為了作為一種誘捕獵物的機制。該研究表明,珊瑚所捕食的海洋生物會被熒光的顏色所吸引。
來自特拉維夫大學動物學學院和斯坦哈特自然歷史博物館的Yossi Loya教授監督了這項研究,該研究由Or Ben-Zvi博士、Yoav Lindemann和Gal Eyal博士領導。
據研究人員說,水生生物的發光能力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科學家和那些熱愛大自然的人。這種現象經常發生在產生珊瑚礁的珊瑚中,其生物學作用一直存在激烈的爭議。
多年來,人們探索了各種可能性,包括:這種現像是否能抵禦輻射?提高光合作用?抗氧化劑的活性?? 根據最新的研究,珊瑚的熒光實際上是對獵物的一種引誘。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假設進行了測試;為此,他們首先試圖確定浮游生物(在海中隨水流漂流的小生物)是否被熒光吸引,無論是在實驗室還是在海上。然後,在實驗室裡,研究人員量化了中光珊瑚(生活在淺層珊瑚礁區和海洋深層完全黑暗區之間的珊瑚)的捕食能力,這些珊瑚表現出不同的熒光外觀。
為了測試浮游生物對熒光的潛在吸引力,研究人員特別使用了甲殼類動物Artemia salina,它被用於許多實驗以及珊瑚的食物。研究人員注意到,當甲殼動物在綠色或橙色的熒光目標與透明的”對照”目標之間進行選擇時,它們顯示出對熒光目標的明顯偏好。
此外,當甲殼動物在兩個透明目標之間進行選擇時,它們的選擇被觀察到在實驗裝置中是隨機分佈的。在所有的實驗室實驗中,甲殼類動物大量表現出對熒光信號的優先吸引。當使用來自紅海的本地甲殼類動物時,也出現了類似的結果。然而,與甲殼類動物不同,不被認為是珊瑚獵物的魚類並沒有表現出這些趨勢,而是普遍避開熒光目標,特別是橙色目標。
在研究的第二階段,實驗是在珊瑚的自然棲息地進行的,大約在40米深的海裡,熒光陷阱(包括綠色和橙色)吸引的浮游生物是透明陷阱的兩倍。
Or Ben-Zvi博士說:“我們在大海深處進行了一項實驗,以研究在深水中存在的自然水流和光照條件下,不同的自然浮游生物集合對熒光的可能吸引力。由於熒光主要由藍光(海洋深處的光)’激活’,在這些深度,熒光被自然照亮,實驗中出現的數據是明確的,與實驗室的實驗相似。”
在研究的最後一部分,研究人員檢查了在埃拉特灣45米深處收集到的中生代珊瑚的捕食率,發現顯示綠色熒光的珊瑚享有的捕食率比顯示黃色熒光的珊瑚高25%。
Loya教授表示:“許多珊瑚顯示出熒光的顏色圖案,突出了它們的嘴或觸角尖端,這一事實支持了熒光,就像生物發光(通過化學反應產生的光),作為一種吸引獵物的機制。該研究證明,珊瑚發光和五顏六色的外觀可以作為一種誘餌,將游泳的浮游生物吸引到地面上的捕食者,如珊瑚,特別是在珊瑚需要其他能量來源來補充或替代光合作用(珊瑚組織內的共生藻類利用光能生產糖)的棲息地。”
Ben-Zvi博士總結道:“儘管關於浮游生物對熒光信號的視覺感知的現有知識存在差距,但目前的研究提出了熒光在珊瑚中的獵物引誘作用的實驗證據。我們建議,這一假設,我們稱之為’光陷阱假設’,也可能適用於海洋中的其他熒光生物,而且這一現像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發揮的作用可能比以前想像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