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1.2倍:購置稅延期至明年年底,全年銷量破650萬輛穩了?
淡季不淡,是7月新能源車市場的關鍵詞。中汽協數據顯示,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倍至59.3萬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市場佔有率達到24.5%。1~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19.4萬輛,同比增長1.2倍,市場佔有率達到22.1%。
每經記者李碩 黃辛旭 每經編輯孫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解釋稱,雖然近兩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同比增幅均在1.2倍左右,但這一高增長有一部分是來自於車企前期訂單的釋放。“通過協會從國內車企了解到的情況,預計接下來幾個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可能會適當下降。我們希望新能源汽車能夠恢復到一個正常的快速發展水平。”許海東表示。
資本市場上,海外新能源概念股一改今年上半年的頹勢,7月開始全面反彈。特斯拉、福特汽車、Rivian的市值在7月分別環比增加33.46%、31.97%和33.30%。而國內市場則出現回調,部分車企短暫承壓,其中,比亞迪、寧德時代市值在7月分別環比下滑3.94%和4.76%。
眼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比拼已經進入下半場,行業預測新能源汽車行業高景氣度將持續,乘聯會將其對2022年國內新能源整體車市銷量預期提高至650萬輛。
哪吒、零跑銷量赶超“蔚小理”
新能源細分品類再度成為7月車市的一抹“亮色”。
據乘聯會數據,7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為48.6萬輛,同比增長117.3%,環比下降8.5%;1~7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273.3萬輛,同比增長121.5%。
製表:每經記者李碩
“當前新能源購車以增換購為主,這部分客戶的收入沒有受到疫情太大影響,很多家庭第二輛車用戶需求被激發。即使原來沒有購買第二輛車的需求,由於電動車的超低使用成本和靈活便利的城市短途出行優勢,加之周圍關注或購買新能源車的用戶大增,購買新能源車的熱情被有效激發。”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7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26.4%,較去年同期16.6%的滲透率提升了9.8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為45.9%,豪華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為15.8%,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為5.2%。
分品牌看,7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中比亞迪繼續“一騎絕塵”,以16.22萬輛的成績遠超一眾競爭對手;上汽通用五菱憑藉5.93萬輛的成績奪得次席;吉利本月突破重圍,3.20萬輛的銷量表現助其來到銷量榜第三位;特斯拉、廣汽埃安、奇瑞、長安、上汽乘用車、上汽大眾、哪吒、一汽-大眾、零跑、小鵬、長城、理想、蔚來的月銷量也均突破萬輛,分列第四至十六位。
造車新勢力企業在7月的表現不俗,五家銷量破萬輛,尤其是此前位於“第二陣營”的哪吒、零跑在銷量上已超越“蔚小理”(蔚來、小鵬、理想)。合資品牌中,“南北大眾”(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強勢發力,新能源車批發銷量環比增長100.7%至2.77萬輛,占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總銷量的62%,而其他合資與豪華品牌在新能源車領域則仍待發力。
製表:每經記者李碩
中汽協方面預計,在中央穩經濟一攬子政策、部委相關政策和地方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持續提振下,8月汽車市場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特別是隨著9月汽車市場傳統黃金消費季的到來,乘用車產銷將會呈現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及汽車出口也將會維持良好表現,為全年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比亞迪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反超寧德時代
海外需求回暖之下,7月汽車出口也再創歷史新高。
中汽協數據顯示,7月國內車企共出口新車29萬輛,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16.5%,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5.4萬輛,同比增長37.6%,環比增長89.9%,占出口總量的18.62%。
“中國新能源車主要向西歐和東南亞市場出口,今年比利時、斯洛文尼亞和英國等成為出口亮點,對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的出口也恢復的很好。雖然仍受疫情影響,但海外多國經濟正在重啟復甦,相關製造業需求開始平穩恢復,礦產資源價格高位回落,這從中國對南美洲的智利等國出口表現可以看出。”崔東樹表示。
車企層面看,7月出口破萬輛的有特斯拉和上汽乘用車,出口量分別為1.98萬輛和1.34萬輛,其他超過千輛的車企為東風易捷特(6103輛)、比亞迪(4026輛)、哪吒汽車(1382輛)和吉利汽車(1261輛)。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特斯拉出口量佔總銷量的比例為70.01%。有分析認為,特斯拉內銷與出口呈現出“季末保國內、平時供海外”的特徵,即每個季度上半段生產的新車主要用於出口,下半段則會更多投放在中國市場。7月處於三季度上旬,因此特斯拉將7月產量的七成供給海外市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預測,今年中國汽車企業出口有望超過240萬輛,符合年初預期,未來發展空間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與新能源車市銷量同樣呈現“同比增環比降”態勢的還有7月動力電池裝車量。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7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共計24.2GWh,同比上升114.2%,環比下降10.5%。
其中,三元鋰電池裝車量9.8GWh,同比增長80.4%,環比下降15%,佔總裝車量的40.7%;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14.3GWh,進一步拉大與三元鋰電池裝車量差距,同比增長147.2%,環比下降7%,佔總裝車量59.3%。
具體到動力電池供應商來看,7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前三的企業仍然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和中創新航。
製表:每經記者李碩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方面,比亞迪弗迪電池以6.01GWh裝車量躍升至第一,市場份額為41.9%;此前長期佔據頭把交椅的寧德時代則來到第二位,當月裝車量為5.36GWh,市場份額為37.37%。
有觀點認為,比亞迪電池首先供給自有品牌車型,受其近期銷量大漲影響,裝車需求也大增。數據顯示,僅7月比亞迪銷量就達16.25萬輛,同比大漲183.1%,激增的訂單直接帶動了比亞迪電池裝車量。不僅如此,比亞迪也在不斷拓展電池外供車企客戶。根據此前消息,比亞迪將於明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應“刀片電池”,目前配有“刀片電池”的特斯拉車型已進入C樣測試階段。但比亞迪並未就此事給予記者回复。
平安證券研報分析認為,7月是汽車銷售淡季,本月動力電池產量和裝車量走勢分化,呈現明顯的“產升裝跌”態勢。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產量呈現較大增幅,佔動力電池總產量的比例提升10個百分點至65%,是推動動力電池總產量上行的主要動因。考慮市場對後市終端普遍看好且後續部分主材如鋰價看漲及擔憂其後續供應的情況下,存在部分廠家為後續備庫的可能性。
歐美新能源車市表現反向走
7月,歐洲和美國新能源車市場走勢呈現相反的趨勢。
公開資料顯示,7月,德國、法國、挪威、英國、瑞典、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八國純電動車銷量分別為5.25萬輛、2.00萬輛、0.60萬輛、1.88萬輛、0.89萬輛、0.88萬輛、0.57萬輛和0.26萬輛,合計銷量約為12.34萬輛,同比下滑5.5%,環比下滑29.1%。
製表:每經記者李碩
值得注意的是,7月欧洲乘用车市场整体较为低迷,各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当月欧洲八国平均渗透率减少1.7个百分点。兴业证券分析认为,这主要系7月特斯拉工厂停产数周升级设备导致供给不足,且上月季末冲量导致6月基数较高所致,预计8月将得到显著改善。
華寶證券研報認為,歐洲在整體車市不景氣的背景下,本月新能源車銷量出現下滑,滲透率受到補貼退坡和特斯拉工廠停產升級的影響。隨著地緣衝突和疫情的緩解,產業鍊和物流逐步回暖,特斯拉產能升級訂單恢復,具備能源替代效應的新能源車在歐洲的銷量有望實現反彈,維持歐洲全年230萬輛新能源車銷量的預期。歐洲主流經濟體新能源車滲透率25%~30%的瓶頸線及德國等地2023年開始的新能源車補貼到期仍將是製約歐洲中長期銷量繼續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美國市場方面,據Marklines發布的數據,7月美國新能源車銷量為8.6萬輛,同比增長47%,環比下降4%,滲透率環比下降0.4個百分點至7.5%。其中,特斯拉7月在美市場銷量約為4.3萬輛,同比上漲63.4%,其他品牌如福特(8243輛)、Rivian(1588輛)與特斯拉表現存在較大差距。
華泰證券分析認為,中歐市場已經逐漸轉向需求驅動,美國市場前期受累於消極政策和不完善的產品矩陣,滲透率遠低於中歐市場,考慮美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態度和新電動皮卡的推出,看好美國市場後期的發展潛力,結合中歐市場穩定的需求增長,預計2025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或將達到2189萬輛,對應2022~2025年的複合增長率約為30.99%。
海外新能源概念股普漲特斯拉市值增加2000多億美元
資本市場方面,7月,國內整車企業則未能延續6月的強勢表現,多家車企都呈現了回調狀態。比亞迪市值較6月減少了383.23億元;長城汽車(SH601633,股價33.65元,市值3082億元)市值減少了260.03億元。
H股市場同樣承壓,吉利汽車(HK00175,股價17.24港元,市值1734億港元)市值減少了194.49億元人民幣;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HK02015,股價118,8港元,市值2476億港元)市值減少463.49億元人民幣;小鵬汽車(HK09868,股價21.18港元,市值182.3億港元)市值減少最多,約為499.42億元人民幣。
製表:每經記者黃辛旭
“普漲”成為7月海外新能源概念股的特徵。此前,受疫情、俄烏衝突、供應鏈不穩定等情況影響,國際車企今年上半年在資本市場表現不佳,但進入下半年,海外新能源概念股整體反彈。7月,特斯拉市值增加最多,增加了2334.5億美元;6月底在美上市的極星(PSNY,股價8.59美元,市值181.2億美元)7月市值微增5.9億美元。
有分析稱,投資者認為美聯儲的加息週期中最緊張的時期已經過去,未來的利率路線已經基本可以看清,於是樂觀情緒重燃,以特斯拉為首的美股反彈,各大國際汽車品牌漲幅明顯。
製表:每經記者黃辛旭
7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市值約減少了619.91億元;贛鋒鋰業市值減少344.78億元;國軒高科市值減少約64.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市場資金新發掘的汽車產業鏈分支,汽車熱管理概念近期熱度在不斷攀升,7月表現相對亮眼。三花智控在7月市值增加最多,為180.27億元;均勝電子市值增加了79.89億元。國金證券方面認為,最近,熱管理行業關注度較高,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下游需求提升。熱管理屬於高景氣賽道,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製表:每經記者黃辛旭
新能源購置稅延長市場吃下“定心丸”
進入8月之後,新能源汽車又迎來一波漲價潮。零跑、smart、哪吒汽車、江淮汽車等車企都宣布上調了旗下新能源車型市場售價,車型價格上漲幅度在1000~6000元不等。整體來看,新能源價格上調的原因仍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於消費者而言,新能源車型漲價也帶來了一定的觀望期。
但好消息正在傳來。8月19日,據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購稅等政策,促進大宗消費,將免徵車購稅政策延續至2023年底,繼續予以免徵車船稅和消費稅、路權、牌照等支持,預計新增免稅1000億元。
“如果購置稅免徵政策年底到期,外加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新能源車價格上漲,新能源車型最終的購置價格將大大提高。因此,新能源車購置稅免徵政策的延續將有助於緩解車型購置成本增長過快的情況,同時維持對燃油車的價格競爭優勢。”乘聯會方面認為,延期免徵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有利於維持新能源車的競爭優勢。
實際上,這已是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第三次延期。業內人士認為,現行的免徵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原本將於今年底結束,此次確定延期一年,無疑將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次注入動能,也讓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
“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稅政策延期符合預期。”崔東樹表示,今年底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退出,將釋放一部分購買力,而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延續到明年底,將再一次拉動一部分購買力,這樣梯次退出有助於逐步拉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力。
在政策的“保駕護航”下,行業對新能源汽車的走勢給予了積極判斷。其中,乘聯會將其對2022年國內新能源整體車市銷量預期提高至650萬輛。中汽協方面表示依然對全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保持550萬輛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