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周刊網站:中國科研影響力正大幅赶超
據美國《科學》周刊網站8月17日報導,在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數量方面,中國升至第一。日本一家科學政策研究機構稱,在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數量——衡量研究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方面,中國首次超過美國。這一里程碑提供了以數量迅速增長而著稱的中國學術活動在質量方面也在迎頭趕上的新證據。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政策和創新問題專家卡羅琳·瓦格納表示:“人們認為中國不值得重視,(說)他們雖然產出很多,但質量欠佳。這種看法目光短淺。”
報導稱,學者們對於何為衡量出版物影響力的最佳方法仍存在分歧,而其他衡量標準表明,美國仍然領先——但優勢極其微弱。
日本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的新報告根據被引用次數來計算前1%的論文。然而,在這種出類拔萃的論文中,很多都有來自多個國家的作者,這令分析變得複雜。該研究所使用一種名為“分數計數”的方法來分配貢獻。例如,如果一家法國機構和三家瑞典機構對同一篇論文有貢獻,那麼,25%的功勞歸法國,75%的功勞歸瑞典。
據報導,根據這一衡量標準,中國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發表的被引用最多的論文中佔27.2%,美國則佔24.9%;緊隨其後的是佔5.5%的英國,日本位居第十。而當該研究所使用不那麼細緻的方法、不考慮各國參與研究的機構數量,在對一篇被大量引用的論文有貢獻的各國間平均分配功勞時,美國研究人員仍略微領先。
日本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說,儘管如此,中國在被引用最多的論文方面的產量增加“引人注目”;大約20年前,用分數計數法衡量,中國僅排在第13位。
據報導,中國在幾年前就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發表論文數量最多的國家。但批評者挑剔中國研究的質量,並稱其根據發表論文的絕對數量來獎勵研究者——目前中國正逐步取消這些做法。但上述新研究表明,中國正越來越擅長開展會被大量引用的頂尖科學研究。
在卡羅琳·瓦格納及其同事2019年發表在《科學計量學》雜誌上、使用另一種方法的研究中,美國和中國不相上下。與日本的新報告類似,這項研究發現,在當年的被引用次數位居前1%的論文中,中國在數量上略多於美國。瓦格納等人2020年發表的另一篇論文的結論是,中國的研究活動就創新性而言略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出版物的影響力只是衡量國家科學實力的標準之一。美國在研究支出等指標上仍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則在專利申請等其他方面領先。但毫無疑問的是,中國的科學事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趕世界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