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牙齦疾病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聯繫
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經常在牙周病中繁殖。它對頜骨和牙齦有影響,如果不加以治療,可能導致牙齒不穩定和牙齒脫落。近年來,研究發現具核梭桿菌與各種疾病有關,包括早產和結腸直腸癌。現在,塔夫茨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具核梭桿菌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聯繫。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衰老神經科學前沿》雜誌上。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的實驗室首次發現具核梭桿菌可以產生系統性炎症,甚至浸潤神經系統組織並加劇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和體徵,”塔夫茨大學牙醫學院牙周病學教授和口腔生物學部主任陳錦坤說。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吳宏樂(音譯),他在研究時是陳錦坤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
陳錦坤是醫學院和生物醫學研究生院發育、分子和化學生物學系的教授,也是一名訓練有素的病理學家。據他表示,具核梭桿菌也能引起嚴重的全身性炎症,這是許多慢性疾病的症狀,如2型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病。
陳錦坤和他的同事們希望通過針對具核梭桿菌,減緩至少兩種流行病的傳播和發展:牙周病,它影響了47%的30歲以上的美國成年人;阿爾茨海默病,它目前影響了650萬美國人,但預計到2060年將達到1400萬以上。
在小鼠身上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具核梭桿菌導緻小膠質細胞的異常增殖,小膠質細胞是大腦中的免疫細胞,通常負責清除受損的神經元和感染,並幫助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的整體健康。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小膠質細胞的過度供應也造成了炎症反應的增加。慢性炎症或感染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進展過程中出現的認知能力下降的一個關鍵決定因素。
“我們的研究表明,具核梭桿菌可以通過某些信號途徑降低小鼠的記憶和思維能力。這對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都是一個警告信號,”陳錦坤說。
過去,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牙周病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可能聯繫。陳錦坤認為,雖然新的研究沒有顯示與具核梭桿菌相關的牙周病直接導致阿爾茨海默病,但新的研究表明,由具核梭桿菌引起的牙周病如果不加以治療或治療效果不佳,可能會加重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相反,有效治療那些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牙周病可能會減緩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
陳錦坤說:“測試細菌負荷和症狀程度有一天可能成為衡量具核梭桿菌影響和管理治療的一種方式,以減緩牙周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
他們的研究還提出了潛在的藥物靶點,可以專門抑制具核梭桿菌在牙周環境中引起的局部和系統性炎症。
更廣泛地說,陳錦坤和他的同事將他們的轉化研究瞄準了阻斷牙周病與阿爾茨海默病,以及其他與炎症有關的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之間的路徑。
只有2%的mRNA被翻譯成蛋白質。98%的RNA是”非編碼”,傳統上被認為不過是”垃圾基因”。但包括陳錦坤在內的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正在發現它們擁有的重要功能。
特別是,他的實驗室專注於兩種非編碼RNAs。一種是MicroRNA,調節細胞中蛋白質的生產。另一種-lncRNA-執行其他功能以調節基因表達,最終可用於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硬化)以及牙周病、糖尿病、癌症和糖尿病骨病。
陳錦坤實驗室的研究表明,一種名為microRNA-335-5P的分子可以抑制牙周病原體造成的損害。該分子在針對大腦中產生的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分子方面也可能具有強大的作用。
“一般來說,MicroRNA會抑制基因表達,並能阻止某些蛋白質的產生。”他說:“尤其是MicroRNA-335-5P,可以針對三個’壞’基因–DKK1、TLR-4和PSEN-1,它們都被認為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
他的實驗室還設計了一種名為adipoAI的小分子,它具有很強的抗炎特性。陳錦坤希望很快開始一項臨床試驗,研究它是否能有效治療一系列炎症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和牙周病。他總結說:“你的嘴確實是通往你身體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