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第二財季業績令其顏面盡失“傳奇締造者”無力回天
過去一周對於英特爾來說注定是難忘的。其市值先是被AMD超越,又被多家海外投資機構給予“賣出”評級,但英特爾遭到的暴擊還遠不止如此。北京時間8月3日凌晨,AMD發布截至6月25日的第二財季業績,非通用會計(Non-GAAP)準則下,當季營收為6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2.5億元),同比增長70%;淨利潤為17.0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5.32億元),同比增長119%。
這份財報讓英特爾可謂顏面盡失,因為就在幾天前,這家公司交出了自1999年以來最糟糕的財報:當季營收153億美元,同比下降17%,遠低於市場預計的176.6億美元。更要命的是,英特爾淨虧損達到史無前例的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盈利51億美元。
二季度英特爾主要財務指標
在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上,英特爾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承認英特爾在產品設計等領域存在執行問題,同時將問題歸咎於宏觀經濟活動的逆風與全球PC銷量下降。
但即使是吃瓜群眾中也能看出這其中的問題:宏觀背景的影響又不只針對英特爾這一家公司,為什麼AMD就可以實現逆勢上漲?
實際上,如果Gelsigner將問題歸咎於英特爾“轉型陣痛”,可能還會讓人好接受一些。畢竟,如今的英特爾已經很難再用“PC芯片廠商”的這樣單一標籤去概括它的業務範圍,從2017年確立“以數據為中心”的轉型目標後,英特爾就開始竭力向PC時代的自己作別。
截至目前,英特爾已坐擁六大事業部: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事業部(DCAI)、客戶端計算事業部(CCG)、加速計算系統與圖形事業部(AXG)、網絡與邊緣事業部(NEX)、英特爾代工服務(IFS)和Mobileye事業部。
從財報來看,部分新興業務部面臨著嚴重的虧損問題,如AXG在二季度總營收為1.86億美元,運營虧損卻高達5.07億美元,虧損額較去年同期的1.68億美元大幅提高。
Gelsigner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英特爾的複出戰略堪比“攀登乞力馬扎羅山”,但似乎英特爾想要翻越的山不止一座。
“傳奇締造者”無力回天
“噔,噔噔噔噔”一段不足2秒的廣告音頻,成功在全球電子消費者的心中刻下難以磨滅的烙印,但即使擁有如此影響力,這家芯片巨頭的行業地位近年來還是受到了嚴峻挑戰:
一方面,AMD靠著Zen架構異軍突起,到了Zen3時代,靠著台積電的先進製程,AMD芯片無論在功耗還是核心性能上已完全領先於英特爾的同類產品。另一方面,高舉ARM架構大旗的蘋果,靠著自研M1芯片顛覆級的表現告訴世人,X86架構不是CPU的唯一選擇。
在老對手和新戰場的雙重壓力下,英特爾也開始謀求出路,請回Pat Gelsinger,這位英特爾歷史上首任CTO來執掌公司,希望重塑15年前酷睿2時代的榮光。
這位“傳奇締造者”曾是初代產品80486處理器的設計師,在英特爾任職期間主導了14種不同的微處理器程序的開發。作為一名技術官僚,Gelsinger在業內有著極強的號召力,在上任後便迅重新拉起了隊伍。
原英特爾第一代酷睿CPU首席架構師Glenn Hinton 在退休三年後重新歸來,負責高性能CPU的設計開發;SDN 領域的傳奇人物、斯坦福大學教授Nick McKeown 加入英特爾負責邊緣計算,甚至連AMD GPU的首席架構師Rohit Verma也被Gelsinger重新納入麾下。
班底搭建完成後,Gelsinger開啟了大刀闊斧的產品線重組。在今年2月的投資者大會上,Gelsinger向業界展現了一幅極其宏偉的藍圖。
具體來看,DCAI(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事業部)未來將分為兩條產品線:基於性能核(P-core)和能效核(E-core)的兩種產品,性能核產品針對主流、複雜雲和數據中心應用;能效核則針對面向雲的高密度、超高能效計算進行了能效優化。
在這個產品規劃下, Emerald Rapids(至強處理器)計劃2023年面市,將在提升性能的同時,進一步增強現有平台在內存和安全性方面的優勢;後續還有基於Intel 3製程工藝的Sierra Forest以及Granite Rapids,計劃於2024年問世。
而另一大傳統業務CCG(英特爾客戶端計算事業部)的下一代產品路線則包括Raptor Lake(13代酷睿)以及後續的Meteor Lake與Arrow Lake。
值得一提的是,Arrow Lake將成為首個採用Intel 20A工藝的產品,對標台積電的5nm製程,如果能夠按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問世,那麼這也不失為一次跨越式的進步。
但在執行層面,上述產品普遍存在延期的問題。比如Sapphire Rapids,這款服務器處理器並未在投資者大會上出現,因為它是Emerald Rapids的上一代芯片,原計劃在2021年發布,在歷經3次延期後,發佈時間現已推遲到2023年。
而相比於產品發布週期延遲,英特爾面臨更大的問題是基本盤的動搖。
英特爾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英特爾CCG(英特爾客戶端計算事業部)營收為76.65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2.53億美元下降25%;運營利潤為10.8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0.29億美元。
其中,台式機業務營收為22.8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7.92億美元;筆記本業務營收為47.5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67.34億美元。
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是,今年上半年PC市場需求的萎縮非常嚴重。根據IDC的統計數據,二季度全球傳統PC出貨量同比下降15.3%,共計7,130萬台。
但這絲毫沒有影響AMD擴張的進度,這家公司的財報顯示,在今年第二季度,包括台式機和筆記本PC處理器和芯片組在內的客戶事業部營收為21.52億美元,同比增長25%,營業利潤6.76億美元,同比增長26%。
另一項數據則更加直觀地反映了兩家公司的此消彼長。根據Mercury Research發布的數據,2021年四季度,英特爾在X86 CPU領域的市場份額為72.3%,同比下滑7個百分點,與之對應的是AMD同比提升7個百分點,市場份額也進一步擴大到27.7%。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4年中,AMD CPU的市場份額已經實現連續13個季度的增長。相比之下,英特爾的客戶端計算事業部過去四個季度,僅在2021年四季度錄得9%的同比增長,雙方攻防轉換的變化已經十分明顯。
另一邊,英特爾DCIA(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事業部)同樣不容樂觀。財報顯示,2022年二季度,英特爾DCAI業務營收46億美元,同比下滑16%,遠低於華爾街普遍預期的61.9億美元;運營利潤僅為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1億美元同比下滑90%。
而得益於Milan EPYC(服務器CPU)的優異市場表現,AMD數據中心事業部在今年二季度實現營收14.86億美元,同比增長83%,營業利潤4.72億美元,同比增131%。
富國銀行分析師Aaron Rakers認為,今年下半年,在Zen 4架構的5nm EPYC CPU問世後,AMD在服務器CPU領域將繼續蠶食英特爾的市場份額。
IDM會是答案嗎?
如此不堪的業績表現讓英特爾主動下調了全年指引,預計2022年實現營收650-680億美元,這個數字要遠低於此前分析師給出的743.4億美元的全年營收預期。
壓力之下,英特爾首席財務官David Zinsner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公司預計2022年的資本支出縮減為230億美元,低於年初預測的270億美元。
這不免讓人有些擔心。自去年以來,英特爾陸續宣布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兩座先進製程晶圓廠、200億美元在美國俄亥俄州建造兩座先進製程晶圓廠,在這些晶圓廠流片之前,大幅削減資本支出,對於竭力推崇IDM模式的英特爾來說,似乎並不是個好兆頭。
在Gelsinger去年回歸英特爾後,力排眾議推出了IDM 2.0戰略,即堅持自己生產芯片,也為第三方芯片設計公司提供代工服務,同時把部分製程的芯片交給其他代工廠,來實現對自身工藝進行補充。
在Gelsinger的設想中,這種“混合模式”相較於傳統的OEM和IDM更加開放,抗風險能力也更強,產品的多元化與產線的調整呈正相關的關係。
但實際情況是,即使後續再推出IDM 3.0,它本質上還是Fabless+Foundry的集合。台積電開創的OEM模式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它與設計廠商在利益上高度綁定,甚至許多設計廠商都會全程參與到台積電的研發環節。但這在IDM模式下是不切實際的,想像一下,AMD和英偉達幫助英特爾開髮晶圓代工工藝,會是什麼畫風?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英特爾的代工業務目前僅局限在高通和聯發科兩家展開,這也讓其對手直接升級成為台積電和三星,這兩家代工廠在先進製程上的優勢已無需贅述。
為應對自身在工藝製程上的劣勢,英特爾制定了一份非常激進的工藝路線圖:包括計劃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Intel 4(原7nm)工藝,2023年下半年開始量產Intel 3工藝,2024年上半年量產Intel 20A工藝,下半年量產Intel 18A 工藝。
根據時間表,英特爾幾乎是在以年,甚至是半年為單位去升級自家的工藝。但參照以往表現來看,如果不是在玩“文字遊戲”,既定的工藝節點恐怕很難如期實現。畢竟今年年初發布的12代酷睿(Intel 7工藝,原10nm)已經算是英特爾近10年來最大的一次改動。
而在此之前,英特爾關於工藝的升級無非是在14nm後加幾個“+”的問題。雖然有效減少了迭代風險,但也被用戶冠以“牙膏廠”的惡名。
而且即便能夠按照時間表如期交付,目前來看英特爾在產品上也難與台積電和三星直面競爭。比如英特爾計劃在2024年下半年量產的18A工藝,其晶體管密度預計在300+MTR/mm²,大致等同於台積電今年量產的N3。而按照台積電的計劃,2025年初量產的N2工藝芯片晶體管密度有望達到480 MTR/mm²,這已經形成了代差。
更重要的是,像台積電和三星這樣的老牌代工廠商在供應鏈中有著很高的優先級。截至今年第一季度,ASML的EUV光刻機已累計出貨142台,其中超過半數都被台積電打包帶走,在英特爾全球規劃的8座工廠竣工後,想要在短時間內提高產能,可能不僅取決於工藝開發的效率,也取決於關鍵設備的交付進度。
寫在最後
就在英特爾公佈財報的同一天,一顆疑似為工程版銳龍5 7600X的芯片出現在測試平台UserBenchmark資料庫中。
令人震驚的是,作為5nm製程Zen 4架構的第一批產品,定位於中端市場的7600X在單核測試方面已經能壓過英特爾陣營的旗艦芯片i9-12900K一頭。
時間回到2008年,在英特爾“鐘擺理論”下節節敗退的AMD賣掉自家的晶圓廠艱難苟活。也是在這一年,英特爾牽頭三星和台積電,合作開發18吋晶圓,一時間風頭無兩。
完全相反的路徑選擇讓兩家公司踏上了兩端截然不同的征途,輕裝上陣的AMD在“蘇媽”的帶領下實現涅槃,英特爾在18吋晶圓研發失敗後,繼續依靠IDM模式艱難前行。
很難判斷這兩種路徑孰優孰劣,但就像十三年前AMD斷臂求生那樣,眼下英特爾的階段性衰落也是這家公司必須承擔的轉型陣痛。
來源:虎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