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開發“質子”人工突觸其運行速度比人腦突觸快一百萬倍
據New Atlas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工程師們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人工突觸,這種突觸能效極高,速度極快,處理數據的速度比人腦中的突觸快一百萬倍。關鍵是一種模擬設計,在周圍穿梭的是質子而不是電子。
由於其獨特的神經元和突觸結構,人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處理器。模仿這種模擬設置可以製造出更強大的計算機,它通過串聯執行操作和在內存中處理數據,而不是在不同的組件之間傳輸數據來節省時間和能源。神經網絡利用了這一原理,但它們有自己的硬件限制。
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可能已經破解了其中的一個限制。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可編程電阻器,它們是模擬處理器的構建模塊。這些設備的導電性可以根據需要切換為傳導或阻斷離子,這些電阻的陣列可以像天然的神經元和突觸一樣處理和傳輸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該團隊對該公式做了一些改進。首先,電阻是傳導質子的,這是最小的離子,只要有一點幫助就能以極快的速度移動。但主要的變化是固體電解質,它是由磷矽酸鹽玻璃(PSG)製成的–本質上是添加了一點磷的二氧化矽。這種無機材料被發現在室溫下具有很高的質子導電性,這要歸功於它的納米級孔隙,這些孔隙允許質子通過,同時阻止了電子。
當施加一個高達10伏的強電場時,質子以閃電般的速度穿過設備堆棧。這使得模擬處理器的數據傳輸速度比以前的版本快一百萬倍–包括人腦的突觸。
重要的是,即使所有的能量都通過它,電阻器在數百萬次的循環中也不會崩潰,因為質子的尺寸和質量較小,意味著它們不會損壞材料。而且,由於PSG是一種針對電子的絕緣體,很少有電流通過該設備,使其保持冷卻並減少能源使用。
研究人員計劃對設計進行調整,以便能夠大量製造這些電阻,從而生產出它們的陣列,看看它們如何共同工作。這最終可能導致更快的計算機類型。
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