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市值超越Intel 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美國當地時間7月29日週五,半導體行業發生了一件頗具標誌性意義的事件,即Intel的股票市值被AMD所超越。在周五股市收盤後,Intel市值為1480億美元,而AMD為1530億美元。
作為處理器行業最大的兩家公司,Intel與AMD的競爭由來已久,在過去20多年的競爭中,AMD幾乎都是被Intel壓著打,很多時候業內戲稱Intel讓AMD存在的唯一目的是確保Intel不會遭遇反壟斷訴訟。然而時過境遷,在今天我們看到了AMD的股票市值竟然超越了老對手Intel,這一幕放在幾年前幾乎不會有人料想到。
這次AMD市值超越Intel的事件發生在Intel發布了不盡如人意的二季度財報之後。Intel於當地時間週四公佈了二季度財報,出現了十多年來首次季度虧損,並且大幅下調了全年的盈利預期。
在Intel的多個產品部門中,在第二季度,包括PC 芯片在內的英特爾客戶端計算事業部收入為77 億美元的收入,下降了25%。雖然PC市場由於經濟形勢的影響確實存在出貨量下降,但是根據市場調查該下降為13%,遠低於Intel相關部門收入的下降。
另一方面,Intel的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部門的收入下降了16%,並且Intel表示該部門的收入下降主要是由於市場競爭壓力。服務器領域下一代產品(Sapphire Rapids)也將比預期的要晚,目前預計要到2023 年。
在財報發布後,Intel股價應聲下降10%。而另一方面,AMD的股價則上漲了3%,這主要是因為Intel市場佔有率下降就意味著AMD相應的市場佔有率上升。目前,Intel的市盈率僅為6.03,而AMD則為34.23,市盈率的區別主要反映了投資者對於Intel的整體前景不樂觀,而對於AMD的發展則更為看好。
一、Intel市值下滑背後的問題
Intel市值被反超看似突然,但是Intel的頹勢卻是從多年前就埋下了種子。
首先,Intel在其傳統的PC和服務器市場並沒有能繼續保持其優勢,而Intel沒能保持其優勢的主要原因在於其原來強勢的半導體製造工藝在多年之後反而落後於以台積電為代表的新興勢力。Intel在10nm工藝節點上難產,多年的工藝延遲導致其處理器在工藝上處於落後的位置,相反使用台積電工藝的競爭對手AMD則乘著台積電工藝的東風佔據了優勢。目前,雖然Intel在新半導體工藝的研發上不再難產,但是能否趕上台積電工藝更新換代的速度仍然不容樂觀。這也是Intel在傳統市場上不再領先的核心原因。
除了半導體工藝之外,Intel在封裝工藝和相應的下一代核心設計上也沒能保持傳統的優勢。
就在AMD成功使用下一代chiplet設計並結合先進封裝技術大大提升良率和性能的時候,Intel在這方面的進展卻難說順利:2019年推出的使用Intel自研先進封裝技術Foveros的處理器Lakefield已於去年宣布不再研發。
未來Intel在chiplet方面的進一步研發和生產進度也存在疑慮:Intel雖然宣布將會推出雄心勃勃的Ponte Vecchio芯片,其中將包含超1000億晶體管和47個在不同工藝節點生產的chiplet,但是這樣跨越式進步的產品反而讓人有步子邁得太大的擔心,因為Intel之前都沒有設計和量產過使用這麼多chiplet的芯片產品,因此Ponte Vecchio究竟能否量產以及產量和良率會如何在產品正式發布前都很難讓人樂觀。
除了在核心市場優勢不再之外,Intel市值下滑的另一個關鍵原因是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在錯過了移動計算市場之後,Intel一直在找其他的增長點,這也是Intel頻繁收購其他公司的重要原因。然而,在目前新興的市場中,Intel難言成功。
例如,在目前最火熱的人工智能市場中,主流的領軍公司非Nvidia莫屬,Intel的存在感並不強,雖然Intel在過去幾年中花了很大的手筆去收購相應公司(包括Altera,Movidius,Nervana,Habana),但是人工智能並沒有成為Intel的新增長點,反而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服務器處理器市場被AMD蠶食。
而在熱門的汽車電子領域,Intel收購的Moileye雖然在市場上勢頭不錯,但是Intel在收購Mobileye之後並沒有給公司帶來很強的協同效應,因此這筆收購只能說是合格,目前還說不上特別成功。
總體來說,我們認為Intel市值下滑的核心因素在於其傳統核心市場技術優勢不再,而同時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在過去幾年中Intel給人的印像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動作聲勢很大但是具體到產品上並沒有讓人眼前一亮。
二、AMD穩紮穩打實現超越
與Intel不同,在過去幾年中我們看到AMD一直有很強的專注力,並沒有輕易去花精力開拓其他熱門市場,而是幾乎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其核心市場(CPU和GPU)的技術研發和迭代上,這樣的深耕反而給AMD帶來了比四處開花的Intel更好的回報。
與Intel在自研半導體工藝上遇到問題相反,AMD選擇了交給台積電代工的模式,這一選擇事實上是AMD目前能超越Intel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台積電的工藝在過去幾年內相對於Intel一直擁有較大的優勢,甚至在未來的半導體節點演進中,目前看來台積電領先Intel也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說當年AMD放棄自研半導體工藝是一個痛苦的選擇,那麼今天看來這個選擇終於給AMD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除了在半導體工藝選擇代工模式之外,AMD在研發上事實上一直在嘗試先進的技術。
例如,Zeppelin chiplet技術最終落地在AMD的CPU和GPU技術中,這一技術事實上讓AMD在CPU和GPU設計領域處於相對於Intel更領先的位置,而由於chiplet和高級封裝將會成為未來高性能處理器領域最關鍵的技術,因此AMD在這方面的大力投入目前來看也讓AMD處於在戰略上的優勢地位。
與Intel在高級封裝領域雷聲大雨點小不同,AMD在這個領域是穩紮穩打,能夠定義一個合理的技術路線圖並且按照該路線圖的計劃不斷迭代其技術,因此AMD在技術上的執行力要比Intel更讓投資者放心。
如果說Intel這幾年一直在找新的增長點的話,那麼AMD的新增長點就是如何在服務器市場吃掉Intel原有的份額。這一點AMD做的非常成功,而AMD成功靠的就是在處理器以及GPU技術上穩定地迭代並且依靠台積電領先的半導體工藝,最終實現成本和性能上對於Intel的超越。
在人工智能這樣的新興領域AMD並非沒有佈局,但是與Intel想要另起爐灶通過收購人工智能加速其芯片公司彎道超車不同,AMD的策略就是通過改善其GPU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加速性能和Nvidia正面競爭。
這個策略和當年AMD進入服務器處理器市場和Intel競爭如出一轍,即首先以備用供貨商的角色和服務器大客戶合作,並且通過不斷迭代性能來取代原有的供貨商的份額。
目前,我們看到AMD在推出MI系列用於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的GPU,其底層的編程接口和Nvidia的GPU兼容,雖然在性能上還有差距,但是由於其兼容性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服務器領域客戶的合作。
我們認為,這樣的兼容策略事實上比起Intel使用人工智能加速器彎道超車的戰略更可能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因為目前在服務器領域使用專用人工智能加速芯片的份額還是要遠小於使用GPU的份額,而隨著AMD技術的慢慢演進,未來從Nvidia手下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的機會很大。
總體來說,AMD近幾年的成功來自於一個正確的選擇(台積電代工)以及專注和穩紮穩打的戰略,擁有戰略上的定力反而比起想要彎道超車跑得更快。
三、未來的競爭格局
Intel和AMD的傳統戰場是PC市場,但是隨著PC市場逐漸飽和,下一個最關鍵的市場將會是服務器市場,尤其是人工智能相關的領域。
如前所述,在該領域目前AMD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份額—處理器方面AMD正在蠶食Intel的份額,而在AI加速領域,雖然AMD還沒有獲得足夠的份額但是隨著其高性能計算GPU技術的成熟,未來至少也有機會成為Nvidia的替代供貨商。
從處理器方面來說,AMD和Intel需要進一步比拼在技術方面的執行力,Intel需要兼顧其工藝研發和芯片技術研發(包括平衡自研工藝和使用台積電代工),而AMD則可以專注於芯片技術的開發。
Intel雖然從勢頭上不如AMD,但是畢竟底子還在,通過調整未來重新佔據優勢地位的可能性還是不小。而在服務器領域的人工智能方面,兩家都是在追趕Nvidia,未來的競爭格局將會是兼容替代策略(AMD的GPU加速)和彎道超車策略(Intel的Habana加速芯片)與Nvidia之間的比拼。
Intel相比AMD在其他市場也有佈局,但是這些佈局能否獲得回報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也考驗Intel在戰略和資源調度上的能力,因為如果多元投資沒法搭配好的戰略能力的話反而會分散精力。
目前,我們看到Intel在這個方面也在做一定的調整,例如在去年年底Intel打算把Mobileye重新上市,從而能收集資金來投資自己的主營處理器業務。我們希望Intel能通過這樣的調整來重獲前進動力,從而給市場帶來更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