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訂閱的車輛功能會讓汽車黑客成為趨勢嗎
說到“汽車黑客”,大家首先會想到怎樣的場景呢。是科幻電影裡,一群人在遠隔幾十公里外,遙控一輛無人汽車在城市里四處穿梭,還是在網絡小說裡犯罪分子通過車內攝像頭遠程竊取隱私,甚至故意在車載系統裡埋設BUG,製造車禍的橋段?
然而,我們三易生活今天要講到的“汽車黑客”,卻不屬於上面這兩種情形中的任何一種。事實上,這些“汽車黑客”很可能就是你的鄰居,而且在你的認知中,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工作。沒錯,通常大家會稱呼他們是“4S店工作人員”或是“改裝廠技師”。
“汽車黑客”的興起,源自車企的“氪金”設計
2020年,寶馬方面開始在他們的新車中部署名為“Operating System 7”的車載系統。新系統雖然帶來了交互感受上的重大革新,但也招致了部分消費者的強烈批評,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寶馬在這套車載系統中加入了更多的“微交易”設計。說得更通俗一點,也就是設計了“氪金解鎖車輛功能”的機制。
舉例來說,在美國市場預裝新版系統的寶馬車型中,有一部分出廠是帶有座椅加熱硬件的,但這個功能在軟件層面卻被屏蔽了。要想解除軟件方面的限制,購買了這一部分車型的消費者就不得不支付從每月18美元到三年300美元不等的“訂閱”費用。
事實上,需要訂閱的功能還並不只有座椅加熱。在其他一些車型上,諸如自適應懸掛,甚至是更多種類的模擬排氣聲浪功能,也被設計成了需要“訂閱解鎖”的模式。當然,面對消費者的質疑,車企也曾做出過回應,並稱“(訂閱服務)是為了給那些不願為額外功能預先付款的用戶,提供財務靈活性。”
“先買車再加功能”,過去的情況不太一樣
然而如果你是一位有更加豐富經驗的用戶,可能就會知道,類似“先買低配車,到手後再加裝高配才有功能”的方式,其實至少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出現。只不過,當時大家的做法通常更加“硬核”。
比如說,可能先買了一台不帶倒車影像、沒有中控屏幕的新車,然後再去找改裝廠在車身開孔、安裝攝像頭、數據線和第三方“中控大屏”。因為第三方的這些加裝設備不僅價格更低,功能甚至還可能比原廠的更強。
又比如說,你買了一台沒有座椅加熱的車型,然後再找人換上帶有加熱功能的座椅,安裝相應的連接線和操控按鈕。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明知道購買的是來路可能不那麼正的“二手拆車件”,但架不住花費確實比購車時選配要低得多。
甚至,有些玩車的朋友還會故意購入價格相對低的小排量低配車型,之後再去改裝店“抬發動機”,換成對應車系的大排量發動機、變速箱,以及進排氣系統,用更低的價格實現駕乘感受的“脫胎換骨”。
消費者有權不付費,並且也有理由不開心
那麼以上的這些“改車”行為,與前文中所提及通過“氪金訂閱”解鎖車輛相關功能的做法,到底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呢?
沒錯,相信大家都意識到了,過去“改車”多半是通過替換零部件的方式,為車輛增加(出廠時)原本不具備的功能,為的是在享受(同等或更好)功能的同時,降低總的開銷。
但如今這種訂閱付費的模式中,車輛的相關功能硬件其實是出廠就已自帶了。如此一來,一方面扼制了消費者通過後裝市場自行添加硬件的行為,並且由於是通過官方渠道進行付費解鎖,所以開銷可能還不見得比買車時直接選裝來得低。
而且從消費者心理的角度來說,當車輛具備“付費解鎖”的功能硬件時,多少就有點故意“引誘消費”、甚至是故意噁心人的意思了。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假如去飯店吃飯本來只點了幾道家常菜,沒想到服務員給端上來一道招牌大菜,然後用玻璃罩子罩住,並告訴你“可以選擇為這道菜額外加錢,或者選擇只看、不吃,我們也不會額外收費”。此時,你會是怎樣的感受呢?
“汽車黑客”並非善舉,相關權責還有待明確
當然,從車企的角度來說,他們之所以推行這種“硬件預裝、功能後付費解鎖”的模式,本意也不只是為了帶來額外的收入。畢竟從車輛生產的角度來說,“無論消費者有沒有選配,先都把硬件都裝上”的行為,實際上真正重要的意義在於,可以大幅降低生產過程中的零部件差異性,從而在一定程度提高生產效率,甚至是降低整體成本。
只不過,由於相關硬件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裝到了車上,因此這也就為本文開頭就已提及的“汽車黑客”,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生財之道。沒錯,他們能通過一些特殊的“方式”繞過車企設置的付費渠道,以相對(收取)少量的代價,幫助消費者“破解”這些車輛預裝、但未激活的功能。
比如說在相關報導中,就提到了一家名為“Litchfield Motors”的英國汽車改裝公司。其不僅可以像大多數改裝廠那樣,通過軟件改裝為汽車提供動力提升,並且還“擅長”破解那些原本需要後付費的車輛預裝功能,比如語音識別、無線Carplay、座椅加熱,甚至像是行駛途中可以在中控屏上播放視頻這種、因為安全原因早已被禁用的功能。
很顯然,這樣的破解行為是不合法的,而且也可能會導致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車輛故障,甚至是造成一些安全隱患。但問題是,當“基於軟件定義汽車”越來越成為車企的共識,當消費者對於這種“先得到硬件,再付費解鎖軟件”的購買方式心存不滿時,就必然會導致“汽車黑客”的興起。但這背後相關的權責問題,或許就只有留給時間來給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