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1.5億年的白鱘怎麼就滅絕了?專家:現在技術條件有了但已經來不及了
白鱘體型碩大,遊速迅疾,有“中國淡水魚之王”的稱號。“最後一次見到白鱘,是2003年1月24日。”7月22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發起人危起偉在電話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此後再也沒有科研人員見過白鱘。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官網發文顯示,7月21日,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物种红色名錄,全球現存的26種鱘魚均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長江特有物種白鱘已經滅絕。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煥章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人類活動導致白鱘食物的減少以及對白鱘棲息環境的影響,都是可能導致白鱘滅絕的原因。
“早些年,我們的經濟條件、技術條件和思想認識都還沒有準備好或者說不太具備,白鱘的保護起步太晚。”對於白鱘的滅絕,劉煥章遺憾表示,“等到想來拯救它的時候,它已經滅絕了。”
白鱘危起偉供圖
白鱘是長江食物鏈最頂端物種
白鱘已存在1.5億年之久,是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古代魚類。
對於最後一次見到白鱘的日子,危起偉記得非常清楚,是在2003年1月24日。
那是一條被漁民誤捕的白鱘,危起偉和同事在四川宜賓南溪江段救助了它,並對這條白鱘進行放生和跟踪。不過,隨後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了。
那是危起偉最後一次見到白鱘,也是科研人員們最後一次見到白鱘。
相比19年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名錄正式宣佈白鱘滅絕,在危起偉看來,白鱘滅絕的時間可能更早。
記者在危起偉的朋友圈看到他轉發的一篇新聞中提到,2019年12月,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滅絕。而危起偉正是上述論文的通訊作者。
如何定義一個物種的滅絕?“曾經也有一些物種,大家懷疑它滅絕之後多年,突然再度出現。”7月22日,劉煥章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白鱘應該不存在這種可能性。因為它的個體非常龐大,而且生活在淡水流域,理論上來說,它的踪跡不是非常難尋覓。但最近多年來,科研人員和相關部門曾經採用多種技術包括水體環境DNA技術等對其踪跡進行調查,卻都遍尋無果。
白鱘分佈極為狹窄,全世界只有我國才有,集中分佈在長江流域一帶。白鱘的滅絕對於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白鱘在長江食物鏈中是最頂端的物種,類似於陸地中的獅子或者是老虎的地位。”7月22日下午,劉煥章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白鱘的個體非常龐大,屬於肉食動物,很多兇猛的魚類都是它的食物。可以說,白鱘通過食物鏈對長江這一生態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另外,和許多鱘魚類物種一樣,白鱘作為一種古老的物種,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上億年,它們的存在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從生物進化研究的角度來講,白鱘滅絕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白鱘的滅絕,相當於一個科一個屬就此消失了。”危起偉說,長江白鱘滅絕之後,白鱘屬就消失了。
人工養殖白鱘有難度
作為“中國淡水魚”之王,已經生存了1.5億年的白鱘為何沒能逃脫滅絕的命運?劉煥章分析,首先,白鱘是肉食動物,人類活動導致長江魚類的減少,導致了白鱘食物的減少;另一方面,水體污染、人類捕撈等導致了白鱘棲息環境的變化,這也是它減少的重要原因。
我們是否可以對白鱘進行救助或者實現人工養殖?危起偉向記者解釋,白鱘最近被發現也是約20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交通和通訊技術都不太成熟,接到漁民誤捕信息後趕到現場救助時白鱘多已奄奄一息;另外,當時的技術條件有限,而白鱘的體型非常龐大,建設適合它的池子並不容易。
危起偉告訴記者,他也曾在南京邂逅一條白鱘,但在人工養殖29天后,這條白鱘意外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國對長江水生生物的保護政策一直在持續。2018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22條具體政策措施,基本涵蓋了有關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具體包括開展生態修復、拯救瀕危物種、加強生境保護、完善生態補償、加強執法監管等。
另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通告,2020年起在長江乾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
2021年,農業農村部還印發《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方案(2021-2025年)》,這是我國首個針對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出台的專項實施方案。
而多年過去,救助白鱘和人工養殖白鱘的條件技術也在逐步成熟。危起偉介紹,隨著交通技術的進展,抵達長江深處進行救助也變得容易,漁民誤捕信息也可以快速向相關部門匯報;後來還專門為白鱘建好了大型池子,但等了十幾年,白鱘卻再也沒有出現……
“十幾年前,我們的技術條件還不足以去幫助它們,後來我們的技術條件達到之後,它們再也沒有出現過。”對於白鱘滅絕,危起偉很遺憾。
部分長江支流 水生生物保護還需加強
世界自然基金會官網發文顯示,長江流域分佈著多達4300多種的水生生物,其中魚類400多種,長江特有魚類170多種;擁有白鱀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國家重點保護水生生物12種。
白鱘滅絕已經難以挽回,對於長江流域水生生物的保護,我們應該從中汲取哪些經驗教訓?“即刻行動,刻不容緩。同時,恢復多樣性,需要用多樣化的手段進行保護。”WWF北京代表處上海區域項目主任任文偉,7月22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
我們如何才能更好保護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劉煥章認為,近年來,我國採取了許多措施來保護長江流域水生生物,目前也取得了一些明顯的效果,特別是長江十年禁漁。未來,這些保護措施肯定還要繼續嚴格落實;另外,我們還要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究,包括人工養殖技術的提高等,以加強對瀕危種群的修復和乾預。
劉煥章還提到,隨著國家保護力度的加大,例如長江十年禁漁之後,長江乾流生態環境有比較明顯的修復效果,生物物種也得到了比較好的保護;但在部分支流地區,相關情況的落實仍然有待完善,物種也仍然有待進一步保護。
任文偉則表示,長江流域珍稀物種很多,不僅有像白鱘、長江鱘這樣的水生生物,還有更多的像大熊貓、雪豹這樣的陸生生物。它們未來的命運不應該滅絕,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和恢復,更好的與人類共同生活在這個星球上。如大熊貓保護的成效就非常明顯。而水生生物保護,提得很早但實際收效並不理想,恰恰證明了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困難,從關注度不足到挑戰過於復雜。
隨著人工繁育技術的進步,對於長江面臨滅絕的鱘魚,是否可以採取人工繁育等措施來延續種群?任文偉表示,人工繁育是重要手段之一,但不是全部。建議將淡水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級提升,進行系統性的搶救性保護。如WWF在全球提出了6個目前迫切需要實施的搶救性保護對策,具體包括:加速恢復環境流、改善水質、保護及恢復關鍵棲息地、合理管理淡水物種的捕撈利用和採砂、阻止和控制外來物種的入侵、保持河湖連通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