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的終結:宇宙可能被毀滅的5種方式
一切事物最終都要結束–但這是否包括宇宙本身?如果是這樣,如何結束?又是什麼時候?也許很難想像一場大到足以影響整個存在的災難,但物理學家們確實期待這一切在某個時刻結束–而且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快。以下是一些關於宇宙如何以及何時結束的主要假設。
為了弄清楚宇宙是如何結束的,物理學家們將目光投向了起點。大約138億年前,空間和時間從一個極其密集的奇點爆發出來,這一事件被稱為宇宙大爆炸(Big Bang)。宇宙從那一刻起迅速膨脹,物質冷卻並凝結成星係以及它們所包含的所有恆星和行星。
但宇宙仍在膨脹,而且速度越來越快,這要歸功於一種神秘的力量,科學家們稱之為“暗能量”。正如這個名字所暗示的那樣,科學家們對這種力量的工作原理或為什麼它將一切事物推離其他事物知之甚少,但它對宇宙的最終命運有一些相當重大的影響。其結果如何,取決於研究人員如何調整模型中的數字。
“大凍結”(The Big Freeze)
根據科學家們對宇宙演化的最佳模型,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所謂的“大凍結”。如果暗能量一直在加速宇宙的膨脹–而且計算表明它將如此–那麼宇宙將面臨一個緩慢的死亡,這種死亡會持續長達數年。這個深不可測的數字是一個1後面跟著100個0。
如果能在數十億年內快進地觀看一片天空,星星會開始變紅,然後完全消逝。這是因為不斷膨脹的宇宙會將它們的光的波長向光譜的紅色端延伸得越來越遠,然後使眼睛完全看不到它們。
當然,即使你看不到它們,遙遠的恆星和星系仍然會存在–至少在幾萬億年內。但是一段時間後,膨脹會稀釋漂浮在太空中的塵埃和氣體,直到沒有足夠的物質集中在任何一個區域來推動新星的誕生。由於沒有更多的恆星誕生,恆星最終會燃燒殆盡,最後將死亡。
於是,宇宙的“衰退期”開始了,從現在起大約100萬億年。到這時,只有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存在,但這些也將逐漸消失–白矮星和一些中子星將慢慢冷卻成看不見的惰性黑矮星,而其他中子星將坍縮成黑洞。到了10 tredecillion(一個1後面有43個0),除了黑洞之外就沒有其他東西了。而且,即使這些黑洞也不是永恆的–正如霍金所預測的那樣,黑洞會慢慢釋放出輻射,直到最終蒸發。
在大約1古戈爾年之後,一旦所有的黑洞也消失了,宇宙就會進入它的最後時代–黑暗時代。光和物質是遙遠的記憶,剩下的鬆散粒子將過著最孤獨的生活,很少有機會在彼此的一光年內呼嘯而過,更不用說互動了。而其他的事情將永遠不會發生,直到永遠。
“大撕裂”(The Big Rip)
一個類似的情景導致了一個更戲劇性的死亡,而且要快得多。在這個模型中,暗能量不只是以穩定的速度加速宇宙的膨脹,它還以指數形式加速,最終將現實的結構撕裂–這種結局被稱為“大撕裂”。
我們所能看到的太空距離有一個物理極限,即使你有最強大的望遠鏡。這個限制是由光速決定的–在某一點上,天體太遠了,它們的光線沒有足夠的時間到達地球。這個區域被稱為可觀測的宇宙。
在“大撕裂”模型中,指數級加速的膨脹將越來越多的天體推到該邊界之外,這意味著可觀測的宇宙在不斷縮小。任何兩個距離超過這個邊界的天體,都不能再通過基本力,如引力或電磁力,來影響對方。
隨著這個距離的縮小,宇宙的大尺度結構將開始崩潰–隨著引力的影響縮小,它將無法將星系團固定在一起,它們將開始瓦解。最終,同樣的情況將發生在星系本身,使恆星自行漂移。後來,宇宙事件視界將縮小到超出單個恆星系統的規模,這意味著行星將不再被束縛在它們圍繞恆星的軌道上。
在存在的最後幾分鐘,該事件視界將縮小到比分子的規模還要小,破壞了將物質固定在一起的力量,粉碎了恆星、行星和它們上面的一切。最後,那些鬆散的原子本身將被逐個粒子撕碎。最後的受害者是時空結構本身。
提出這個模型的科學家預測,如果它真的發生,宇宙大約還有220億年的壽命。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其他科學家認為這種情況所涉及的參數並不現實,所以發生的可能性比本列表中的其他一些想法要小。
“大擠壓”(The Big Crunch)
也許宇宙將以完全相反的方式結束–它不是永遠膨脹到虛無,而是改變方向,在所謂的“大擠壓”中自我坍塌。
在引力試圖將萬物拉在一起和暗能量試圖將其推開的宇宙“拉鋸戰”中,科學家們通常將他們的“籌碼”放在暗能量上,這將最終導致大凍結或大撕裂的結局。但我們不能完全將引力排除在外。
如果宇宙中的物質密度足夠高,其引力可以克服膨脹,並引發收縮階段。當宇宙再次收縮時,一切都將開始向其他事物移動。與我們目前的膨脹階段非常相似,當時活著的人不會受到直接影響–至少在接近尾聲的時候。
星系團將開始合併,然後是星系本身,最終單個恆星將更有規律地碰撞。但真正的麻煩始於宇宙微波背景–大爆炸留下的宇宙背景輻射。隨著其光子向光譜的藍端轉移,這種輻射升溫,直到最後它變得比恆星還熱。這意味著恆星不能再向外輻射它們的熱量,並將繼續變得越來越熱,直到它們蒸發掉。
在最後幾分鐘裡,宇宙的溫度會非常高,以至於原子本身都會散開。他們不會有很長的時間來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會被吸進黑洞,而黑洞在不斷縮小的宇宙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
最終,宇宙的全部內容將被擠壓成一個不可能的微小空間–一個奇點,就像一個反向大爆炸。
不同的科學家對這個收縮階段可能開始的時間給出了不同的估計。它可能還在幾十億年之後。或者,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從宇宙角度來說,它可能很快就會到來,因為宇宙從現在起大約1億年後會逆轉。在該模型中,收縮階段將需要大約10億年,然後我們才會回到那個奇點。
“大反彈”(The Big Bounce)
但這可能不是終點。上述假設的一個變體表明,在宇宙坍縮成一個無限密集的奇點之前,它被量子過程所拯救,並再次扭轉方向,開始一個新的擴張期,這實際上是一個全新的宇宙的另一次大爆炸。這個模型被稱為“大反彈”。
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太方便了,但這個想法的支持者說,在量子物理學的世界裡有一些先例–畢竟,隨著宇宙向奇點縮小,它變得如此之小,以至於量子規則取代了我們熟悉的大規模經典物理學。
在這一點上,量子隧道可以發生,粒子可以克服障礙,而從各方面來看,它們不應該有足夠的能量來通過。這推動了像放射性衰變這樣的過程,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這也可能允許一個收縮的宇宙“逃脫”完全坍縮的命運,並再次開始膨脹。
耐人尋味的是,對大反彈的支持產生於另一個叫做圈量子引力論的理論,該理論是作為一種用量子力學解釋引力的方式而產生的。
“大反彈”假說的有趣含義是,我們可能處於一個永無止境的宇宙創造和毀滅鏈的中間。
大啜食
這份名單上的最後一種末日情景可能是最令人不安的,因為它可能已經在向我們襲來,而我們在它襲來之前不會知道。這就是所謂的“偽真空衰變”或者更通俗地說,是The Big Slurp。
這是一條物理學定律,一個系統會自然地試圖變得穩定。為了做到這一點,它從一個高能量的狀態移動到一個低能量的狀態,直到它穩定到其可能的最低能量狀態。對於量子場,這被稱為其真空狀態。
人們認為,所有已知的量子場都處於其穩定的真空狀態–除了一個:希格斯場。它似乎處於一種偽真空狀態,這意味著它目前看起來很穩定,但被預測為不處於其最低能量狀態。但這可能會毫無徵兆地改變。從字面上看,任何一秒鐘,希格斯場都可能突然滑入一個較低的能量狀態,在這一過程中,宇宙的一大塊(如果不是全部)都會被摧毀。
所需要的只是空間中的一個小點坍縮到這種低能量狀態,這將使一個真空衰變的氣泡以光速向外擴張。移動速度如此之快,我們甚至無法看到它的到來。一旦我們進入這個氣泡會發生什麼?沒有人真正確定,但它可能會改寫自然規律。在這些新的物理學下,有可能出現生命- 但宇宙可能完全不同,我們甚至無法想像。最壞的情況是,所有物質都被摧毀。
如果有好消息可尋,那就是這個想法有很多不確定性。一些模型預測,偽真空衰變在許多億年內還不可能發生,或者說它完全不可能發生。其他人則認為,它現在應該已經發生了,表明我們目前的宇宙可能實際上是泡沫內的奇怪的新物理學。
希格斯場也可能比人們給它的評價更穩定。畢竟,它只是在最近才隨著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而被證實,所以還有很多東西需要通過進一步研究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