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齊出手的數字藏品,是新風口還是“韭菜地”?
當國外NFT“暴富神話”開始破碎時,國內對由NFT衍生而來的數字藏品監管也越加嚴厲。近日,騰訊將其新聞App內的“數字藏品”版塊替換為“數字訂單”,還宣布自2022年7月1日起,騰訊新聞將暫停數字藏品的售賣服務。並且,有消息稱,原騰訊新聞負責人王詩沐調任PCG社交平台與應用線,負責其帶隊孵化的幻核等創新業務。
▲騰訊新聞數字藏品調整公告
此消息一經發布,不少參與其中的數字藏品玩家直接“破防”。在他們看來,失去了流通性的數字藏品,再也不能幫他們造就“一日暴富”的美夢了。“壓價也賣不出去”、“砸在手裡了”的句子在評論區獲得多人點贊。
數字藏品有多火?
據《中國經濟網》透露,目前我國數字藏品發行平台的數量超過1000家,幾乎每天都會有10家新的平台出現。2021年我國共計發售數字藏品數量約456萬份,總發行價值約為1.5億元。據頭豹研究院測算,2026年我國數字藏品市場規模可能達到300億元。
▲3D類型的數字藏品
隨著國外虛擬貨幣的熱度日益升溫,數字藏品已經成為不少企業佈局未來的新風口。據統計,截至2022年5月,國內已有至少二十家上市公司推出了數字藏品交易平台。不僅如此,國內還有六家央媒發布超過40萬份的數字藏品,銷售金額超過600萬元。
但隨之而來的是數字藏品市場在無序擴張下產生諸多亂象。定價規則不明、數字藏品版權不清,平台跑路,數字藏品玩家無處投訴……面對這些現象,國內對數字藏品市場的監管也越發嚴格,數字藏品市場開始“過冬”。
讓無數人瘋狂的數字藏品究竟是什麼?誰在參與其中,又引發哪些亂象?數字藏品市場還會接著火下去嗎?我們和多位從事元宇宙相關領域的產業人士、學者等交流後,試圖找到問題的答案。
本文福利:互聯網巨頭搶灘登陸數字藏品市場,發行種類差異化明顯;我國數字藏品市場規模前景廣闊。推薦精品報告《2022中國數字藏品行業研究報告:NFT本土化嘗試》,可在公眾號聊天欄回復關鍵詞【智東西321】獲取。
01.
“零成本”打造的數字藏品,能賣6億元?
儘管數字藏品已經火了一年之久,但目前國內還沒有對數字藏品給出較為統一的定義。
不少人認為,數字藏品是一種通過區塊鏈技術,獲得唯一憑證的數字化作品或藝術作品。但也有人覺得,數字藏品是非同質化代幣(NFT)在國內的名稱,是國內市場玩家試圖在合理合規的情況下,根據國外NFT玩法,打造出本土化的“替代品”。
不過,一些真正研究NFT玩家看來,無論是產品的實際歸屬權,還是產品主要創造者,數字藏品和NFT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比如說,在國外,人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NFT,NFT本身也是依託於公鏈創造,用戶可以隨時追根溯源,查到該產品每一次交易的過程。
而國內的數字藏品發布平台有限,數字藏品的發布需要經過一定的審批手續,產品發布方式有限。並且,各大數字藏品將主要依託於企業的聯盟鏈發布產品,而各大企業的聯盟鏈之間並不相通。因此,國內的數字藏品平台之間並沒有打通,仍存在一定的獨立性。
從數字藏品的定義呈現眾說紛紜的現像中,我們也能看出數字藏品正處於發展初期,很多概念都尚處在討論階段,也因此,不同人看數字藏品的角度不同,數字藏品的定義內涵也愈加豐富。
如果從數字藏品發行角度來看,據行業人士透露,打造一款數字藏品幾乎是沒有任何技術門檻。
當發行方和藝術藏品公司商量好版權問題後,你很快就能通過區塊鏈技術為數字藏品做好“唯一的身份證明”,然後就可以將該數字藏品放在數字藏品平台開啟售賣。“整個過程幾乎一天不到就可以完成。”同時相關人士還透露,打造一個數字藏品平台的價格也比較便宜。“幾萬元就可以。”
當問及數字藏品的定價邏輯,至少三位行業人士告訴智東西:“很難說,沒有具體的標準。”一位產業人士認為產品的稀缺性和升值空間可能會影響數字藏品發行時的定價。
比如說,國外匿名藝術家Pak創作的NFT產品《The Merge》,售價為9180萬美元(約6.1億元),這是目前NFT作品中成交額最高的一件作品。
▲《The Merge》來源:Nifty Gateway
與此同時,國內的數字藏品價格也不遑多讓。據悉,國內一張大鬧天宮系列的數字作品也從99元的發行價到十萬元的轉賣價格。
▲大鬧天宮系列數字藏品
新玩家湧入的賽道往往會出現新的江湖。經過一番調查,我們發現魚龍混雜的數字藏品市場,玩家們都抱著不同的期待加入其該賽道。
02.
誰在瘋炒數字藏品?三類玩家藏於其中
經過智東西觀察,目前參與數字藏品發布的玩家主要因為三種不同的目的湧入數字藏品賽道。
一些互聯網巨頭們主要在模仿國外NFT平台,希望能夠從每一次交易中賺取手續費。而另一些消費類企業,主要將數字藏品看作一種兼顧熱度和科技屬性的符號,打造一款數字藏品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更好的品牌傳播。最後,還有部分像是媒體、博物館文娛領域的玩家將數字藏品視為一種“紀念品”,更側重於文化傳播。
各大互聯網巨頭下場,讓不少玩家了解到“一夜暴富”似乎不再是個美夢。阿里的鯨探平台、騰訊的幻核平台、百度的百度超級鏈,BAT巨頭們的出手將整個數字藏品賽道帶到了新的熱度。
▲目前一些常見的數字藏品平台
這些互聯網巨頭們也曾模仿國外的NFT發布平台,他們不但參與到數字作品的發布中,也會提供數字藏品的售賣渠道,並從中抽取一定手續費。
但由於監管措施變嚴,目前多數互聯網巨頭的數字藏品平台逐漸封禁數字藏品的售賣渠道,僅參與發售這一環節,像是鯨探、幻核等數字藏品都先後取消了交易/轉增功能。
▲數字藏品平台停止數字藏品轉賣行為
不過,對於一些初創企業來說,只要國家沒有明令禁止,就還有迴旋的餘地。因此,他們不但參與到數字藏品的初次發售環節,而且還會直接為購買者提供轉賣渠道。
數據顯示,國內數字藏品頭部玩家iBox平台錢包註冊用戶將會按10元30天的價格收取管理費用,其合作支付機構易寶支付,已經憑藉該項目每月預計收入已經超過千萬元。
同時,部分人士透露,有些數字藏品平台背後的廠商會通過限購、哄搶的方式提供一種“搶售一空”的錯覺,以此來哄抬數字藏品的價格,一些數字藏品市場亂像也多來源於此。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互聯網巨頭們還是一些初創企業,他們都更看重數字藏品的金融價值,試圖從中瓜分紅利。
而第二類發布數字藏品的玩家則是一些希望打造新式“品牌營銷”的消費類企業,像是Nike等。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能發現,今年618活動中,數字藏品也成了不少企業最新的“贈品”,電商平台也紛紛加入其中。
天貓618聯合小米、雷鳥、雷蛇、美的、奧克斯等品牌,推出定制潮酷NFT數字藏品。京東則推出了“京東青綠紀念幣數字藏品”,限量1萬份。
想想看,當你買一雙球鞋或一個背包的時候,廠家還免費送一個球鞋的數字藏品,讓消費者成為擁有“數字藏品”的潮流一族。對這些廠商來說,數字藏品將會帶來一定的品牌效應。
▲隨口紅免費贈送數字藏品
而我們在開頭所說的博物館、媒體等企業推出的數字藏品本質上則更偏向紀念品。這類數字藏品往往承載著一些文化傳播的價值。
▲圓明園數字藏品
不同類型的廠商怀揣著不同目的湧入了數字藏品賽道,試圖給已經沉寂許久的消費者市場帶來一些新的花樣。由於數字藏品的科技屬性,不少年輕人也成為了購買數字藏品的主力軍。
根據研究院的報告,目前數字藏品市場的消費主力軍還是80後和90後。在所有的購買過數字藏品的用戶群體中,80後和90後的佔比高達78.26%。
來錢快、操作簡單,並且兼具一定“薅羊毛”的特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數字藏品的巨大紅利眼熱,隨之加入數字藏品賽道。而在數字藏品市場亂像中,他們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03.
定價隨心、產品難辨真假、平台紛紛跑路,誰又割了誰的韭菜?
體驗一段數字藏品玩法後,我們發現數字藏品市場在價格、產品、平台三個層面亂象橫生。
首先,數字藏品並沒有明確的定價規則。
在數字藏品市場,你能看到19.9元的數字藏品以9999元的價格拍下,也能看到萬元的數字藏品一夜之間跌破到百元左右。如果細扒整個數字藏品市場的價格體系,你會發現從定價環節開始,就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
你可以看到有些企業略帶有宣傳性質的數字藏品定價定價在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有些數藏平台發布的各類藝術家的藏品則在幾百元到千元不等。但你會常常發現,在某些數字藏品平台上,一些來路不明的數字藏品也能定價到數百上千元。如何定價?按照什麼標准定價?這些答案不再明確。
“有的時候,有的廠家甚至根據發布當日的市場價格調整定價。”一位觀察數字藏品較久的行業人士說道。
有人說,數字藏品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在於其的稀缺性。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據調查,部分廠商會選擇將某個平台的數字藏品首發後,隨後又在其他數字藏品平台發布該數字藏品系列,數字藏品的稀缺性也不復存在。
其次,產品本身的合法合規性還有待商榷。
5月28日,徐悲鴻美術館曾發微博稱,一些數字平台以徐悲鴻先生的名義為噱頭髮售相關數字藏品,這些數字藏品的原始作品有些為假冒作品,有些作品與徐悲鴻先生根本無任何關聯。
此類現象屢見不鮮,而數字藏品本身是否符合相關版權,二次創作的數字藏品是否可以售賣,都是值得探討的難題。
最後,國內的數字藏品平台不一定合法合規,同樣會有不少問題之處。
比如說,有部分數字藏品平台並沒有給數字藏品配有相應的區塊鏈,或者是其區塊鏈並非正規的聯盟鏈。因此,數字藏品的真假也難以鑑定。
再比如說,部分數字藏品平台會通過操盤的方式控制市場上數字藏品的價格,自己既做“參賽者”,又做“裁判員”。當己方利益達到最大的時候,選擇“砸盤”,消費者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
還有數字藏品突然消失後,用戶卻投訴無門、數字藏品平台連夜攜款跑路等情況,在目前的數字藏品市場,都比較常見。整個數字藏品市場還尚處於一個無序發展的階段。
5月17日晚,公眾號“TT數藏”發佈公告稱,因老闆挪用公司100萬元啟動資金進行iBox的投資,目前資金已縮水至10萬,導致平台無法繼續運營,技術團隊已遣散。
▲TT數藏公告
從價格亂象、產品的合法合規性以及平台可信程度來看,數字藏品市場還有待相應的條例來規範市場發展。
04.
三次打擊數字藏品平台,微信關停百餘家公眾號
與相關政府希望將數字藏品本身定位在數字紀念品或者數字資產不同,部分二級市場將數字藏品附上了更多金融屬性,這也踩在了非法集資的灰色地帶。
國外的NFT圈大熱之際,國內的數字藏品市場也在無序擴張。種種現像也推動著市場體制進一步完善。
4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對NFT炒作、洗錢、非法金融活動等安全隱患提出防范建議。
這是一次精準針對數字藏品,或者是假藉著數字藏品之名,實際行NFT的玩家們一次重要打擊。隨著聞風而動的則是各大平台的停服、整頓措施。
▲螞蟻數藏公告
其中影響最大的為微信小程序封了一大批數字藏品平台的小鏈接。6月20日,微信對《微信公眾平台運營規範》進行了更新,新增了“虛擬貨幣及數字藏品交易行為”條款,並將其列入“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事實上,這並不是微信第一次對數字藏品進行整頓。今年3月底,微信就曾封禁一批數字藏品平台公眾號。
但考慮到數字藏品的多重屬性,不少人認為對數字藏品市場來說,堵不如疏。綜合多位產業人士的觀點,他們更希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甚至保留NFT中值得學習的地方。
同時,他們認為在市場監管上,需要加強規範數字藏品的各大環節,並提供舉報路徑。“數字藏品應該加強其文化屬性,減弱其金融屬性。”一位參與數字藏品市場研究的老師說道。
目前,我們日常接觸的數字藏品擁有多層屬性,但數字藏品為新的技術發展以及數字世界的資產問題,提供了較強的指引作用。但是在後續市場規劃中,其仍存在較多不足之處。
05.
結語:規範數字藏品市場,市場需加強監管
在國內,數字藏品往往融合了文化屬性、傳播屬性以及金融等多重屬性於一身,而基於這些不同屬性,數字藏品也在發揮著新的作用。但經過調查,我們也能看到在無序擴張的數字藏品市場,各類亂象層出不窮。隨著監管加強,數字藏品市場也在逐漸規範起來。
目前,數字藏品已經成為不少城市未來發展的重心,2022年7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通知寫到,“支持龍頭企業探索NFT(非同質化代幣)交易平台建設,研究推動NFT等資產數字化、數字IP全球化流通、數字確權保護等相關業態在上海先行先試”。這是政府規劃首次提及“NFT交易平台建設”。
IDC認為既然《規劃》能夠提及NFT並將其納入探索範疇,說明NFT市場本身的發展做出了肯定。但市場對NFT交易平台應保持謹慎觀望態度,不應過度聯想二級市場可以開放。
數字藏品會成為元宇宙內容創作的第一道風口嗎?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