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可能引起精神分裂症的自身抗體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影響人們行為、思維和感知現實的障礙。它通常非常難以治療,因為它有許多不同的原因和症狀。在最近發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東京醫科大學(TMDU)的研究人員在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發現了一種自身抗體–一種由免疫系統產生的蛋白質,它附著在個體自身的特定物質上,而不是像病毒或細菌這樣的外來物質。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還發現,這種自身抗體在註射到小鼠體內時會引起類似精神分裂症的行為和大腦的變化。
在考慮可能導致精神分裂症的自身抗體時,科學家們想到了一種特定的蛋白質。以往的研究表明,神經細胞粘附分子(NCAM1)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發展中發揮作用。NCAM1幫助大腦中的細胞通過被稱為突觸的專門連接相互交談。
“我們決定在約200名健康對照組和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尋找針對NCAM1的自身抗體,”該研究的論文第一作者Hiroki Shiwaku解說道,“我們只在12名患者身上發現了這些自身抗體,這表明它們可能只在一小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例中與這種疾病有關。”
不過研究人員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們想知道這些自身抗體是否會導致精神分裂症中通常出現的任何變化,因此他們從一些患者身上提純了自身抗體並將其註射到小鼠的大腦中。
論文第一作者Hidehiko Takahashi表示:“結果令人印象深刻。儘管小鼠的大腦中只有很短的時間有這些自身抗體,但它們的行為和突觸發生了變化,跟人類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況相似。”
具體來說,有患者自身抗體的小鼠有認知障礙,並且它們對驚嚇反射的調節也發生了變化,這在其他精神分裂症的動物模型中也都可以看到。它們的突觸和樹突棘也較少,這些結構對腦細胞之間的連接非常重要,它們在精神分裂症中也會受到影響。
鑑於精神分裂症在病人之間的表現可能非常不同而且往往對治療有抵觸,這項研究的結果是有發展前景的。如果精神分裂症確實是由一些患者的NCAM1自身抗體引起,那麼這將能帶來其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