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收到車輛“異震”報警引爭議:智能化時代如保護隱私?
近日,有不少博主爆料稱,某新勢力品牌車主的手機中連續多日收到APP推送提醒:“車輛由於外力產生了震動,可能存在異常,請注意。 ”心生疑惑的車主隨即趕往車輛查看,竟發現車內是自己的妻子和另外一男性在做不可名狀之事,於是引發了衝突。隨後又有消息稱,網傳視頻為嫁接版,後半段與車主收到的提示信息無關。
真正的車主在社交媒體所發的車輛提示本意是想表達車輛停在雙層車庫中一直報警,而非視頻中所涉及的內容,目前該車主已向警方報警。
不過這件事還是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大家紛紛提出疑問,智能化時代,如何才能保住個人隱私?
智能汽車的出現,讓大家享受到了科技帶來的便利,比如高階自動輔助駕駛,又比如終端與車機的互聯互通。
得益於高清攝像頭、高算力芯片、多種傳感器,目前的汽車越來越像是裝著四個輪子的大號移動終端,車主足不出戶,也能通過手機隨時查看車輛本身及周圍的情況。
不過攝像頭採集的信息難免會涉及到安全隱私方面,工信部下發通知:因保證行車安全需要,無法徵得個人同意採集到車外個人信息且向車外提供的,應當進行匿名化處理。
今年早些時候,比亞迪和東風日產旗下車輛相繼停用了遠程拍照功能;5月份,有網友表示高合汽車HiPhi X的“車車互聯”功能,可實時查看多位高合汽車用戶的行車記錄儀實時畫面,隨後高合汽車致歉並關閉了該功能。
這還不算完,長安汽車緊接著發佈公告稱,將停用旗下車型搭載的遠程監控、360全景、遠程智能泊車等相關功能。
而面對隱私洩露問題,理想汽車則做的相對聰明許多,其於日前發布了駐車拍照功能調整的說明:若記錄下的照片中含有人像、車牌等涉及他人信息的元素,將會自動進行模糊處理,同時,拍攝到的原畫面將存儲在車輛本身,不影響後續查證使用。
那麼在智能汽車越來越多的今天,你會介意自己的面容或者其他個人信息被拍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