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太陽能可能比核能更適合為火星定居點供電
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科學家的新研究,目前太陽能電池技術的高效率、輕量級和靈活性意味著光伏技術可以提供長期考察火星所需的所有電力,甚至可以在紅色星球上建立永久定居點。
大多數考慮過在火星表面生活的物流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都認為核電是最好的選擇,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的可靠性和全天候的運行。在過去的十年中,微型千瓦核裂變反應堆已經改進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認為它們是一種安全、高效和豐富的能源,也是未來機器人和人類探索的關鍵。
另一方面,太陽能必須儲存起來以便在夜間使用,在火星上持續的時間與地球上的時間差不多。而且,覆蓋在火星上的一切的持續的紅色灰塵會限制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量。在2019年火星上的一場大規模沙塵暴之後,美國宇航局近15年的”機遇號”火星車停止工作,該車由太陽能電池板供電。
這項新的研究於2022年4月27日發表在《天文學和空間科學前沿》雜誌上,它使用了一種系統方法來實際比較這兩種技術在六人延長火星任務中的正面表現,包括在火星表面停留480天然後返回地球。這是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即減少兩顆行星之間的運輸時間,並將在火星表面的時間延長到30天以上的任務。
他們的分析發現,對於超過近一半火星表面的定居地來說,如果考慮到太陽能電池板的重量及其效率,太陽能與核電相當或更好,只要白天的一些能量被用來生產氫氣,以便在夜間或沙暴期間用於燃料電池為營地供電。
光伏發電加上分子氫中的某些儲能配置,在地球表面的50%以上,主要是在赤道帶周圍的那些區域內勝過核聚變反應堆,這與文獻中反复提出的將是核電的觀點形成了相當鮮明的對比。前往火星的宇航員將需要盡量減少他們從地球上攜帶的電源系統的重量。如果他們計劃的定居地點在這張平整的火星地圖上的黃色區域,那麼光伏發電將是最佳選擇。
這項研究為火星殖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並為決定在規劃前往其他行星或衛星的載人任務時部署哪些其他技術提供了一個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