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黑洞正在通過摧毀大量恆星來促進自身重量增長
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對100多個星系進行的一項新調查發現,有跡象表明黑洞正在摧毀數以千計的恆星以尋求重量的增加。下圖所示的四個星係是樣本中29個星系中的一個,這些星系顯示出在其中心附近有黑洞增長的證據。
這些新結果指出了至少其中一些黑洞達到目前規模的一個相對暴力的路徑–恆星破壞的規模以前很少甚至從來沒有見過。
天文學家已經對兩類不同的黑洞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較小的一類是“恆星質量”黑洞,其重量通常是太陽質量的5到30倍。在光譜的另一端則是生活在大多數大星系中間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的重量是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太陽質量。近年來,也有證據表明存在一個介於兩者之間的類別,稱為“中等質量黑洞(IMBH)”。用錢德拉進行的新研究就可以解釋這種IMBH是如何通過恆星質量黑洞的失控增長而形成的。
形成IMBH的一個關鍵可能是其環境。這項最新研究著眼於星系中心非常密集的恆星群。由於恆星的距離非常得近,許多恆星將在星系團中心的黑洞的引力範圍內通過。研究小組的理論工作意味著,如果一個星團中的恆星密度–擠在一定體積內的數量–高於一個閾值,那麼位於星團中心的恆星質量的黑洞將經歷快速增長,這是因為它拉進、撕碎並攝取了鄰近的大量恆星。
在錢德拉新研究中的星團中,密度高於這個閾值的星團的生長黑洞數量約是低於密度閾值的星團的兩倍。密度閾值還取決於星團中恆星移動的速度。
錢德拉最新研究提出的過程可以發生在宇宙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這意味著中等質量的黑洞可以在大爆炸後數十億年形成,並一直持續到今天。
一篇描述這些結果的論文已被刊登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據悉,這項研究的作者包括Vivienne Baldassare(華盛頓州立大學)、Nicolas C. Stone(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Adi Foord(斯坦福大學)、Elena Gallo(密歇根大學)和Jeremiah Ostriker(普林斯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