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飛行事故初步報告發布專家:事故原因會在最終報告中體現
中國民航局20日發布《“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調查初步報告》情況通報,對於廣受公眾關注的飛機維修和航司人員等環節,《初步報告》給出了“符合要求”、“未見異常”的信息,並表示後續將依據相關程序繼續深入開展殘骸識別、分類及檢查、飛行數據分析、必要的實驗驗證等調查工作,科學嚴謹查明事故原因。
河南航空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喬善勳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航空事故的初步調查報告內容是調查人員收集到的事實情況,不包含空難的分析和結論。公眾急於了解的事故原因,會在最終的報告中體現。路透社20日稱,空難事故的最終報告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完成。
4月20日是“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發生後的第30天。根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規定,在事故之日起30天內,調查組織國須向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參與調查國發送調查初步報告,其內容通常為當前所獲取的事實信息,不包括事故原因分析及結論。據外媒報導,中方已向ICAO發送了初步報告。此外,因為涉事飛機是在美國製造的,報告也將發給美國。
民航局20日發布的情況通報指出,目前《初步報告》已完成,報告主要包括飛行經過、機組機務人員、適航維修、殘骸分佈等事實信息。
飛機於北京時間13:16從昆明長水機場21號跑道起飛,13:27上升至巡航高度8900米,14:17沿A599航路進入廣州管制區,14:20:55廣州區域管制雷達出現“偏離指令高度”告警,飛機脫離巡航高度,管制員隨即呼叫機組,但未收到任何回复。14:21:40雷達最後一次記錄的飛機信息為:標準氣壓高度3380米,地速1010千米/小時,航向117度。隨後,雷達信號消失。
經調查,當班飛行機組、客艙機組和維修放行人員資質符合要求;事故航空器適航證件有效,飛機最近一次A檢(31A)及最近1次C檢(3C)未超出維修方案規定的檢查時限,當天航前和短停放行無故障報告,無故障保留;機上無申報為危險品的貨物;此次飛行涉及的航路沿途導航和監視設施、設備未見異常,無危險天氣預報;在偏離巡航高度前,機組與空管部門的無線電通信和管制指揮未見異常,最後一次正常陸空通話的時間為14:16;機上兩部記錄器由於撞擊嚴重受損,數據修復及分析工作仍在進行中。
香港《南華早報》近日報導稱,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已退休的飛機事故調查員哈特利表示,空難的初步調查報告基於撰寫報告時可獲得的已核實信息,其特點是沒有分析、沒有結論。來自空管機構的音頻和雷達等電子數據很容易核實。但由於黑匣子可能在事故中受損,其數據需要由專家解碼,專家將驗證數據的完整性。初步調查報告將只有幾頁長。如2014年失踪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其初步調查報告只有5頁。香港工程師學會飛機部門發言人Warren Chim Wing-nin表示,初步調查報告很薄,而“最終報告可能有100頁或2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