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9元神性價AMD銳龍7 5800X3D正式解禁
1月初宣布,3月中發布……AMD今天終於正式解禁了自帶3D堆疊緩存的神U“銳龍7 5800X3D”,重奪最強遊戲處理器稱號!銳龍7 5800X3D的國行售價僅為3099元!20日上架開賣。作為對比,i9-12900K 4899元、i9-12900KS 5699元。
銳龍7 5800X3D的規格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再簡要復述一下:
7nm工藝,Zen3架構,8核心16線程,頻率3.4-4.5GHz(5800X 3.8-4.7GHz),二級緩存4MB,三級緩存16MB,3D V-Cache堆疊緩存64MB,合計達100MB,熱設計功耗維持105W。
今天主要講講這64MB 3D V-Cache是如何堆疊上去的,欣賞一下內部設計的精妙之處,可以說相當的天才。
看似簡單的緩存堆疊,其實背後是漫長的封裝技術演進之路。
2015年的時候,AMD就在Fiji Fury系列顯卡上嘗試了2.5D HBM高帶寬顯存整合,銳龍、霄龍處理器更是先後採用了多芯片整合封裝、Chiplet小芯片封裝。
3D V-Cache則可以說是一個新的飛躍,綜合了小芯片封裝、高級3D堆疊封裝技術,有著極為複雜、高效的內部結構。
其實,AMD Zen3架構設計之初,AMD就預留了堆疊3D V-Cache緩存的條件,而不是後來才有的想法,所以整合設計起來水到渠成。
3D V-Cahce緩存部分同樣是台積電7nm工藝,單塊容量64MB,面積41平方毫米,而銳龍單個八核心CCD的面積是81平方毫米。
面積不一樣怎麼堆疊?
很簡單,AMD把緩存放在CCD上方的中央位置,兩側各添加一個結構性輔助矽片,沒有實際電路,但一方面可以輔助CPU核心散熱,順帶緩解核心面積小而積熱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芯片平整和一體化,便於封裝。
從側面圖可以清晰地看出這種結構設計,中間的X3D是緩存,左右兩個D1B就是輔助矽片。
其實,這個示意圖來自數據中心的霄龍,八個CCD都可以堆疊64MB緩存,總計就是512MB,加上原有的256MB三級緩存,合計達到恐怖的768MB!
如果是雙CCD的銳龍9 5900X/5950X,就可以堆疊128MB,但是AMD暫時無意這麼做,畢竟銳龍堆緩存主要就是打遊戲,12/16核心對遊戲來說有些浪費。
再看3D V-Cache緩存的結構,包括13層銅、1層鋁堆疊而成,通過直接銅與銅鍵合(Direct copper-to-copper bond)的方式,與原有的CCD融為一體,AMD將其稱為“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
這種互連界面的凸點間距僅為9微米,比傳統50微米的微凸(Micro Bump)間距大大縮小,號稱互連密度提高超過15倍,能效也提高超過3倍。
3D V-Cache緩存與原生三級緩存之間通過矽穿孔(TSV)進行通信,而與各個CPU核心通信的渠道是三級緩存上增加的一條共享環形總線,因此不會增加延遲。
同時,3D V-Cahce緩存是分區塊(slice)設計的,每塊容量8MB,一共八塊,而每個區塊的帶寬都超過2TB/s,這就讓它有了媲美原生三級緩存的通信通道。
至於性能,AMD官方宣傳銳龍7 5800X3D相比於銳龍9 5900X遊戲性能平均提升達15%,最高可達36%。
而對比友商i9-12900K,也是全方位勝出,綜合約為5%,最誇張的DOTA 2 Vulkan模式達到了驚人的43%,當然也有偶爾一些項目落後,比如CSGO低了大約9%。
5%的更高性能,25%的更低價格,還有低得多的功耗,對於遊戲玩家而言,銳龍7 5800X3D無疑要比i9-12900K超值的多。
至於跑到5.5GHz超高頻率的i9-12900KS,相比於i9-12900K只提升了大約3%左右,價格則貴了16%,銳龍7 5800X3D比之性能基本同一檔次甚至略好,價格、功耗則低得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