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分析:讓嬰兒獨立睡覺會發生什麼?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些年輕父母認為“睡眠訓練”是嬰兒獲得良好睡眠的關鍵,但是其他人則認為這對嬰兒是非常痛苦的,是否嬰兒“睡眠訓練”風險大於益處呢?
資料圖
2015年,加拿大兒科睡眠研究員溫迪·霍爾(Wendy Hall)對235個6-8個月的嬰兒所在家庭進行調研,目的是分析嬰兒睡眠訓練是否有效。從最寬泛的定義來看,睡眠訓練是指父母鼓勵嬰兒夜間睡眠的任何策略方法,可以簡單到夜晚例行哄睡操作,或者觀察嬰兒的疲勞狀態,這些都是霍爾涉及分析的重要環節。
還有一種策略被廣泛地與睡眠訓練聯繫在一起,但卻引起更大的社會分歧——通過限製或改變父母對孩子的反應,鼓勵嬰兒在沒有父母幫助的情況下獨自入睡。當嬰兒夜間醒來時,父母也不介入安撫,這意味著即使父母在場,也不會抱起或者哺乳嬰兒,並用身體接觸安撫嬰兒。這可能涉及到設定嬰兒獨自留在房屋的時間間隔,以及考慮到嬰兒睡眠可能被父母悄然進入而被驚擾;或者採取“冷火雞法(cold-turkey)”——將嬰兒獨自留在一個房間並關上門。以上方法通常都會讓嬰兒發出哭聲。
在全球範圍內,訓練嬰兒獨自睡覺和不安撫睡眠的觀點是不常見的,一些父母聽到美國家庭中的嬰兒被放在單獨房間睡覺時,會表示非常震驚,但事實上,在北美洲、澳大利亞和歐洲部分地區,許多家庭都堅持讓嬰兒獨自睡覺。尤其是當失眠開始影響所有家庭成員的健康時,年輕父母尤其願意嘗試一下,例如:嬰兒睡眠較差與母親出現抑鬱症和健康狀況不佳有關。美國超過60%的育兒建議書籍支持通過某種方式讓嬰兒“哭出來”;接受問卷調查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年輕父母中,近一半表示他們曾嘗試讓嬰兒哭出來,從而使嬰兒最終進入睡眠狀態;瑞士和德國接受問卷調查的年輕父母中,大約三分之一表示他們已嘗試過該方法。受問卷調查方式的局限性,該調查結果並不一定能代表這些國家年輕父母的真實狀況,事實上,在全球範圍內,存在一個健全的行業,致力於幫助年輕父母進行嬰兒睡眠訓練。
霍爾預測稱,接受睡眠訓練和建議的家庭會在嬰兒六週之後比那些未接受訓練的嬰兒睡眠質量更好,睡眠時間明顯更長,夜間醒來的次數明顯更少。
這與當前的調查結果是一致的,之前幾十項研究表明,干預性睡眠是有效的,兒科醫生經常建議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進行睡眠培訓(儘管嬰兒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經常不這樣做)。然而,研究結論從來都不是完美的,之前許多研究已經引起一些爭議和批評,霍爾希望通過深入分析解決這個問題。
目前,很少有關於睡眠訓練的研究達到科學理論的黃金標準,在一些試驗中,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接受睡眠干預的對照組之中,其中有一個對照組未接受干預(這對睡眠研究尤其重要,因為大多數嬰兒自然睡眠時間更長),並且有大量的參與者檢測干預效果。
許多相關研究都是非隨機的,由嬰兒父母決定治療方案,從而使得證明因果關係變得很困難,例如:家長們有理由認為他們的孩子只會哭一會兒(或者根本不哭),然後就入睡了,嬰兒可能更願意一開始就試著控制自己的哭鬧行為,這可能會直接影響研究結論。當然,研究睡眠訓練的困難之處在於,即使是在隨機試驗中,被隨機分配控制嬰兒哭泣的方法也不會建立一個“完美研究”,許多試驗通常都有較高的“中斷率”,意味著父母發現有效的睡眠訓練方案很難,研究過程和結論並不匹配。
事實上,此類研究報告多數依賴於“嬰兒父母的受調報告”,例如:問卷調查父母看護下嬰兒睡眠日誌,而不是使用一種客觀方案來確定嬰兒夜晚的睡眠狀態,但如果某個嬰兒醒來時學會了不哭,那麼他的父母也可能不會醒來,這樣研究報告的結論是無論夜間嬰兒發生過什麼,他們都睡了一整夜。
同時,也存在一個驗證偏差問題——如果年輕父母期望干預性睡眠能幫助嬰兒更好地入睡,那麼他們更有可能看到嬰兒在干預狀態下睡眠質量有所改善。
霍爾的研究項目涉及235個嬰兒及其家長,研究設計旨在檢驗長期以來干預性睡眠是否能有效改善嬰兒睡眠質量的爭議話題,在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中,一半的父母接受了所謂的“逐漸消失”、“可控安慰”或者“可控哭泣”的指導建議:他們以較短的時間撫慰哭泣的嬰兒,然後離開嬰兒同樣長的時間,隨後時間間隔逐漸增加,不論孩子的反應如何。霍爾稱,對於那些將嬰兒獨自留在房間而“感到不適”的父母,研究人員建議他們呆在嬰兒房間裡,但不要抱孩子,採用一種被稱為“露營”的干預方法。
此外,干預組還獲得了關於嬰兒睡眠的一些提示和信息,例如:打破了午睡少會增多夜晚睡眠時間的傳統觀點,為了確保兩組受調者都接受到一些指導,對照組的父母能夠收到有關嬰兒安全的信息。
除了要求父母記錄嬰兒睡眠日誌,霍爾的研究還包括監測活動記錄儀,嬰兒佩戴可穿戴設備監測,監控腦波動態變化,並評估睡眠-覺醒模式。
當研究人員對比睡眠日誌的時候,他們發現接受過睡眠訓練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嬰兒夜間甦醒次數少,睡眠時間長。但當他們活動記錄儀裡顯示睡眠-覺醒模式時,他們發現了另一個現象——接受過乾預睡眠訓練的嬰兒夜間甦醒次數與控制組嬰兒十分相似,他們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干預組和對照組的受調嬰兒在活動覺醒或者長時間覺醒的平均值變化方面沒有什麼區別。
換句話說,嬰兒接受睡眠訓練的家長通常會認為他們的孩子睡眠時間更少。但依據客觀的睡眠監測數據,嬰兒甦醒的頻率是一樣的,只是獨自睡覺的嬰兒沒有叫醒他們的父母。
霍爾稱,我們不是說嬰兒夜間不會醒來,而是說他們會醒,但他們不會向父母傳遞甦醒的信息。
對於霍爾而言,這項研究表明干預措施是有效的,她說:“我們試圖做的是幫助家長教孩子進行自我安慰,所以實際上我們並不是說嬰兒不會醒來,而是當他們醒來時逐漸適應不給父母傳遞信號,經過不斷適應之後,他們可以進入到下一個睡眠週期。”
相關活動記錄儀顯示,睡眠訓練改善了嬰兒的一項睡眠指標——最長的睡眠時間(期間未甦醒的一次睡眠),結果表明,經過睡眠訓練的嬰兒,其最長睡眠時間提高了8.5%,最多可達到204分鐘,而其他嬰兒的最長睡眠時間為188分鐘。
此外,霍爾的另一個假設也被證明是正確的。她的研究團隊預測稱,進行干預睡眠的父母心情會更好,他們的睡眠質量會更高,疲勞感更少。該結果不會讓任何每晚抱著晃動或者數次餵奶才讓嬰兒入睡的家長感到驚訝,事實證明這是真的,而且對於許多睡眠專家和年輕父母來說,這是睡眠訓練的一個重大好處。
關於“嬰兒哭泣”的歷史源由
即使是那些嬰兒睡眠訓練已相當普遍的國家,嬰兒睡眠訓練仍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此前媒體曾報導,在19世紀之前,年輕父母似乎並不特別關心嬰兒的睡眠質量,隨著工業革命延長了工作時間,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強調了家庭成員獨立性,甚至也包括嬰兒,隨後年輕父母才開始關注嬰兒和自己的睡眠質量。
1892年,“兒科之父”埃米特·霍爾特(Emmett Holt)認為,哭泣對於嬰兒發育是有好處的,哭泣可以擴張新生嬰兒肺部,嬰兒應該“被允許哭出來”,這種哭泣通常需要持續1個小時,極端情況下需要2-3個小時,隨後嬰兒第二次掙扎地哭泣很少會持續10-15分鐘,第三次哭泣也幾乎不會發生。
然而,直到20世紀80年代,第一個官方的“嬰兒哭泣”研究項目才開始,1985年,理查德·費伯(Richard Ferber)倡導一種叫做“控制哭泣”或者“哭泣逐漸消失”的方法,讓嬰兒哭泣的時間越來越長。1987年,馬克·威斯布魯瑟(Marc Weissbluth)建議簡單地將嬰兒放在嬰兒床內,關上嬰兒所在房間的門。
雖然以上項目存有差異,但基本上都是持續進行睡眠訓練,2006年,研究人員對40本暢銷的育兒書籍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提倡嬰兒哭泣的書籍是反對嬰兒哭泣的書籍的兩倍,一些書籍建議稱,即使是新生嬰兒,也要採取一些誘導嬰兒哭泣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提倡睡眠干預的研究人員,也認為從幼年時期開始(出生不足6個月)誘導嬰兒哭泣的行為,都是錯誤的。他們還指出,他們不會向那些可能更容易遭受心理傷害的兒童提倡睡眠訓練,包括那些經歷過創傷或者寄養的嬰兒,或者有焦慮情緒和較敏感的嬰兒。
研究人員稱,對不足6個月的嬰兒進行睡眠訓練,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太可能奏效。一篇回顧20年相關研究的文章指出,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對不足6個月的嬰兒進行睡眠干預,認為可以改善母親和嬰兒的睡眠質量,但該觀點忽視了幼嬰的餵養問題,也忽視了對數據的偏見解釋,未證明這樣做能減少嬰兒哭鬧,避免兒童後期睡眠和行為問題,或者預防嬰兒母親出現產生抑鬱症。
此外,研究人員指出,這些方法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包括嬰兒哭鬧增多、過早停止母乳喂養、加重母親的焦慮不安,此外,如果嬰兒需要白天或者夜晚在單獨房間裡睡覺,會增加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的風險。
霍爾說:“不要將3個月大的嬰兒單獨睡眠,他們沒有物體恆存感,他們會認為你不再房間裡,就意味著你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不見……會造成嬰兒一定的心理傷害。”
霍爾表示,她曾接到一位老年女性的電話,稱她的兒子和兒媳帶著3個月大的嬰兒去諮詢睡眠教練,這位睡眠教練的態度非常強硬,現在嬰兒7個月大,出現了嚴重的依賴症,事實證明,不要將3個月大的嬰兒單獨睡眠,他們沒有物體恆存感,他們會認為你不在房間裡,就意味著你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不見……會造成嬰兒一定的心理傷害。
年齡稍大一點嬰兒的反應會明顯不同,對於一些嬰兒來講,眼淚很短暫,甚至根本不會哭泣,但是一些嬰兒卻完全不同,他們可能會哭幾個小時,甚至嘔吐,雖然露營(父母陪同在房間裡,但不擁抱和照顧嬰兒)等方式通常被認為較溫和,但與強硬策略相比,這些方式會讓一些嬰兒感到不安和困惑,而且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
無論怎樣,許多年輕父母都認為睡眠訓練嬰兒成長的必經儀式——不僅為了讓自己睡個好覺,他們還被睡眠教練告知這樣做會讓寶寶睡得時間更長、睡眠質量更佳,嬰兒需要通過睡眠訓練才能茁壯成長。這種情況在睡眠教練領域尤為常見,但這是一個不受監管的行為,諮詢費可能高達數百美元。
嬰兒在哭泣,但仍然不睡!
在為數不多長期研究嬰兒睡眠的研究中,例如:對比僅8個月大的嬰兒被訓練控制哭泣,或者採取“露營方式(坐在嬰兒身旁,在他們睡著之前不去擁抱他們,逐漸遠離但不脫離視線範圍)”,而不是繼續對嬰兒做出正常反應。在澳大利亞進行的試驗中,所有的嬰兒都被他們的母親描述為存在睡眠問題。
在嬰兒母親填寫的調查問卷中,她們確實表示睡眠訓練短期內對嬰兒有益,但並不是所有睡眠訓練均有效,對於使用控制哭泣方法,84%家長表示該方法有效;對於使用“露營方法”,49%家長表示該方法有效。
對於那些發現某種形式睡眠訓練有效的人群而言,對嬰兒產生的效果不一定持久。睡眠干預兩個月之後,也就是嬰兒10個月的時候,56%接受過睡眠訓練的母親和68%未接受過睡眠訓練的母親表示,她們的嬰兒仍然存在睡眠問題;當嬰兒12個月的時候,39%接受過睡眠訓練的母親和55%未接受過睡眠訓練的母親表示,她們的嬰兒仍然存在睡眠問題。
這並不意味著睡眠訓練對每個嬰兒都是有效的,對於那些確實發現睡眠訓練有效的家庭來講,為了使睡眠效果持續,經常需要重複訓練,這也獲得了其他研究的支持——加拿大一份調查問卷顯示,平均而言,父母在嬰兒1歲的時候試圖控制哭泣的次數在2-5次之間。
澳大利亞的一項長期研究報告顯示,父母描述的任何睡眠訓練產生的睡眠改善,在孩子兩歲時就消失了。
哈里特·希斯科克(Harriet Hiscock)稱,我們發現孩子6歲時,他們的睡眠和行為已趨於正常。
研究人員表示,當孩子成長至6歲的時候,接受過睡眠訓練和未接受過睡眠訓練的孩子之間沒有差別,無論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方面,包括他們的睡眠模式、行為、依賴父母程度或者皮質醇水平。
該項研究報告作者之一、澳大利亞國家衛生和醫學研究委員會哈麗雅特·西斯科克(Harriet Hiscock)說:“我們發現,當孩子長大之後,是否接受過睡眠訓練,對孩子的睡眠和行為沒有影響,父母也不再對孩子嚴厲、虐待或者疏遠。”
与此同时,这项研究发现睡眠训练可以在短期内减少一些家庭的睡眠问题,这与之前诸多研究的结果相符。2006年,一项针对52项研究的权威评论报告指出,接受干预性睡眠训练的儿童中,80%以上表现了临床显著改善,并持续3-6个月。
喬迪·明奈爾(Jodi minell)稱,我不認為經過睡眠訓練的嬰兒夜晚醒來的次數會減少,我並不總是指望他們會在客觀條件下睡得更久。
睡眠研究員喬迪·明奈爾(Jodi minell)是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睡眠中心副主任,也是嬰兒睡眠訓練的支持者,她指出,睡眠訓練的主要目標不是讓嬰兒不醒,或者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睡眠,而是教會他們自己獨自睡覺,不要打擾他們的父母睡眠。
她說:“所有的嬰兒經常會在夜晚醒來,我們關注的是從小能否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能力。我並不認為嬰兒醒來的次數會減少,我並不總是指望他們會在客觀衡量標準下睡得更久。”
嬰兒頻繁夜間醒來,對於父母而言很辛苦,但這對保持嬰兒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隨著人類不斷進化,嬰兒已具有為了獲得營養、照顧和自身保護而頻繁醒來的能力。
與此同時,即使是作為一項有客觀衡量標準的隨機對照試驗,睡眠訓練研究也存在其他挑戰,例如:有部分證據表明,試驗參與者可能會感到更大的壓力,要求他們進行睡眠干預。加拿大調查問卷顯示,僅有14%的父母表示控制哭泣法消除了整夜的失眠,但接近50%的父母則表示該方法根本沒有減少失眠。
杜倫大學人類學教授海倫·鮑爾(Helen Ball)說:“存在這種差異是有道理的,尤其是考慮到其中許多試驗都是由睡眠診所或者其他研究人員進行的,我總是懷疑這些研究得出的結論數據是否適用於現實生活?”
安慰還是施壓?
如果接受睡眠訓練的嬰兒仍然頻繁地夜間醒來,只是沒有哭泣或者“發出信號”,這就指向了關於睡眠訓練核心的另一場爭辯。當嬰兒醒來的時候,他們真的學會從壓力狀態中讓自己平靜下來了嗎?或者他們僅是醒來時感覺壓力很大,需要家人照顧,但只是知道如何他們哭泣,也沒有人會回應嗎?
許多睡眠訓練師堅信嬰兒會從壓力狀態中讓自己平靜下來,霍爾是一位兒科睡眠研究員,她使用活動記錄儀對235個加拿大家庭進行了研究分析,她說:“不要低估嬰兒的自我調節能力,父母可以通過提供嬰兒自我調節的機會,讓他們逐漸學會自己獨立適應環境。”
事實上,很難客觀地衡量嬰兒是真的在自我安慰,還是僅是放棄了求助。一種方法是測量皮質醇,皮質醇經常被稱為壓力荷爾蒙,但除了受壓力影響,皮質醇還會隨著其他因素變化而升高或者降低,測量結果也缺乏結論性依據。就連“睡眠自我安慰”一詞的歷史緣由也令人感到困惑,該詞是由睡眠研究員托馬斯·安德斯(Thomas Anders)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通常是指嬰兒能夠自已調節進入睡眠的意思,然而,對於安德斯來說,一個自我安慰的嬰兒僅是一個在沒有父母干預的情況下讓自己重新入睡的孩子,由於年齡太小,他無法量化自己的壓力水平。
不同的性格
還有一個更複雜的因素:嬰兒的個性在多大程度上決定他們是否獨立入睡,或者睡眠訓練是否成功有效。例如:研究發現父母越積極幫助嬰兒入睡,他們學會獨立睡覺的時間就越長,這通常被解釋為家長必須讓寶寶獨立,訓練他們獨立進入睡眠狀態。但這都是一些觀察性研究,事實上需要安撫才能入睡的嬰兒,其父母的反應都是在安撫他們。
其他研究也發現,脾氣不好的嬰兒睡眠質量也較差,一項縱向研究發現,如果嬰兒睡眠不好,他們的父母更有可能幫助他們盡快入睡,甚至在他們蹣跚學步的時候。研究人員稱,相關研究表明,早期存在睡眠問題比父母干預行為更能預測未來的睡眠障礙。
同時,最近的研究還發現,性格更敏感的孩子對環境的反應更加強烈,例如:更容易受到壓力的負面影響。研究人員稱,事實上即使年輕父母暫時離開,一些嬰兒仍能保持冷靜和鎮定,而其他嬰兒則變得很沮喪,這是一種性格特徵跡象,表明有些孩子能更早地學會自我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