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在35年裡減少了95% 2050年夏季恐將無冰
3年前,美國宇航局日前發布了北極冰層的動態變化圖,顯示北極海冰在1984年至2019年間急劇減少,從310萬平方公里減少到11.6萬平方公里,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有專家稱,北極地區整體氣溫的增溫幅度,大約是是全球水平的兩倍,到2050年,北極夏季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極大影響。
那麼北極海冰為什麼會減少呢?除了全球變暖的大趨勢外,中國科學家最近給出了又一大緣由:大氣水汽和能量輸送。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The Cryosphere上。
據中科院之聲報導,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黃海軍課題組研究人員在北極海冰減少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揭示了大氣水汽和能量輸運引起海冰減少的具體物理過程。
大气水汽和能量输送对北极气候起重要作用,向极能量和水汽传输的变化会通过多种机制对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产生显著影响。
多源卫星遥感观测数据表明,2020年7月北极海冰范围(SIE)出现卫星观测以来(1979-)的极小值7.29×106 km2,海冰覆盖显著减少主要发生在欧亚大陆附近的边缘海,包括喀拉海、拉普捷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
基於模式數據和氣象再分析資料,研究人員發現,2020年春季(4-6月份)大量水汽和能量由歐亞大陸通過喀拉海附近進入北極,並在海冰衰退區域匯聚,造成局部區域大氣溫度升高、水汽含量增多,加強了溫室效應,進而導致上述海域向下長波輻射和湍流通量增加,融冰期提前開始。
海冰融化開始後,激發了反照率正反饋機制,促進研究區域海冰覆蓋範圍的進一步減少。
深入分析表明,2020年春季異常高的大氣水汽和能量輸入北極主要由特定的大尺度大氣環流模態控制,此外,氣旋活動對大氣水汽和能量輸送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總體而言,2020年春季觀測到氣旋的典型軌跡與總能量和水汽輸送的路徑十分吻合,研究區域附近更多、更強的氣旋活動可能加強海冰漂移的氣旋異常,有利於裂隙、冰間湖的形成,促進反照率正反饋機制。
該研究對大氣水汽和能量輸送對海冰變化的調控作用和內部機制具有啟示,有助於加深氣候變暖背景下對北極地區大氣-海冰相互作用機制的理解。
2020年春季(4-6月)(a)SLP異常場以及(b)大氣水汽和能量路徑附近氣旋活動的軌跡(細線)及兩個典型軌跡(粗線),紅點表示氣旋生產,黑點表示氣旋消亡(Liang et al.,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