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在太空中死亡,該怎麼處理?
目前,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等商業航天公司現已面向知名人士以及平民提供太空旅行的機會,之前宇航員進入太空之前需要接受嚴格的體能訓練和醫療檢查,太空中自然死亡的風險被認為極低,但對於當前太空旅行的新時代,太空旅客似乎不需要進行醫療檢查,他們只接受較少時間的飛行前訓練即可進入太空。
目前該現像已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隨著不同社會階層的人進入太空,以及未來幾年內人類在月球和更遠的星球建立人類基地的前景,部分科學家提出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有人在太空中死亡,應該如何處理?
依據當前多方共同製訂的國際空間法,各國都有責任批准和監督所有國家空間活動,無論是政府還是私人商業活動,在美國,商業旅遊航天活動需要聯邦航空管理局頒發的發射許可證。
如果某人在商業太空旅行中死亡,就需要確定具體的死亡原因,如果太空旅行參與者的死亡是由於飛船機械故障導致的,將暫停該商業的進一步發射,接受深入調查。如果不是飛船機械故障,則需要考慮商業太空旅行提供商對所有旅客的整體護理責任,並評估提供商是否做好所有的保護措施防止人員死亡。
“不可避免”的太空死亡
目前,太空旅客可能在太空環境中停留少則幾分鐘,多則幾天,雖然他們在太空中的時間並不多,潛在的自然死亡風險很低,但並非不可能。
如果有人在太空中死亡,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將變得更加重要——也更加複雜,未來人類可能會在太空中執行時間更長的任務,甚至會永久定居在外太空環境。
從根本上講,我們需要建立某種調查程序,用於確定人類在外層空間的死亡原因,此前也有過類似的調查機制,例如:2004年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當時該航天飛機在返回地球時解體,7位機組宇航員全部遇難。
但這些都是針對著名事件的專家調查,而且僅涉及到太空飛行,伴隨著太空旅行的機會逐漸增多,無論是意外、疾病還是年齡等因素,在太空或者其他星球上出現人類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
對執行長期太空任務和外星球基地展開正規人員死亡調查程序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能確定有說明死亡人數、死亡原因的明確資料,從而汲取教訓,並建立能查明原由的工作機制。
許多與屍檢和調查有關的程序可以從地球展開進行,目前國際空間法默許已登記航天器的國家對該空間物體和任何人員具有管轄權,但擁有這種管轄權的國家很可能是展開調查和確定處理太空死亡程序的權威方。
雖然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具有一項適合具體解決方案或者任務的協定是非常有必要的,計劃展開的太空任務包括:考慮電力、食物、防輻射和廢物處理等因素,建立一個人類死亡後該如何處理的流程機制,並將這些流程整合到所有太空計劃之中,有效地降低太空創傷性事件的發生。如果有一些國家參與,在執行太空任務之初就達成相關協議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實際情況將非常棘手
處理太空屍體過程中,除了法律層面因素之外,將人類遺體送入太陽系的任務還需要考慮對人類遺體的物理處理,這裡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那就是不同的文化意識形態對待死者的方式是不同的。在短期太空任務中,人類遺體可能會被帶回地球,遺體需要特定條件保存和儲存,從而避免污染倖存的機組成員。
在往返火星的旅程中,太空旅行可能需要持續幾年時間,並且是未來幾十年才會出現的事情,人類遺體可以凍結在寒冷的太空環境中,以減輕航天器承載的重量,並使其更容易儲存運送到地面。但如果我們在外星球建立人類基地,人類屍體可能需要處理,而不是進行儲存。
雖然科幻劇《星際迷航》的粉絲們還記得斯波克的遺體被丟棄在太空的方式,但在現實中不太現實,各國可能都會反對太空漂浮人類遺體,遺體也會成為空間碎片,對近地軌道造成日益嚴重的危害,同時,死者家屬可能希望該遺骸歸還他們。
在外星人類基地處理人類遺體同樣令人擔憂,將人類遺體埋葬在另一顆星球可能會對該星球造成生物污染,火葬也可能造成污染,而且可能會佔用大量自然資源。
毫無疑問,我們遲早會面對太空儲存和處置人類遺體的問題,但環繞太空死亡的倫理問題跨越了人類學、法律和文化的界限,該問題可能會讓人們感到不舒服,但隨著人類成為太空物種,這是我們不可避免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