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泡騰止痛片中的鹽跟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醫生們警告稱,人們應盡量避免服用含有鹽分的溶解性、發泡性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因為一項大型研究的結果顯示,這跟心髒病發作、中風、心力衰竭和死亡的風險明顯增加有關。
當地時間2月24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發表了這項針對近30萬名在英國全科醫生處註冊的患者的研究報告。
鈉是鹽的主要成分之一,經常被用來幫助藥物如撲熱息痛在水中溶解和分解。然而,0.5克的醋氨酚片的泡騰劑和可溶性製劑可以分別含有0.44和0.39克的鈉。如果一個人每六小時服用兩片0.5克的最大日劑量,那麼他們將會分別消耗3.5和3.1克的鈉–這一劑量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天2克的總攝入量。還有一些配方含有極少量的鈉或根本不含鈉。
眾所周知,飲食中過多的鹽是一個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它跟心血管疾病(CVD)和高血壓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然而,沒有不一致的證據表明血壓正常的人也有類似的風險,而進行隨機對照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是不道德的。
由中國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Chao Zeng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分析了英國健康改善網絡的數據,該網絡是一個約1700萬人的全科醫生記錄的電子醫療數據庫。他們研究了4532名被開了含鈉的對乙酰氨基酚的高血壓患者,並將他們跟146,866名被開了不含鈉的對乙酰氨基酚的高血壓患者進行比較。他們還將5351名被開具含鈉對乙酰氨基酚的無高血壓患者跟141,948名被開具不含鈉對乙酰氨基酚的無高血壓患者進行比較。這些病人的年齡為60-90歲,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一年的跟踪調查。
研究人員發現,服用含鈉對乙酰氨基酚的高血壓患者一年後心髒病發作、中風或心力衰竭的風險為5.6%(122例心血管疾病),而服用非含鈉對乙酰氨基酚的患者的風險為4.6%(3051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也更高:一年的風險分別為7.6%(404例死亡)和6.1%(5510例死亡)。
在沒有高血壓的病人中也有類似的風險增加。在服用含鈉撲熱息痛的人中,一年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為4.4%(105例心血管疾病),在服用不含鈉撲熱息痛的人中則為3.7%(2079例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分別為7.3%(517例死亡)和5.9%(5190例死亡)。
Zeng教授曾:“我們還發現,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會隨著含鈉撲熱息痛攝入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有一種含鈉撲熱息痛處方的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了1/4,有五種或更多含鈉撲熱息痛處方的患者的風險增加了近一半。我們在沒有高血壓的人身上也看到了類似的增加。在有和沒有高血壓的病人中,死亡的風險也隨著含鈉撲熱息痛劑量的增加而增加。”
鈉在藥物製劑中廣泛使用,用於增強溶解性和崩解性。2018年,英國每萬人中有170人在使用含鈉藥物,其中女性的比例更高。
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和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的心臟、血管和代謝醫學教授Alta Schutte和喬治研究所執行主任、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臨床流行病學教授Bruce Neal在研究論文的配套社論中寫道,僅在2014年,英國就有4200萬種含乙酰氨基酚的藥物處方,另有2億包在櫃檯出售。“這相當於英國每年售出約6300噸撲熱息痛,法國的數字接近10,000噸。幸運的是,只有一小部分撲熱息痛製劑含有鈉,但隨著’速效’和’發泡’藥物的普及,跟藥物有關的鈉攝入的不利影響看起來將上升而不是下降。”
Zeng教授指出,臨床醫生和病人都應該意識到跟含鈉對乙酰氨基酚有關的風險並避免不必要的攝入,特別是在長期服用藥物的情況下。
Schutte教授和Neal教授則在他們的社論中呼籲採取緊急行動。他們寫道:“證據的重要性使得對含鈉藥物的持續不作為是站不住腳的。泡騰類藥物在普通人群中的廣泛使用以及毫無戒心的消費者可能無意中攝入的巨大劑量的鈉需要採取緊急行動。特別令人擔憂的是,在一些調查中發現,高達94%的泡騰類藥物使用者是使用非處方藥物進行自我治療。立即需要保護消費者免受這些風險。最合理和有效的策略可能是對所有含有大量鈉的藥物進行強制性標籤,在包裝前貼上警告標籤,還應考慮實施信息計劃、提高公眾和從業人員對藥物中隱藏的鈉的認識並教育他們在非必要情況下需要避免使用泡騰劑、分散劑和可溶性藥物。”
該研究的優勢包括規模的龐大以及研究人員觀察了有無高血壓診斷的人。局限性則包括: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只能表明對乙酰氨基酚中的鹽跟心血管疾病和死亡之間存在關聯,而不是鹽導致這些事件;缺乏關於飲食中鹽的攝入量和尿液樣本中鹽的排泄量的數據。研究人員雖然考慮了可能影響結果的因素,但有部分因素可能沒有考慮在內,如遺傳特徵、沒有記錄使用非處方藥乙酰氨基酚的情況、病人可能沒有堅持服用醫生開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