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疊紀古龍化石彌補了鱷魚進化過程中的缺失環節
20世紀60年代在坦桑尼亞發掘的一組三疊紀古龍化石已經被正式確認為一個獨立的物種,它代表了鱷魚進化譜系中最早的已知成員之一。來自伯明翰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和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將這種動物命名為Mambawakale ruhuhu。
它是近60年前從坦桑尼亞南部的地質構造Manda Beds挖出的一組化石中最後被研究的一個。
這些遺骸是唯一已知的Mambawakale ruhuhu的例子,其中包括一個部分頭骨、下顎、幾個脊椎骨和一隻手。根據這些,研究小組能夠確定它跟在Manda Beds發現的其他古龍不同的幾個明顯特徵。這些特徵包括一個大的頭骨–長度超過75厘米、一個特別大的鼻孔以及一個明顯狹窄的下顎和上顎前端牙齒大小的強烈變化。
伯明翰大學古生物學教授Richard Butler指出:“Mambawakale ruhuhu應該是一個大型和可怕的捕食者,它在約2.4億年前橫行坦桑尼亞。它大概有5米長,是我們知道的這個時期最大的食肉動物之一。我們的分析確定Mambawakale是已知最古老的古龍之一,也是最終演變成現代鱷魚的一個早期成員。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發現,因為識別這種動物有助於我們理解古龍的快速早期多樣化並使我們能夠為現代鱷魚的進化故事增加一個環節。”
這項研究發表在《Society Open Science》上,它為包括古生物學家Alan Charig在內的科學家在1963年進行的雄心勃勃的化石考察畫上了最後的句號。雖然那次探險帶回的大部分發現現在已經被正式描述和編目,但Mambawakale ruhuhu直到現在仍未發表。
在命名該標本時,研究小組試圖承認坦桑尼亞人對1963年探險隊的成功所作出的貢獻,而這一點以前很少被承認。另外,所選擇的名字來自坦桑尼亞的本土語言之一–斯瓦希里語。Mambawakale的意思是古老的鱷魚,ruhuhu指的是Ruhuhu盆地,即化石被挖掘出來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