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hrome八年來首次換Logo 能看明白算我輸
高亮警報,這可能是一篇極其費眼睛的文章。最近,谷歌宣布其Chrome Logo迎來了8年來的第一次設計更新。當這個新Logo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時候,全世界用戶突然傻眼了。先給大家看看新舊Logo的對比圖:
第一眼看出什麼區別了嗎?不少網友都在吐槽: 谷歌Chrome的這次Logo更新簡直是一場大家來找茬,找到算谷歌輸的“遊戲”。
如果你看出來了,那我們加大難度,把2011年、2014年和2022年最新的Logo放一起比較,看下這個設計團隊過去11年的工作成績:
看完只能說,這個團隊的設計師工作有點……容易……
這一波操作也著實讓網友坐不住了。在網上的吐槽簡直讓人笑Cry。
非常多網友表示,這倆Logo盯到瞎也沒看出區別。甚至有人在網上放上了這樣一個表情包。
Chrome:我們更新了Logo!
我:???
網友Ed直接指出:如果你不說,人們不可能發現這個變化。所以這有什麼意義呢?到底這背後有什麼值得人們感嘆“哇塞,谷歌更好了?”的設計元素呢?
有網友甚至表示,這設計師也太懶了吧!
“2008年那個最好。這看著就像設計師拿著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當藉口,越來越偷懶!”同時,他也表示,大眾想要的是特點,不是科技公司Logo的高度類似!
網友Rachel Humphrey表示,這看著一點也不穀歌,倒是看起來相當微軟。
甚至有網友尖銳吐槽:“管這種將Logo每隔幾年稍微簡化一點的設計叫進步是什麼鬼?如果你去掉偏見看看過去上一版本的Logo,就會發現新的更差勁了,同時缺乏特點。請重新考慮這次更新!”
最狠的是,Twitter上的網友都在瘋傳一張搞笑的2027年新Chrome Logo——要簡單就簡單到底!不得不說,這頗有點靈魂小畫手上線的意思。
如果把過去幾年的設計都串聯在一起看,谷歌設計師更改Logo的精髓就一下子躍然紙上!
簡單來說,在普通人看來,谷歌就是每過幾年就稍微把設計簡化一點。這不禁讓人們想起來,曾經谷歌換Logo時也走過同樣的套路(比Chrome這次還費眼睛,歡迎評論區告訴我們哪裡有變化)。
雖然覺得新Chrome Logo匪夷所思的用戶霸占了整個美國社交媒體,但是設計師卻出頭表示——我們這次是做了很多工作的,你看,這兒這兒這兒這兒都不一樣,充滿巧思!
設計師自述巧思
當人們紛紛在網上玩“大家來找茬”的時候,谷歌Chrome這次Logo背後設計團隊的一位設計師Elvin Hu站出來在Twitter上洋洋灑灑寫了非常多關於這次設計的巧思:
首先,新的Logo中去掉了紅、黃、綠三色之間邊界的陰影,讓整個設計從相對3D的圖形變成了一個平面圖形。
此外,相對比過去顏色稍微(注意是稍微)顯得渾濁,新的Logo顏色更加純粹和鮮豔。同時,Elvin表示,設計師們有調整三個顏色的比例,從而追求更加現代風的設計。
Elvin稱,谷歌的設計團隊發現將特定的綠色和紅色並排放在一起會讓人感到視覺不適,所以新圖標有了非常微妙的漸變,讓人們能夠從視覺上感到舒服。
最後,Chrome的新Logo在不同的系統上會有不同的設計。例如,在ChromeOS上,Logo看起來顏色會更豐富一些。而在MacOS上,Logo會有一點小陰影,讓其擁有“彈出”的效果。而在Windows 10和11上,新Logo的漸變效果會更加明顯,從而和其他Windows上的Logo風格達到統一。
目前,Chrome的開發者版本(Chrome Canary)用戶已經可以看到新Logo。而普通用戶可能還需要等上一段時間。
總之,不少人都已經開始懷念2008年那個讓人記憶猶新的,充滿特色的,還沒有被扁平化、2D化處理的3D球形 Logo了!
矽谷Logo進化史——擬物、扁平兩大翻車門派
實際上,被網友質疑的絕對不只是谷歌和其旗下Chrome的Logo更新。在美國的科技圈,翻車的Logo可以說隨便整理就是一大車。
最近一次翻車事故就來自亞馬遜。當時這款突然一夜之間上新的Logo,先是撞臉希特勒,後來為了補救,愣是用一個翻起來的貼紙逼瘋了一大眾強迫症。
不過後來的事情我們也都知道了——人們漸漸也就看習慣了這個新的設計,甚至已經忘記了曾經那個有點複雜,有著完整Amazon字樣的Logo。
而亞馬遜的Logo變化,其實也是順應了拋棄擬物派,逐漸簡化、扁平化的潮流。
另一家曾經被罵上全球社交媒體熱搜的Logo就是2016年Uber的那次更新。其問題和今天的Chrome Logo更新有點類似(雖然還是好了一大截),就是新舊差異極小。而其中設計師的思路,也大概就是簡化它的一些特點,讓其變得越扁平越好。
在當時和Uber更換Logo的主設計師Shalin Amin溝通的過程中,他在Uber總部向矽星人展示了整個設計思路和過程。據他表示,這個新Logo是55人組成的設計團隊歷時8個月設計出來的成果。同時,他也向矽星人獨家展示了整個設計過程中被否掉的Logo(你能看出第一排四個有什麼區別嗎?)
關於當時那個被群嘲的App Logo,他是這樣解釋的:
“App圖標的核心方塊是比特(Bit),代表科技,象徵著Uber是靠技術起家的。比特是計算機專業術語,二進制數數係中,每個0和1就是一個位(Bit),是數據存儲的最小單位。”而圍繞著比特的外部形狀,象徵著被我們的技術所推動的”原子“,也就是現實世界。用Shalin的話來解釋,這就是有血有肉的當地乘客和司機,正是這種與城市中的人息息相關,紮根在現實社會中的Uber才是可以持續發展的Uber。
顯然,後期普通用戶們並沒有理解這樣的深意。那這樣只有設計師激情彭拜,卻絲毫得不到用戶認同感的Logo,到底是一個好設計還是一個設計師團隊的自嗨?
走向簡化、拋棄特色的Logo還有很多。
例如雅虎就從那種零碎元素特別多的設計逐步轉換到了扁平化的設計。
回看谷歌1997年的第一款Logo,很難想像,你竟然是這樣活潑的谷歌!
諾基亞早期的Logo更是相當擬物化,後來逐漸轉化成一個簡單的字母Logo。
微軟1975年的Logo更是看得讓人頭暈。
雖然早期極其複雜的Logo被簡化很容易被用戶接受,但伴隨著Logo變得已經很簡約,卻要追求更加簡約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和設計師開始懷念曾經復雜、多變和充滿品牌特色的擬物化設計。越來越多關於復古、擬物Logo設計的討論正在蔓延在社交網絡上。
“公眾想要的是有特點的設計,而不是都搞成一樣的設計。”網友Julia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