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道盡頭是骨科”引熱議專家科普:冰雪運動千萬注意熱身、循序漸進
北京冬奧會正精彩上演,在欣賞運動員風采的同時,一股滑雪、滑冰熱潮也悄然刮起。不過,冰雪運動多數有一定學習門檻,剛入門的話,出現摔跤就是“家常便飯”了。這也難怪有骨科醫生感嘆調侃,“雪道盡頭是骨科”。對此,浙大二院在微博科普,雪道盡頭是骨科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不無道理。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戴雪松主任醫師解釋道,“冰雪運動確實是比較容易造成韌帶、肌腱損傷的,且往往出現在突然的變向、單腿落地不穩或者衝撞等動作時,此時韌帶或者半月板的力學承受能力的極限被突破,於是發生了撕裂。”
在門診中,戴醫生每年接診因為滑雪而受傷的患者起碼有十幾例,年齡普遍在20—40歲之間。戴雪松主任醫師提醒,任何運動都要充分熱身,科學鍛煉,循序漸進。
專家最後補充,滑雪是一項對專業技術要求比較高的運動,受傷了不疼,不代表沒事,一旦受傷要及時就醫,找到運動醫學專科醫生,接受相應的影像學檢查如磁共振等,不要貽誤治療時機。
另外,說到滑雪受傷,2013年七屆F1車手總冠軍、德國賽車名將舒馬赫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區滑雪時發生事故,頭部撞到岩石,嚴重受創,陷入昏迷,到現在仍然沒有完全康復,無法正常交流,為了治療,舒馬赫家人的花費更是天文數字。
最近,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賽奪冠的消息持續刷屏,其最後一跳偏軸轉體1620度不僅難度史無前例,而且觀賞性極高。
但其實,滑雪是一項高危運動,滑雪運動員英姿颯爽的背後,有很高的受傷風險。伴隨著冬奧戴起來的滑雪熱,“雪道盡頭是骨科”這一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
不少網友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因為滑雪受傷骨折的消息,有網友笑稱:“別人是谷愛凌,你是骨愛折”。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丁香園也轉發了一篇2021年關於滑雪受傷分析的文獻。
據了解,該文獻中國崇禮某大型滑雪場人群的損傷情況進行了回顧性分析,並以此來預測2022冬奧會前後人民日益增長的滑雪願望下,同樣快速增長的滑雪損傷救治醫療需求。
研究匯總了兩個雪季的情況,共發生753例損傷,其中167例出現關節和(或)韌帶損傷,147例出現骨折或骨裂,53例患者出現腦顱震盪或內臟損傷。
研究顯示,所有受傷者中,男性佔比均高於女性,且男性更容易發生骨折。根據年齡分層,21~30歲的受傷患者佔比最大。
論文表示,一方面可能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本身就是滑雪運動的主力軍,另一方面可能因為其身體素質較好,更容易追求刺激和冒險。
所以,滑雪雖好玩,但一定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