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腦機植入物允許患者通過思考來高效打字
在 5 月於《自然》雜誌上發表了腦機介面(BCI)的研究進展之後,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們,又在近日的 WE Summit 科學電話會議上分享了完整的報告。 據悉,該校研究團隊開發的這種大腦植入物,能夠讓手部癱瘓的患者通過”思考”來”打字”。 實驗期間,受試者甚至創下了每分鐘 90 個字元的輸入紀錄 —— 較以往的植入物方案有極大的改進。
研究配圖 – 1:嘗試手寫的神經信號表達
以往初級的腦機交互,只能讓患者”腦控”移動數字鍵盤上的游標,才能選擇特定的輸入字元。
但在斯坦福新型腦機介面(BCI)植入物的加持下,未來患者能夠更輕鬆地通過”思考”來高效打字、從而通過文本展開自由的溝通。
研究配圖 – 2:實時神經信號解碼
對於因故失去運動能力的患者來說,腦機介面是他們重建交談與移動體驗的一個極具希望的途徑。
通過這種新型植入物,科學家正試圖通過皮層內 BCI 解碼,來實現基於神經活動的筆跡運動。
研究配圖 – 3:即使縮短每日訓練時間,解碼器性能依然出眾。
據悉,植入物能夠獲取信號並實時轉換為文本。 甚至允許受試者考慮如何手寫一個字母或單詞,以展開更快速的通信。
測試表明,斯坦福 BCI 方案具有高達 94.1% 的原始準確率。 即使離線后,依然具有99%的準確率。 這樣的成績,已經與普通人在智慧機上的輸入速度相當。
研究配圖 – 4:隨著時間的推移,運動解碼也更加容易。
神經科學家兼工程師 Krishna V. Shenoy 在 WE Summit 峰會上表示:通過持續數十年的研究,神經科學家們有望對大腦運動有更深入的了解,有關腦機介面的技術也將變得更加完善。
至於是否有植入物能夠讓視力障礙人士”重見光明”,Shenoy 認為當前研究還只是摸到冰山一角。 而且在臨床推廣之前,我們還得通過更多測試來驗證這項技術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