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假說可能無法解釋量子態塌縮
量子理論認為,一個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但我們只能在這里或那裡觀察到它,因為觀察會導致塌縮,粒子會隨機出現在兩個位置中的一個。但問題是是什麼導致了量子態塌縮?物理學家對此有爭論,他們提出的一種解釋是引力假說。
但根據意大利Gran Sasso國家實驗室的一項研究,引力不太可能是量子塌縮的原因。

引力假說來自1960 年代的Károlyházy Frigyes 和1980 年代Lajos Diósi。其基本思想認為引力場會抗拒粒子的疊加態,當一個粒子既處於這裡又處於那裡,其引力場也會嘗試同時在兩地,但這個場不能長時間忍受這一張力,它塌縮了,而粒子也隨之而去。
牛津的著名數學家彭羅斯(Roger Penrose)支持這一假說,認為它消除了所謂測量導致塌縮的人類中心論,他說塌縮發生在物理學中,而不是因為有人來看它。
對於最新的實驗,彭羅斯表示他在疫情期間設計了一個改進模型,而實驗並沒有真正測試他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