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裁之下:華為手機發貨量罕見下滑IoT增長迅猛
今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正式公佈了華為手機上半年的業績,發貨量1.04億台。對比2019年年上半年的1.18億台,同比下滑11.9%。這也是多年來華為手機發貨量罕見出現同比下滑。不過好消息是,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在PC、平板、智能手錶、可穿戴設備等IoT產品上增長顯著,這也抵消了手機業務的下滑。

手機發貨量罕見下滑IoT增長迅猛
日前,多家第三方機構發布數據稱,今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了三星位居第一。一方面是華為在中國市場取得了迅猛增長,另一方面是三星在歐美、印度等優勢市場遭遇疫情打擊,導致銷量下滑嚴重。
“我們被制裁的情況下,手腳被束縛,雖然是不公平的比賽,但我們仍然取得了全球第一。”余承東說。不過他坦承,在美國連續制裁之下,華為手機全年的發貨量可能會少於2019年的2.4億台。“我們手機業務現在很困難,芯片供應困難,很缺貨。”他說。
今年9月,華為將推出新一代Mate40系列產品,仍搭載麒麟芯片。但美國對華為芯片供應的禁令將於9月15日生效,因此屆時麒麟旗艦芯片將絕版,“華為只涉足了芯片設計,沒有進入重資產的芯片製造。麒麟芯片無法生產了,這是我們非常大的損失。”
幸運的是,今年上半年華為在IoT業務上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績。
根據余承東公佈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華為可穿戴產品中國第一、全球第二,智能手錶中國第一全球第二;今年第二季度華為平板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筆記本業務中國第二全球同比增長120%,TWS耳機全球同比增長50%。
IoT業務爆發之下,華為消費者業務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558億元,同比增長15.85%。消費者業務整體收入增速仍舊在華為三大支柱業務中處於領先。
除了硬件之外,余承東還特別提到了互聯網服務。蘋果的互聯網服務年收入超過480億美元,是蘋果利潤非常重要的來源,淨利潤率超過60%。而華為在互聯網方面的年收入只有50億美元,“看起來也不小,但這塊的空間非常大。”
需在操作系統、芯片等核心技術上突圍
在麒麟芯片面臨斷供之下,華為已經向聯發科追加了芯片訂單,日前還與高通實現了專利許可的和解。
不過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除華為手機業務面臨的風險。今日余承東也呼籲,要在美國的封殺中突圍,中國企業就要實現基礎技術能力的創新和突破,贏取下一個時代。
他指出,在半導體的製造方面,我們要突破包括EDA的設計,材料、生產製造、工藝、設計能力、封裝封測等。“不管是彎道超車還是半道超車,我們希望在一個新的時代實現領先。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不夠大的決心和不夠大的投入。”
不只是芯片,余承東認為,在智慧全場景時代,中國企業還需要在操作系統、數據庫、雲服務、IoT的標準生態方面構築能力,根深葉茂,讓我們的生態發展。
他援引數據稱,中國在互聯網用戶數、應用創新上領先美國,中國的智能手機、PC、電視等終端上的市場份額均領先美國公司,但在操作系統和生態平台上,美國公司仍然主導著世界。比如穀歌的安卓、微軟的Windows主導著手機和PC的OS生態,谷歌和蘋果也是全球移動互聯網服務的商業規則制定者。
在操作系統和生態平台上,華為也有著自己的解決方案:鴻蒙OS和HMS。
華為此前的智慧屏產品已經搭載鴻蒙OS,余承東透露,今年華為的智能手錶產品也會搭載鴻蒙OS。而未來華為所有的IoT產品,包括PC、平板、甚至手機都可能採用鴻蒙OS。“鴻蒙OS未來會成為全球都可以使用的操作系統。”他說。
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表示,在操作系統領域,華為認為未來模式的引領者應該是用開放對抗封閉、用協同對抗割裂。華為的產業主張是:開放開源,共建OS生態、支持分佈式全場景終端。
在HMS方面,余承東透露,全球集成HMS服務的應用超過8萬個,今年上半年華為終端雲服務月活用戶已超5.2億。“我們每個月、每周和每天生態的體驗都在改進,讓過去只能支持谷歌GMS的,幾個小時就完成對華為HMS的集成。”
“對我們來說,美國的製裁是很痛苦的,但同時又是一個重大的機遇,逼迫我們盡快地產業升級。”余承東認為,中國要把操作系統、生態服務、芯片等整個基礎體系能力構築起來,讓中國企業既不受制於人,又能參與全球的競爭、賺取更多的利潤。
新浪科技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