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環繞銀河系的鳳凰恆星流起源非比尋常
在遙遠的過去某個時候,一團恆星呼嘯著穿過銀河系,銀河系巨大的引力效應將它們撕裂。引力將這個團塊塑造成了一個”大塊的意大利麵條”,裡面全是恆星,不斷地圍繞著我們的母星系流轉。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觀察了這個被稱為”鳳凰”的意大利麵條狀恆星流,表明它的起源非比尋常。
這項研究於週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它研究銀河系中像”鳳凰”這樣的恆星流,被稱為”南方恒星流光譜調查”。該調查使研究團隊能夠集中在鳳凰球狀星團上,它是2016年在2013年至2019年間掃描天空的暗能量調查中發現的。
鳳凰曾經是一個漂亮的、乾淨的球狀星團,由引力支撐在一起,直到它離銀河系太近,被撕裂了。鳳凰現在是一條長長的細流它長27000光年,但直徑只有150光年,所以它是一塊大麵條,之前的球狀星團已經被銀河系完全撕裂了。
劉易斯解釋說,這股恆星流來自一個球狀星團,由10萬顆到幾百萬顆恆星組成的巨大球狀集合,在一個被稱為”恆星光環”的空間區域中圍繞銀河系運行。銀河系中大約有150個這樣的星團,它們為天文學家所熟知。但數十億年前被撕開形成鳳凰流的球狀星團卻很奇特,這股流來自一個根據我們的理解,本不應該存在的星團。
該團隊檢查了鳳凰流內包含的十幾顆明亮紅色巨星的光譜,以了解它們的化學成分,並解讀哪些元素構成它們。科學家所知的球狀星團大多含有比氫和氦重的元素,這增加了它們的”金屬性”。事實上,研究球狀星團的天文學家認為,它們有一個”金屬性底線”,低於這個點就不能形成球狀星團。但”鳳凰”由低金屬性恆星組成,這意味著它起源的星團延伸到了金屬性底線以下,它的化學富集度遠低於所有其他存在的球狀星團。
這表明球狀星團起源於古代,當時宇宙還相當年輕,而現在這種環境已經不復存在。科學家已經捕捉到了鳳凰星團的生命末期,被銀河系的引力碾壓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細細的麵條流。
如果我們能在幾十億年前看一看銀河系的光環,我們就會看到,會有更多像鳳凰這樣的天體,鳳凰是其中最後的同類。最終,鳳凰將消失。永遠存在的引力效應將開始驅散高濃度的恆星,它的由恆星組成的光環將逐漸消失。鳳凰再繞銀河系一圈需要幾億到十億年的時間,所以鳳凰還將在附近徘徊一陣子然後,再經過一兩圈,它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