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QLED/MicroLED:誰才是下一代顯示技術?
說到顯示面板,大家幾乎就會想到LCD和OLED,前者是一項已經相當普及的技術,廣泛應用在各種顯示設備上。後者則是近幾年才逐漸普及的新顯示技術,也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除此之外,還有QLED、MicroLED也被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
那麼OLED、QLED和MicroLED究竟有什麼區別,究竟誰才是下一代的顯示技術?
會燒屏的OLED
OLED又稱有機發光二極管,是指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光材料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子注入和復合導致發光的現象。原理我們不多說,來說說OLED對比傳統的LCD有哪些優勢。
首先是OLED最大的一個優勢,自發光。不同於不發光的液晶,需要依賴於背光,可以自發光的OLED可以將電視厚度做得很薄,LG甚至將OLED電視的厚度做到了嘆為觀止的2.57毫米,最厚的地方也不超過5毫米。而且,因為OLED為像素自發光,所以可以實現對每個像素的開關,實現像素級的分區背光,理論上可以實現無窮大的對比度。
也正是由於其自發光的特性,所以OLED擁有更廣的可視角度,而且功耗相比有背光模組的LCD也更低。同時,OLED的色彩表現也比LCD好上不少,擁有更廣的色域。OLED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特性,就是可以在塑料、樹脂等不同的柔性襯底材料上進行生產,實現軟屏。曲面屏手機和可折疊手機就是利用了OLED的這一特性。
不過OLED也有致命的缺陷,就是OLED所採用的有機材料的老化速度比LCD採用的無機材料更快,而且OLED在長時間顯示某個靜置的畫面,就會留下殘影,這也就是OLED獨有的燒屏現象。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的技術可以緩解燒屏的現象,但是仍不能很好的解決。
活在實驗室裡的QLED
說完OLED,我們再來說說QLED。QLED又稱量子點發光二極管,OLED的優點QLED都有,比如自發光,低響應速度、廣色域等等。當然,QLED的優點是OLED無法比擬的,那就是QLED採用的是無機量子點材料,相比OLED的有機材料壽命更長,不會出現燒屏現象。
不過由於量子點發光二極管的量子點因其容易受熱量和水分影響的缺點,無法採用和OLED一樣的製程,需要研發新的製程。QLED技術剛剛起步沒多久,存在可靠性和效率低、元件壽命不穩定、溶液製程研發困難等製約因素,所以目前QLED還是只存在於實驗室,離商用還有一定的距離。
這是有人會問了,三星不是已經推出了QLED電視了嗎?其實,現在市面上的QLED電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QLED,而是可以看做是LCD電視的升級版,通過在LCD電視的背光前加一層量子點膜,讓電視擁有比傳統LCD電視更好的畫質和色彩表現。
所以,現在市面上的QLED電視是光致發光,需要依賴背光;而真正的QLED是電致發光,可以實現像素自發光。
造價昂貴的MicroLED
MicroLED簡單來說其實和我們在路上看到的LED發光廣告牌差不多,只不過MicroLED把每個小燈珠做到了微米級別。和OLED一樣,MicroLED也是像素級自發光,它將傳統的無機LED陣列微小化,每個尺寸在10微米尺寸的LED像素點均可以被獨立的定址、點亮。
MicroLED 比現有的OLED技術亮度更高、發光效率更好、但功耗更低。但是MicroLED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製造工藝難度大,其中最難的就是“巨量轉移技術”,簡單來說如何把千萬數量級的像素點光源轉移到基板上。
生產難度高、良品率低導致MicroLED價格昂貴,目前的大尺寸MicroLED電視價格都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的。
誰才是下一代顯示技術
那麼OLED、QLED、MicroLED誰才是下一代顯示技術呢?如果從性能方面來說,同樣都是像素自發光而且還不會燒屏,壽命更長的QLED和MicroLED毫無疑問是完胜OLED的。但是如果考慮上各項技術目前的發展情況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QLED還處於實驗室階段,量產遙遙無期;MicroLED良品率低,成本高昂,而且目前也沒有真正的民用產品出來;相比這下,OLED已經能夠實現大規模量產了,雖然價格普遍要比LCD高上不少,但是也在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從現階段看,OLED如果能再進一步降低價格,或許有望取代LCD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但是從長遠來看,OLED也是一項過渡的技術,QLED和MicroLED才是最終形態。不過,就目前的情況,LCD雖然在手機等小屏領域已經開始被OLED取代,但是在電視領域依舊是絕對的大哥。
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其實並不會去過多的糾結用哪種顯示技術,便宜好用才是王道。就算QLED和MicroLED能夠實現商用了,價格下不去的話,也依舊無法撼動LCD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