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沒有證據表明戴口罩者會在其他新冠預防措施上放鬆警惕
據外媒報導,劍橋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的三位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的一篇綜述得出結論,沒有證據表明戴口罩會導致人們不遵守其他衛生措施,比如社交距離和洗手。戴口罩這件事可以說是已經成為目前這場新冠肺炎大流行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
資料圖
儘管全球有100多個國家出台了強制佩戴口罩的政策,但有關這一話題的爭論卻仍舊非常激烈。
在廣泛的強制性口罩禁令中,最基本的擔憂之一就是,它們會給佩戴者灌輸一種虛假的安全感–可能會有一種受到極度保護的錯覺,於是他們洗手的次數可能會減少,或在社交疏遠行為中變得不那麼警惕。甚至是世衛組織(WHO)目前提出的新冠肺炎建議也警告稱,戴口罩可能會引發錯誤的安全感,從而導致佩戴者可能不太遵守諸如保持身體距離、手部衛生等公認的預防措施。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人們真的會在佩戴口罩之後而會放鬆其他的新冠預防措施嗎?根據對當前研究的系統回顧,這個答案是否定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一種預防行為會降低對其他相關行為的堅持。
據了解,新研究首先調查了一種被稱為風險補償的常見心理學理論的基礎。這個觀點認為人們傾向於增加跟得到推行的安全措施相關的危險行為。
從公共健康的角度來看,在實施新安全措施時,風險補償肯定是需要考慮的。然而,這項新研究調查的數個主要公共衛生干預措施的歷史顯示,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情況導致了引發更壞結果的補償行為的發生。
另外,對有關口罩佩戴和呼吸道病毒傳播的影響的諸多研究中沒有一項顯示戴口罩會降低洗手頻率的證據。事實上,研究人員注意到,兩項特別的實驗研究發現,戴口罩的人自我報告的洗手率更高。
新研究的三位研究人員在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不排除對某些人來說,從事一種行為可能會影響其他行為從而減弱其有益影響的可能性。但基於我們在這裡回顧的證據,任何減弱都不可能足以抵消甚至逆轉這些有益的影響並導致對人群的更壞結果。”
最後,這項新研究宣稱,風險補償的概念對公眾健康的威脅更大。這一長期持有的觀點沒有任何證據支持,但它似乎不斷出現的理由是為了推動公共衛生和安全乾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