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突破千億市值,寒武紀憑什麼?
寒武紀已經一掃先前的“陰霾”。7月初,寒武紀在科創板的發行價確定為64.39元/股(人民幣,下同),募資金額預計為25.82億元,低於招股書中披露的28.01億元金額、市值280億。而與寒武紀同期一起在科創板IPO的中芯國際,無論是募資規模,還是超額認購均超出了預期。
就在大家認為寒武紀上市時機不利,市場表現反響平平時,7 月20 日,寒武紀迎來了“高光”時刻。寒武紀正式登陸科創板後,其股價大漲234.24%,市值破千億。截至當日中午,其股價依然在小幅度攀升,徘徊在215.9 元左右。
寒武紀自今年3月26日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後,一直備受業界關注。從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到經歷第一次、第二次問詢,順利過會、上市,寒武紀僅用了45天。一方面,寒武紀是國內為數不多的AI芯片明星創業企業,在AI第三次浪潮興起、芯片自主的時代背景下誕生,恰逢其時;另一方面,寒武紀正式“出道”便頭頂華為的光環,並且,團隊核心骨幹來自中科院,可謂是含著金湯匙出生。
2019 年起,寒武紀開始轉型,一邊,試圖擺脫對大客戶華為的依賴,一邊,加大研發力度,向雲端、邊緣端佈局。但寒武紀能否轉型成功,迎來真正意義上的“蛻變”,支撐起當前的千億估值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從終端轉戰雲端
寒武紀由陳雲霽、陳天石兩兄弟於2016 年3 月,在北京中關村註冊創立。哥哥陳雲霽、弟弟陳天石求學軌跡高度重合,均以中科大少年班為起點,開啟碩士、博士的科研之路,畢業後留在中科院龍芯課題組,繼續從事科研工作。
而最早提出將AI 與通用芯片結合想法的是弟弟陳天石。2012 年,二人的神經網絡芯片處理器項目開啟,兩年後,深度學習處理器相關論文獲得國際會議學術大獎。2015 年,寒武紀芯片成功流片。從項目啟動,到寒武紀流片,一路走得非常順利。
寒武紀創始人兼CEO 陳天石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主論壇上|寒武紀官網
而此時,華為正秘密籌備新一代智能終端芯片,與寒武紀展開合作,順理成章。後續,華為麒麟970、麒麟980 均採用了寒武紀的NPU 解決方案。
據此前寒武紀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2017 年至2018 年間,寒武紀的主要營收來自於IP 授權業務,即與華為在終端智能處理器IP 之間的授權合作,且產品主要是1A 和1H 兩款產品。兩年間,該項業務佔比均達到了99% 左右。
但是,到了2019 年,寒武紀的IP 授權業務營收出現大幅度“縮水”,從之前的99%,一路跌到15.49%。原因是,寒武紀的大客戶華為開始自研AI 芯片,包攬雲管端每個層面。這意味著,寒武紀不僅失去了最大的客戶、主要的營收來源,還將與之前的大客戶在相同的市場展開激烈的競爭。
而2019 年也是寒武紀轉型的關鍵一年,寒武紀正式雲邊端一體化發展。2018 年,寒武紀發布思元100(MLU100)芯片以及雲端智能加速卡後,2019 年,寒武紀的步伐明顯加快了,連推思元270(MLU270)、思元290(MLU290)兩款芯片,以及思元220(MLU220)芯片及邊緣智能加速卡,還進一步推出適用於所有芯片和處理器產品的軟件開發平台Cambricon Neuware。終端智能處理器IP 的重要性斷崖式下滑,雲、邊緣、軟件成為寒武紀的主攻方向。
寒武紀的“求生欲”強烈,在極短的周期內完成了雲邊端的一體化佈局。
但是,寒武紀依然沒有擺脫客戶高度集中的業務“陷阱”。
寒武紀招股書顯示,與珠海橫琴新區相關聯的業務營收佔比高達61%。此外,2019 年既是寒武紀營收最多的一年,也是虧損最深的一年。業務轉型和不斷加大的研發投入是,寒武紀營收增長抵不過業務虧損的主要原因。
同時,與同期上市的中芯國際相比,寒武紀年年虧損,且所處賽道更加複雜。
雲端是寒武紀的未來嗎?
“寒武紀已經失去了大客戶華為,之後的營收會怎樣還沒有明確方向。另外,寒武紀是芯片設計行業,而中芯國際屬於芯片代工,寒武紀與中芯國際在重疊的窗口募資。且寒武紀是第一個以不盈利方式上市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募集資金的表現。”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極客公園(ID:geekpark)說。
因而,寒武紀市值突破千億隻是暫時性的,其千億市值是否可持續,則取決於新業務的發展空間。
寒武紀所處的賽道與X86 CPU 為核心的通用計算集群不同,寒武紀主要是以AI 人工智能為核心,主要解決AI 方面的計算需求,且在AI 之外不能替代X86 CPU。
寒武紀思元270(MLU270)芯片及雲端智能加速卡|寒武紀官網
此外,寒武紀的賽道競爭極為激烈,既有來自巨頭的傾軋,又有來自類似創業公司的同質化比拼。“寒武紀所處的賽道的確是一個巨頭玩的賽道,投入巨大,非常艱難。”芯謀研究徐可也這樣認為。
寒武紀在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主要包括GPU 領域的英偉達,以及亞馬遜AWS、谷歌TPU、阿里巴巴含光800、華為Ascend 910、Ascend 910 等雲計算巨頭,還有騰訊連投三輪的AI 芯片創業公司燧原科技。
英偉達佔據了全球大部分AI 雲端芯片市場,其在AI 芯片領域軟件+硬件的“寡頭”優勢明顯。寒武紀與亞馬遜AWS Inferentia、阿里巴巴含光800、華為Ascend 910、Ascend 910 等雲巨頭的芯片同屬於一個類型,即ASIC 芯片。
目前,雲巨頭紛紛自研AI芯片尋求AI芯片更高的“話語權”,擺脫對英偉達、英特爾的依賴。在雲巨頭試圖自給自足的大趨勢下,寒武紀很難將同類型AI芯片售賣給雲巨頭。相反,第三方獨立中小型雲計算企業,以及政府部門AI芯片國產化替代或許是寒武紀的主要市場。
不久前,青雲與寒武紀就拓展邊緣計算、AI、IoT 達成合作,助青雲打造“雲+邊+芯”一體的智能平台。此外,寒武紀為珠海市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商務局提供了智能加速卡產品。
寒武紀在回复上交所問詢時提及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業務的可持續性,“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公司將面向重點城市數據中心、科研院所和行業客戶推廣已經建成的智能計算集群系統示範項目。公司雲、邊、端三條產品線佈局完整,業務的開展和持續經營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綜上,公司不存在營業收入不可持續的問題。”
公司的回複印證了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業務的面向客戶,以及未來押注云邊端產品線。
芯謀研究徐可也表示,寒武紀如有優勢,主要體現在相較於巨頭更加專注,另外,雲端AI 芯片國產替代的需求很大。
當然,寒武紀的劣勢也比較明顯,研發人員680 人,三年研發資金累計1.16 億美元,不足英偉達等芯片巨頭的一個零頭。同時,當前寒武紀高達千億的估值,也讓未來想收編其的巨頭望而生畏。
寒武紀陳天石曾說過,雲端芯片是寒武紀的里程碑,是寒武紀創業征程的新起點。同樣,寒武紀成功上市,市值破千億也只是故事的開始,當資本的狂熱褪去,寒武紀如何在這個擁擠的賽道堅持下去,才是急需要破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