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爆雷五年回顧P2P的作死之路
連續爆雷五年後,依然有人還在被P2P收割。近日“愛錢進”爆雷,受害人共計37萬,被騙的金額達到了230億,目前已經被警方立案調查。與此同時,爆雷炸傷的還有愛錢進前代言人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和幸福體驗官乒乓球冠軍劉國樑。
無獨有偶,杭州第一大P2P 微貸網也繼愛錢進後被宣布立案偵查。到2020 年2 月為止,微貸網的累計借貸金額大概是2986.63 億,而藉貸餘額還有85.83 億。
頭部企業的雷聲打響,讓更多投資人的心揪了起來。
7月11日,在網利寶爆雷被立案偵查一年多後,受害者希望其代言人杜海濤能幫忙要回他們的血汗錢。部分受害者在杜海濤姐姐的直播間留言希望要回血汗錢,杜海濤姐姐直言“受害者活該”,引發網友熱議。
其實P2P爆雷近五年來司空見慣。
由於2014、2015年的瘋狂,P2P 網貸平台自2016 年開始便出現了大面積死亡的局面,許多企業借款也在2017年迎來集中回款期。2017、2018年年隨即出現集體爆雷,大小爆雷潮不斷,侵犯隱私、暴力催收更是屢見不鮮。
2019年,信而富、陸金所更是接連宣布退出P2P;第三方評級網站評為A級的網貸頭部平台團貸網在運營6年後資金鍊斷裂,賬上待還款金額約150億,85後億萬富翁唐軍入獄,64套房產被查;42歲比特易創始人惠軼去世,疑似自殺,曾踩雷P2P、爆倉BTC。
近年來,紅嶺創投、合力貸等多家P2P 網貸平台主動清盤退出;團貸網、e租寶等也被爆非法融資而爆雷。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 年6 月,在最高累計6618 家P2P 網貸平台中,正常運營的僅僅844 家,近90% 的P2P 網貸平台退出或轉型。據IT 桔子新經濟死亡公司數據庫顯示,共120 家P2P 網貸平台(大多於2013-2015 年間上線)被標記“已死亡”。
縱觀P2P 賽道中死亡公司的融資情況,僅僅17% 的公司有明確的融資記錄,而在這17% 的公司中,一半的公司融資停留在B 輪及以前,但不乏有進行到D 輪或戰略融資的P2P 公司卻仍逃不過死亡的結局。2020年的疫情更是讓本不富裕的部分頭部P2P企業雪上加霜。
從2006年萌芽,2013年爆發,2014年危機初顯,2015年之後爆雷頻發。短短十幾年,P2P發展至今,留下一地雞毛。
網貸發展:興衰不過十年間
2005年,英國誕生了一家互聯網平台,名叫ZOPA,主要業務是通過網絡撮合資金出借方與資金需求方。它的出現,將P2P一詞引入了金融行業,在金融領域,P2P被約定俗成為“網絡借貸”,這就是P2P一詞的起源。
網貸其典型的模式為:網絡信貸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貸雙方自由競價,撮合成交。資金借出人獲取利息收益,並承擔風險;資金借入人到期償還本金,網絡信貸公司收取中介服務費。
2007年國內首家P2P網絡借貸平台拍拍貸在上海成立,讓很多敢於嘗試互聯網投資的投資者認識了P2P網絡借貸模式。初入國內,P2P完全借鑒了國外的無抵押無擔保的純線上模式,這種基於互聯網的金融創新,讓人眼前一亮,但純線上中介模式似乎在中國遇到了水土不服的問題。
2009年上線的紅嶺創投,是擔保公司墊付本金的鼻祖,而於一年後上線的人人貸,則藉鑑銀行的風險準備金制度,首創了P2P行業的風險撥備金墊付模式。
這一階段,全國的網絡借貸平台大約發展到20家左右,活躍的平台只有不到10家,截止2011年底月成交金額大約5個億,有效投資人1萬人左右。
2011年是互聯網金融大風吹前1年半,因為競爭還沒激化,也是做P2P比較賺錢的一年。有錢賺也有時間試錯,差不多是這個行業最佳的創業時間。
2012年,陸金所在上海上線,為國內首家擁有銀行背景的P2P平台。同年,團貸網上線,其後成為國內首家註冊資金超億元的股份制互聯網金融平台。下半年開始,國內P2P行業進入爆發期,平台如雨後春筍大量成立,從20家左右迅速增加到240家左右。
2010年到2012年,行業成交額大幅增長23倍,達到230億元。截止2012年底,月成交金額達到30億元,有效投資人在2.5到4萬人之間。
自2013年開始,P2P網貸憑藉互聯網這一工具,以高出銀行理財產品數倍的利率成為民眾熱捧的“小蘋果 ”。
那一年,中國P2P平台快速增長,彼時P2P作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的代表受到鼓勵。人們認為它滿足了缺少投資渠道的中國居民的投資需求,以及能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底,國內平台數量已達800餘家,行業總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貸款存量近270億元,P2P駛入快車道。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3-2015年互金行業迎來史無前例的瘋漲,僅兩年時間企業註冊量暴漲10倍。隨著用戶數增長,P2P行業吸引的VC投資也開始猛漲,軟銀中國、高榕資本、巨人網絡等投資方便是其中之一。
數據顯示,到2015年, 國內VC們對近百家P2P平台投資了130多億元。2016年,P2P公司開始集中上市,趣店、樂信、拍拍貸、信而富、融360等紛紛登陸美股市場。這也成了P2P最後的高光時刻。
其中,成立於2011年的團貸網在上線後的一年中,便獲得了巨人創投1 億元的A 輪融資;此後的幾年內陸續獲得來自九鼎投資、民生資本等投資方的三輪投資,共計23.75 億。成立於2014 年7 月的宜貸網也是於同年11 月便獲得軟銀中國的6000 萬A 輪融資,在此後的一年中又獲得了軟銀中國的B 輪投資。
知名投資機構的進入對被投企業進行了背書,讓更多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堅信了P2P風口已來。出身名校、來自知名金融機構和投行、從監管機構“下海”的一大批創業者前仆後繼踏入這個行業。
行業的爆發也為後續危機初顯和雷聲不斷做好了準備。
在飛速發展中,這些P2P平台很快不再滿足中介的身份,開始涉及自融、建立資金池等行為,平台爆雷跑路、暴力催收等惡性事件也開始出現。為數眾多的投機倒把者、非法吸存者已經將行業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使P2P在公眾眼中成了“亂象”、“跑路”、“爆雷”的代名詞。
2016年,e租寶用一年半非法集資500多億元,利用註冊空殼公司、設計虛假項目進行虛構融資,從而將獲得的資金轉入關聯公司,用假項目騙取投資人信任而東窗事發。
2018年寶象金融自融而亡(自融是指企業老闆將從P2P 平台融到的資金用於自己或有關聯性的企業中)。爆雷前,寶象金融披露的數據顯示出較高逾期率,但卻沒有能力全部兌付,加速了死亡。
2019 年3 月,團貸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而暴雷,拿過近25 億融資的團貸網登上死亡公司燒錢榜Top10。
曾經風光一時的創業明星陸續成了看守所的常客,老實人的人選擇自殺,滑頭的人選擇跑路躲避,從容的人選擇自首。盲目追逐盛行的P2P 風口,讓眾多投資機構、投資人和創業者對P2P 有著盲目的信心,而這也進一步推動了P2P 的虛假繁榮,虛假繁榮的背後便是爆雷後泡沫消盡的幻影。
廣場上,大樓下,隨處可見拉著橫幅要錢的投資人。P2P繁榮過後,全民掃雷時代開啟,民間盛傳:南京雷完上海雷,上海雷完杭州雷。
看似自嘲,也道出了這些年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窘境。一邊是備案的延遲和政策的不確定性,一邊是越來越集中的“雷潮”,頭條都上累了的互金行業不僅讓參與者心態明顯波動,各種猜測四起也讓行業疲態盡顯。
監管收緊,P2P迎來清盤時代
行業亂象叢生,監管不斷完善。
P2P屬類金融公司,成立之初沒有牌照,沒有准入門檻,賣的是非標金融產品,且一直沒有監管辦法。因為如此,行業蓬勃發展,自然也吸引了不少渾水摸魚者,平台良莠不齊,行業魚龍混雜。2013年10月,P2P行業出現第一波倒閉潮,資金池、自融、拆標、不規範經營等問題集中爆發,監管層隨之關注介入。
2013年下半年,央行、銀監會及各部委對包括P2P在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進行了多次調研,央行也多次在公開場合給P2P行業劃定紅線,高層的關注度持續升溫。
2014年4月21日,中國銀監會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布《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介紹P2P非法集資情況,並表示P2P網絡借貸平台不得突破四條紅線。
劉張君指出,P2P網絡借貸平台作為一種新興金融業態,在鼓勵其創新發展的同時,四條紅線不得突破:一是要明確這個平台的中介性質,二是要明確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三是不得將歸集資金搞資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作為網絡借貸的平台,這四點必須記住。
2015年1月,中國銀監會迎來12年來的首次架構大調整,加大對民營銀行和信託公司的監管力度,並明確將網貸納入監管框架。同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基本法”,P2P行業正式告別“無監管”時代。
該意見指出,P2P網貸為信息中介,主要為藉貸雙方的直接借貸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資信評估等服務,不得提供增信服務。另外,對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平台信息披露方面,也有相應要求。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P2P行業運營平台達2595家,全年問題平台896家,全年成交量9823.04億元,行業貸款餘額4394.61億元,平均借款期限6.81個月,行業投資人數與借款人數分別為586萬人和285萬人,人均投資金額和人均借款金額分別達7.5萬元和15.42萬元。
2013年到2015年,P2P蓬勃發展,但也魚龍混雜,監管層頻繁出牌,細則卻始終沒有落地。也有不少平台“暴雷”,或者打著P2P的幌子坑蒙拐騙。
2016年3月,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組建,由央行條法司牽頭籌建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掛牌,4月獲得國務院批复。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後屬於央行下面的一級協會,與支付清算協會同屬一級,旨在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進行自律管理。這意味著,針對互聯網金融的“國家級”行業協會正式成立。不久後,國務院聯合14個部委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有關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為期一年。其中,P2P的整治工作由證監會,各地監管局及金融辦負責統籌執行。
2018年銀保監會將P2P納入監管的範疇當中,銀保監會監督管理人員配置正式發布,P2P平台至此開始被監管。業內也隨即掀起爆雷潮。
由於經濟形勢和市場格局的變化,隨著國家逐步出台一系列針對P2P 網貸平台的監管措施,近兩年P2P 行業已大不如前。P2P賽道中的死亡公司遍布多個金融子行業,如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而主要集中在藉貸子行業中。
進入2019年以來,大環境變化異常。2019年銀保監會發布了P2P的整改政策“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對於P2P的合規檢查也拉開帷幕,而監管政策中強調了三點,一、對於已出風險的平台進行嚴厲監管,二、對於逃廢債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三、對於自融的平台給予取締。
行業監管政策相繼出台,政策收緊,問題平台資金鍊斷裂,P2P網貸行業頻頻爆雷,大批投資人血本無歸儼然常態。行業准入門檻低、投資人跟平台信息不對稱、平颱風控不夠嚴格、平台發布大量假標自融、大額借款項目逾期等,是P2P平台接連爆雷的主要原因。
2019年,全國已有九個省市對轄內網貸機構的P2P業務進行清退取締。繼深圳發布了網貸失信人名單後,北京市朝陽互金協會通過對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的調查,也陸續發布了朝陽區內第一批、第二批失聯P2P網貸機構名單,“黑名單”包括錢的N次方、啟利網、速可貸、互聯貸等平台,引發眾人關注。
2019年11月27日,一份關於P2P網貸機構轉型為小貸公司的文件出台,更是在下達最後通牒。在國家監管決定整改清退P2P以來,首先清退“小而美”的平台。
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不期而至,暴漲的貸款逾期率與直線下降的資金端,讓不少仍在堅守網貸的大平台資金流動性出現緊張甚至斷裂。動輒上億的資金缺口,即使平台背景雄厚,股東也不可能隨便墊資解決。
據《棱鏡》不完全統計,2020年1月已經有湖南、重慶、山西等9個省市通報,轄內未有一家P2P平台通過驗收,也意味著P2P行業已經進入清盤倒計時。
為了吸引出借人,P2P平台年化率在10%以上實屬常見。給與出借人的高額預期收益需要靠放貸利息支撐,不斷提高利息成了這類平台的特點,需要用新出借人的來進行支付。
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模式,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需要籌集的資金會越來越龐大。因此,如果沒有做好嚴格的風控把關,泡沫破滅後,大多數P2P平台都會因暴漲的貸款逾期率和巨大的資金缺口面臨爆雷風險。
據企查查上所有註銷/吊銷企業存活時間統計,互聯網金融企業平均存活時間僅19個月。也就是說,你所關注、投資或創辦的互金企業,一年半的時間就面臨倒閉的境況。
隨著P2P的違規越來越明顯,進入2020年開始,網貸清退從未間隔,每天都有P2P平台被查,截止到7月3日共查處了348家,其中多個城市採取全面取締,北上廣雖不能全面清退,但能夠減少P2P的風險,防止P2P高管拿著出借人的錢進行跑路。
P2P監管加嚴,目前全面取締的城市有山西、內蒙古、河南、河北、吉林、甘肅、黑龍江、重慶、山東、大連、湖北、湖南、浙江、遼寧(排名不分先後)等地,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正在減少風險,化解矛盾的產生,監管對於P2P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對獵云網(ilieyun)表示,經過整治,不規範的平台將會被淘汰出局,甚至被依法追責。整體而言,投資人在進行投資時,仍需謹慎。
“投資人要提升自己的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要敢於主張權利。如果遇有網貸平台及相關責任人侵犯自身權益的情況,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對於構成犯罪的情況,要注意留存證據,依法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向監管部門依法進行舉報。”
在P2P瘋狂發展10多年後,這只被吹上風口的豬也許時日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