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網絡直播“隱秘的角落”:超四成App存少兒不宜內容
導讀:南都個人信息保護中心選取了30款視頻、語音類直播App作為測評對象,從隱私政策合規、賬號創建及家長同意、內容建設及審核、特殊技術設計、充值打賞設置五個方面展開,考察被測App是否採取了有效措施保障未成年用戶的網絡權益。
作者/法治週末記者王京仔
原標題:那些未成年人網絡直播“隱秘的角落”
未成年人脫衣直播;8歲男童兩小時打賞主播9.3萬元;14歲全網最小二胎媽媽成網紅主播……
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這些涉及未成年人的網絡新問題頻被曝光。
7月16日,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發布《網絡直播App未成年人保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分析網絡直播行業的現存問題。
普遍無法有效識別未成年人
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測評發現,被測評的30款直播App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程度均處於中等或低下水平。30款App無法有效甄別用戶年齡、無法識別出未成年人並徵得其監護人同意,是App的集中失分點。
30款被測App對未成年人保護程度排名。資料圖
比如,絕大多數App支持手機號或第三方賬號登錄,未成年人可以輕鬆完成賬號創建。一些App要求用戶在註冊時填寫年齡,但當用戶填寫的年齡低於18周歲時,App會自動將年齡調整為18周歲及以上,或是禁止用戶註冊,以規避“平台上有未成年人用戶”的情況。
“如果不能識別未成年用戶,那麼所有針對未成年人的管理和保護措施都無法實行。”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苑寧寧在分析《報告》時指出,最有效的方式可能還是生物識別,比如,人臉識別。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則提出了另一種解決思路:在需要強實名認證時,企業可以跳轉對接具備相應認證能力的服務或者政府數據庫,比如,跳轉至政府統一加密的數據庫,或者調用支付寶、微信等數據接口進行人臉識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的隱私洩露風險。
超四成App存在“少兒不宜”內容
《報告》顯示,46.7%的被測App存在不適宜未成年人接觸的內容,其中尤以軟色情內容最為突出。
以歡樂直播為例,儘管平台稱出現“色情低俗、抽煙喝酒、惡意誘導用戶打賞”等行為的主播將被封停賬號,仍然看到多位女主播穿著低胸裝束進行表演,並做出挑逗性動作。
在小米直播、IS語音、9158美女直播和秀色直播等App內,也均有女主播穿著低胸裝束進行表演,並將鏡頭對準胸部、臀部等部位拍攝特寫。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直播頭部企業會採用機器加人工的方式來審核涉軟色情等違規內容,社區也會形成一種“自淨”生態,當用戶看到不適宜未成年人的內容,會主動在評論區提醒官方賬號介入。此外,企業還會通過人工等方式,對熱度高的內容再次檢視。“只要有這個意願,基本上所有平台、企業都能做得到”。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律師於旭坤認為,在規範直播內容方面,企業應該承擔主體責任。因此,企業有必要建立應急管理措施,當主播發布、散播不良信息或是存在侵害未成年人的嫌疑時,應當及時介入,這既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也是在履行法律責任。
疑似誘導用戶打賞
《報告》還顯示,三成被測App疑似誘導用戶打賞,包括放大打賞圖標、彈窗提示用戶贈送禮物等。
比如,酷狗直播會提示“只需1元即可為主播送出點贊萌臉禮物!”,如果試圖關閉彈窗,還會收到第二次打賞提示;人人直播也在打賞頁面出現“僅需1元即可為本主播送出一個幸運禮物、香吻,更有機會獲得百倍返獎!”的“限時特惠”彈窗。
與之對應的是,四成被測App存在退款機制不通暢的問題,它們或是沒有提供退款機制,或是客服長時間未給出明確回复。IS語音客服更是明確表示,用戶刷出去的禮物“無法返還”。
事實上,即便有退款渠道,也可能面臨難以提供派出所證明或未成年人行為監控等舉證材料的問題。例如,YY手游語音客服表示,用戶須提供視頻監控等證據,以證明充值打賞行為由未成年人進行。
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建議,直播平台提高充值打賞門檻,比如,必須進行實名認證,才可充值打賞;同時,可考慮限制單次充值、打賞金額,並在充值打賞頁面設置針對未成年人的“強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