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曝光毛巾黑暗面:舊襪子舊內衣竟是生產原料
央視財經“3·15”晚會上,對毛巾市場的亂象進行了曝光。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然而記者走訪了高陽,卻了解到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當地企業的生產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毛巾可以保證檢查合格,而另一種毛巾則會用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有從業者曝出了其中的隱秘:“正規的棉花一噸16000多元,14支紗線的下腳料多便宜,但脫毛率沒一個達標的。”
那麼,這種紗線用的是什麼原料、如何生產出來的呢?
在高陽縣辛留佐村,記者找到了一家專門生產毛巾紗的企業,記者看到,工廠生產車間有一個配料池,池子裡是用來紡毛巾紗的原料,有的上面還沾染著綠色的污漬,有刺鼻的味道,裡面的雜質清晰可見。負責人馮經理告訴記者,這些原料大部分是再生棉。業內所說的再生棉,指的是一些紡織廠的各種下腳料、碎布片、線頭等經過再梳理、再開花,就成了再生棉或者叫回收棉,這種棉花比新的棉花便宜近一倍。高陽及周邊多家為毛巾廠生產紗線的企業,每家產量少則一百噸,多則數百噸,那麼,這些再生棉,又是如何加工而成的呢?
在河北邯鄲南井寨村,這裡生產再生棉的原料讓人震驚。廠子裡的舊衣服堆積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在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後,經過機器絞碎、幾道開花程序,舊衣服重新變成了棉花,同時,產品包裝上,依然沒有任何警示標誌。
這些下腳料、甚至舊衣服加工的再生棉,沒有標註任何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到紗線廠做成了紗線,紗線上同樣也不標註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給了毛巾廠,最終做成毛巾。而對於原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各環節的從業者都心知肚明。“這種不合格的毛巾,貼著符合國標的標籤,通過中小超市、批發市場、電商等銷往全國各地。”一位紡織品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這種達不到檢測標準的毛巾,他們一年的銷售額大概能賣到五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