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點名嗨學網騙錢銷售狂言“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生活中,不少人都想利用回爐重造或考證鍍金的機會,讓人生有多一種可能。一些培訓機構打著教育的招牌,卻趁機乾著令人不恥的勾當。2019 年初,成都的潘女士就被一家線上培訓機構的廣告所吸引。其聲稱只要通過培訓,就能穩拿國家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證,然後每年都能獲得一筆8 萬到10 萬的挂靠費。
貴州的小維看到這裡,也沒抵禦住這類廣告的誘惑。她果斷花了5998 元購買了類似的網絡課程。
可結果,二人的如意算盤都落入了機構設計好的銷售圈套。直到報名繳費之後,她們才得知自己壓根沒有考試資格,而且退費也成了難題。對外,其號稱是遠程網絡職業教育 “領跑者”。可是學員一旦交錢報名,就陷入了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
一年後,遲來的央視315 晚會揭穿了培訓機構嗨學網銷售和售後為了收錢斂財,沆瀣一氣,用盡招數來欺瞞和對付消費者。昨日晚間,嗨學網回應稱,已成立特別工作組,目前正在對相關事件展開調查,對涉事子公司進行停業整頓。截至目前,官網電話無人接聽,嗨學網法人電話已經設置了呼入限制。
交錢容易退錢難
眼下,所有的在線教培機構都要解決獲客和轉化的問題。為了招攬更多的學員,嗨學網在廣告文案上下足了功夫。例如“每天30 分鐘就能挑戰20 萬年薪”,一般人看到這麼誘人的廣告,很難不為之所動。
廣告是為了獲客,銷售則負責訂單轉化。在嗨學網旗艦銷售團隊,主管號召他們可以承諾100% 保障報名,100% 保障成功率,100% 兼職挂靠大口徑走起。這是銷售為了簽單,做出的虛假承諾。
有銷售還對學員大放厥詞:“沒關係,反正我們公司這麼大,什麼都可以幫你搞定,什麼大風大浪我們沒見過。”
不少學員就是因為銷售的各種事前承諾。例如沒有報考資質沒關係,他們可以提供代報名的服務,以便讓學員順利繳費。後知後覺的潘女士也是在中國人事考試網查詢後,才發現自己沒達到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的報考門檻。彼時,潘女士已經繳納了4498 元的培訓費。
雖然嗨學網的銷售期間一直保證代報機構絕對靠譜,但潘女士的報名信息一直沒有通過。直到考試日期臨近,潘女士不得不要求嗨學網全額退款。
同樣不具備報考資質的小維也被銷售忽悠得不輕,她比潘女士的報名費還貴1500 元。她們表示,聯繫嗨學退款,工作人員要么是互相踢皮球,要么直接拒絕退款。
直到2020 年1 月,潘女士帶著記者前往嗨學成都分中心,客戶投訴部門仔細看了其提供的嗨學網銷售的聊天記錄後,才承認銷售存在違規。不過,雖然承認嗨學網銷售存在問題,但負責人卻不同意全額退款。雙方僵持中,負責人還直言自己處理上千起合同,對於銷售的各種承諾見怪不怪。」
最後,在潘女士的一再堅持下,對方勉強同意全額退款,但條件是必須簽署一份和解協議,並要求潘女士不得在任何公開或者私下場合對此事的處理過程和結果進行宣傳和討論。此外,這名負責人還要求潘女士刪除一些證據材料,面對如此苛刻的要求,潘女士無法接受,拒絕了退費條件。
銷售路子野套路深
在任何情況下,機構都不願意留下把柄或證據。嗨學網一方面要求銷售特別注意溝通方式,尤其不能把代報名的話術通過公司官方系統留下證據。另一方面,在入職培訓時,培訓師特別告誡新員工,在付款時不要引導學員查看協議的具體內容。
一些學員透露,在報名之前嗨學網的銷售會給出各種承諾,例如保過班會承諾100% 退費,可當學員按照對方的承諾要求退費時,投訴部門則會無一例外地拿出開學網服務協議當作擋箭牌,表示口頭承諾無效,以協議為準。
嗨學網客訴部門還特別告訴小維,學員在激活課程時,訂單下方有一個嗨學網課程服務協議,協議中提示是否符合報名條件是學員的個人義務,更重要的是該協議取代雙方先前的或現在的所有陳述建議、討論和通訊,無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看到這樣的規定,小維傻了眼,因為她清楚地記得,當初在激活課程時都是銷售在代為操作,她只是點了付款選項。
經過一個月的反复投訴,嗨學網也只是退給了小維80% 的費用,實際上不少嗨學網的學員都陷入了交錢容易退錢難的境地,僅在315 晚會的郵箱就收到了數百封投訴嗨學網的郵件。
在嗨學網的銷售現場,每次成交銷售們都會激盪,有更大的單子成交還會加放禮炮。每成交一單,銷售可以達到6%~13% 的提成,在促銷旺季不到一天就能達到5000 多萬的銷售額。
據天眼查顯示,嗨學網成立於2010 年,已完成了D 輪融資。最新一輪股權融資已於2019 年1 月完成,投資方為好未來戰略投資部和慕華投資。而此前,嗨學網就一直備受學員投訴的困擾,屢次引發與學員的法律糾紛。公司曾在2019 年7 月9 日,因“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罰款20 萬元。此前兩年,嗨學網也因同樣的“虛假宣傳”問題,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反复處罰6 次,累計罰款共計7 萬元。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在線教育平台的用戶規模達到了4.23 億人,比2018 年增長了2.22 億人,增長超過了50 %。很多在線教育平台的MAU 突破了千萬級人次。
據艾瑞諮詢預測,我國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在2022 年突破5400 億元。有評論認為,雖然疫情為在線教育提供了一次高速發展的機會,但任何產業能否走得更長遠,不僅取決其是否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還要為消費者提供優質誠信的服務和商品,而不是靠虛假的宣傳,誇大的承諾讓消費者掉入的消費陷阱。這不但違背了在線教育的初衷,企業和品牌失信於消費者。
當然,真正讓市場恪守誠信和服務的底線,需要在監管層面有一把強有力的戒尺,讓企業和從業者重獲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