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登陸A股高開低走如何避免成為“科創板中石油”?
隨著中芯國際掛牌科創板,整個資本市場沸騰了。7月16日,中國大陸最大的芯片製造廠商中芯國際正式登陸A股科創板,歷時46天閃電上市,截止收盤,報82.82元/股,大漲201.97%。而中芯國際港股股價今日卻跌逾20%,其AH溢價超過200%,即A股股價約為H股的3倍。
公司當前市值突破6000億元,成為國內半導體上市公司市值之最,其靜態市盈率為329.89倍,相比之下,晶圓代工全球龍頭台積電市盈率僅為25倍。
由於巨大的AH股價差,以及極高的A股靜態市盈率,市場不免擔憂,中芯國際A股是否存在高估現象。對此,部分專業投資者提出了他們的解釋。
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告訴新浪財經,對於中芯國際,國內與海外投資者的估值理解有明顯不同。“中芯國際目前銷售規模位居全球第四,中國大陸第一,可謂國之重器,因此國內投資者對公司的定位是其長期戰略價值,以及優質賽道的龍頭企業,因此不太關注短期盈利能力。相反,H股的海外投資者則更倚重中芯國際的中短期盈利能力,自然就給了低估值”,該人士表示。
另一位私募投資總監則認為,A股與H股的巨大流動性差異是導致價差的另一個原因。“國內眾多半導體主題投資基金與風格指數基金都為中芯國際這樣的龍頭企業提供流動性,較好的二級市場流動性也為中芯國際未來在國內再融資提供了便利環境,這些優勢是中芯國際港股所不能比擬的”,該人士認為。
然而,中芯國際今日的高開低走,以及大盤整體大幅下跌,仍不禁讓人們想起了於2007年11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的中國石油。作為曾經“亞洲最賺錢的公司”,投資者曾情緒昂揚,48.6元的“封頂價”的開盤,使其立即成為全世界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
但好景不長,上市後中石油股價高開低走,最終收盤價僅為43.96元,隨後的走勢更是一路走跌,目前復權後股價僅為上市當天開盤價的約1/10。
中芯國際今日科創板上市股價也是高開低走,接著中芯國際概念股、港股半導體板塊持續下挫,截止收盤,上證指數今日下跌了4.5%。
那麼,中芯國際又將如何避免重蹈“中石油”覆轍呢?
首先,想要避免成為“科創板中石油”,中芯國際首先需要保持專利、技術的強大迭代能力。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年輕時在美國德州儀器擔任高層領導人,後來台灣創辦了台積電,專注研發,引進大量伯克利等世界名校人才,迅速成為台灣乃至世界的領頭羊,可以說,台積電就是美國半導體高技術的一個縮影。
同樣,目前中芯國際的負責研發的CEO梁孟松,曾在台積電擔任資深研發處長,2009年進入三星。入職中芯國際後,這位“研發巨擘”用了不到300天時間就將14nm工藝技術研製成功,產品良率也提升到了95%,使中芯國際的芯片代工競爭力大大增強。
然而2018年,中芯國際的員工流失率在22%。背後的原因是人才薪酬水準低,2019年中芯國際的研發人員的平均薪酬為36.7萬元,而台積電員工薪酬的中位數為38.3萬元。因此中芯國際勢必要提高技術人才待遇水平,方能持續保持戰鬥力。
根據華創證券研究報告,台積電每年的研發投入和資本開支都遠高於同行業競爭對手。同樣,中芯國際也在一步步推進技術研發,根據中芯國際招股說明書,2017-2019年,中芯國際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6.72%、19.42%、21.55%,研發投入佔比逐年提升。
公開信息顯示,中芯國際戰略配售了IPO新發行的43.48%,這背後有13家中央一級國有資本機構、9家地方國有資本投資平台,以及15家產業鏈公司。如何利用好“國家隊”對其有力支持,時刻保持研發熱度,恐怕是其避免成為“科創板中石油”的最核心因素。
不但如此,參考台積電成功的商業模式,即極強的先進製程帶來高盈利,接著創新商業模式,並打造廣泛的下游應用領域。這意味著,除了技術精進,中芯國際還背負著打造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重擔。
根據華創證券整理,台積電創新了晶圓代工模式,即一家IC設計廠商只需要專注於設計環節,把製造環節交給台積電來做,通過這種方式,IC設計廠商得以實現輕資產運營,同時晶圓代工廠由於廣泛的客戶群體,“深度綁定”的模式能夠保持較理想的產能利用率。
同樣,中芯國際也在努力打造平台式的生態服務模式。根據公司招股書,公司為客戶提供IP技術服務, 光掩模製造、凸塊加工及測試等, 並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上下游合作。
但是,國內芯片產業鏈的短板不僅僅表現在晶片製造方面。例如,IC設計中重要的EDA軟件目前被美國三家公司壟斷了90%市場份額。沒有EDA軟件,就沒有IC設計,也就不存在先進的晶片製造。再例如,光刻機是芯片製造的核心環節,但目前先進光刻技術被荷蘭公司ASML壟斷。
可見,中芯國際的前行路途必將充滿坎坷,但半導體國產替代勢在必行,這種緊迫性也必將促使中芯國際不會成為第二個資本市場的中石油。
文/邵蔚理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