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今迎巨無霸“硬科技”中芯國際借風揚帆
在科創板開市將滿一周年之際,7月16日,中芯國際(688981.SH,00981.HK)正式“登科”。作為A股近10年來募資體量最大的IPO,中芯國際將毫無懸念地成為科創板的“巨無霸”,也將成為首家同時實現“A+H”的科創紅籌企業。
按中芯國際發行價格27.46元/股計算,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募資淨額為456.52億元;若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募集資金淨額為525.03億元。該規模在A股IPO歷史融資額中可排至第5位,位居建設銀行之後、中國建築之前。
中芯國際的上市,讓市場再一次感受到了科創板速度,從IPO申請獲受理到上市交易僅用了46天的時間。有業內人士稱,當前中芯國際晶圓代工位居全球第四位,代表中國大陸最先進水平,登陸科創板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作為國產芯片的龍頭企業,中芯國際與境內資本市場快速對接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中芯國際本身。這展現了註冊制下,科創闆對高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對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升級的推動力。”一位資深投行人士稱。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也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高科技企業到科創板掛牌上市,將提昇科創板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在科創板開市即將滿周歲之際,中芯國際的到來,將為科創板增光、添色;同時,科創板的包容性,也將讓更多的創新企業獲得IPO機會,有利於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中芯國際“登科”效應
6月1日提交首發申請並獲受理,6月4日進入問詢環節,6月19日首發過會,6月22日提交註冊,6月30日註冊生效,中芯國際創造了科創板多項最快紀錄。
“中芯國際此前已在境外成熟市場上市,具有16年公眾公司的天然屬性,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已經得到了嚴格的市場檢驗。其濃厚的科創成色和戰略地位,也成為中芯國際得以提速上市的先決條件。”上述資深投行人士分析稱。
中芯國際成立於2000年4月,2004年3月在紐約、香港兩地實現上市;2019年5月,宣布將美國存託憑證從紐交所退市,轉向場外交易市場櫃檯交易;2020年5月5日,中芯國際宣布將於科創板IPO,成功登陸後將成為首家同時實現“A+H”的科創紅籌企業。
根據招股說明書,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主要為客戶提供0.35微米至14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台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
具有重資產屬性的中芯國際,此次採用PB(市淨率)估值方法,最終確定發行價格為27.46元/股。截至2019年底,中芯國際淨資產為435.73億元,發行前市淨率3.44倍,“綠鞋”(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發行後對應的市淨率為2.20倍,綠鞋全額行使後發行後對應的市淨率為2.11倍。
“中芯國際為晶圓製造企業,具有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前期投入巨大的特點,公司重資產屬性明顯,因此選擇PB方法可以更好反映中芯國際的估值水平。”上述資深投行人士稱, 中芯國際登陸科創板,開啟了中國半導體產業價值重估的大門。
他同時稱,在資本支持下,中芯國際所代表的中國半導體產業有望實現產能規模釋放,獲得高速發展。
對中芯國際而言,一旦在科創板成功上市,就將擁有更多奮起直追國際同行的資本;另一方面,在科創板已經上市的多家企業當中,不少是中芯國際上下游企業,這些上下游企業的某些高管也曾經在中芯國際任職。
國信證券近日發布研報觀點稱,隨著中芯國際在科創板上市,將大幅提升公司融資能力,為未來高資本投入提供良好基礎。
“公司科創板上市後發行市值約2259億元,我們預計中芯國際短期目標市值可達4363億元~4821億元。從遠期來看,國內芯片替代空間較大,公司作為國內龍頭代工,隨著公司競爭實力提升,未來市佔率具備較強的提升空間。根據估算,我們預計公司長期營收目標有望達到1630億元~2730億元,若按目前全球晶圓代工廠PS平均估值4.88 倍測算,預估公司長期市值可達8000億元~10000億元。”國信證券預測稱。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示稱,要注意中芯國際產業進展不及預期、半導體產業鏈發展國產化進程低於預期、企業自身管理經營風險可能導致業績不及預期等風險。
科創板的製度紅利
試點註冊制的科創板定位“硬科技”,在上市條件上更具包容性,讓更多的高科技企業登陸科創板。這些上市企業在享受制度紅利的同時,也可以更加專注於創新與發展。
截至7月15日,科創板共有上市公司126家,總市值為2.55萬億元,累計募集資金1439.23億元。
科創板不僅支持有一定營業收入規模但未盈利的企業上市,還允許存在投票權差異、紅籌企業等特殊企業上市,股票發行試點註冊制。
今年1月20日,優刻得在科創板上市,成為A股首家擁有同股不同權結構的企業。“我們(優刻得)過會的時候,很多朋友跟我打電話說,’你們同股不同權上市了,我們就敢申報IPO了’,因為他們也一直想做AB股,但是之前一直沒有這個案例。現在讓廣大的創業者看到中國也有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了。”優刻得-W(688158.SH)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季昕華分享感觸稱。
澤璟製藥(688266.SH)則是首家以第五套標准在科創板上市的未盈利企業,打破了A股市場適用多年的新股發行“盈利門檻”體系。
澤璟製藥董事長盛澤林表示,通過上市,澤璟製藥在較短時間內募集到了研發和商業化過程中所需的資金。公司上市也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和知名度,公司向公眾所展示的營運能力、研發實力和豐富的產品管線,對於公司的人才招募、產品銷售的品牌效應和資源整合都較為有利,公司的IPO加速了公司的跨越式和可持續發展。
除了上市條件更具包容性外,科創板的其他制度也向著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方向落地並不斷改進完善。近一年的時間,併購重組、再融資、減持等配套制度陸續推出,並有一定的創新,做市商制度、單次“T+0”交易也在交易所官方表態裡被提出討論。
制度的不斷創新和完善,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助力。作為科創板首單進行併購重組的華興源創(688001.SH),該公司高管表示,通過併購可以快速介入到穿戴領域,給公司帶來核心的外在助力。
心脈醫療(688016.SH)總經理苗錚華近期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上市有助於提升公司的公眾形象,也可以有更多的激勵手段,不僅有助於提升客戶對公司的關注度,也有利於吸引到更優秀、更高端的人才。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6月18日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將繼續推進科創板建設,加快推出將科創板股票納入滬股通標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許IPO老股轉讓等創新制度,抓緊出台科創板再融資管理辦法,推出小額快速融資制度,支持更多“硬科技”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發布科創板指數,研究推出相關產品和工具。
首日受熱捧無懸念
首日上市中芯國際A股會以怎樣的價格交易?市值又將達到怎麼樣的水平?
按照3月19日最低價11.18港元計算,到7月15日曆史高點的44.8港元,中芯國際港股在不到4個月時間內累計漲幅超過三倍。如果簡單按照恆生AH股溢價指數(HSCAHPI)最新132.72點(A股平均股價是H股的1.33倍左右),以及公司港股最新收盤價38.45港元測算,中芯國際A股交易價格超過50元並無懸念。
從市銷率和市淨率來看,中芯國際發行價的估值跟其持股的下游企業長電科技(600584.SH)有一定相關性,但多數經營數據不及台積電,最新量產製程上也有兩代左右的差距。另外,台積電過去八年內股價漲了大約10倍(前復權),給中芯國際A股的市場表現提供了一定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