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在網絡上也引起熱議。據《中國經營報》報導,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均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職工。
有中層幹部解釋稱:“(核所)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項目,沒有錢,人才就走了。”另據了解,集體辭職事件的導火索,是院方強制為核所更換保安,核所科研人員認為自身權益被侵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無論是“沒項目”“沒錢”,還是更換保安,都難以解釋這樣一大批科研人員突然一起“用腳投票”。
集體辭職現場。受訪者供圖
這些博士畢業的科研人員,平均年齡已有三十多歲,本該追求穩定才對,但是卻甘願放棄職位、事業編制甚至福利房。是什麼讓他們如此決絕?
今年6月份,知乎上就有關於“如何評價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改革舉措?”的討論。多位匿名用戶表示新上任的領導“大刀闊斧改革”,“不是想著法子服務科研人員,而是製定各種匪夷所思的措施阻礙科學發展,比如扣項目經費20%,比如所長只有10萬元的項目經費支出審批權!還美其名曰扁平化管理!”等等。
匿名用戶的爆料未必可以採信。但是“大刀闊斧改革”與科研人員集體出走的先後發生不免令人起疑。
眾所周知,改革總是要觸動利益的,難免會有人不適應。但是我們更要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麼。對一所科研機構來說,改革的目的應該是激發創新活力、增加科技成果。而科研人員是創新的主體,逼下金蛋的“母雞”出走,肯定不是改革的初衷。
一個研究所“去年開始只有200個人了。這下90多個人辭職,現在就剩100人左右”,這局面無論如何都是不正常的。
在大眾印象裡,一線科研人員往往相對單純,他們通常不會主動生事。而且即便不排除個別“刺頭”存在的可能性,一大批科研人員全是“刺頭”的機率微乎其微。那麼到底是什麼激怒了“老實人”,就值得好好調查。
科研人員不僅是他們各自家庭的棟樑,是所屬單位的職工,也是整個社會的寶貴財富。公眾對科研人員異常動向的關注,也寄託著對整個社會創新環境的關心。人們有理由要求一個權威、有說服力的解釋。
澎湃首席評論員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