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刷量瘋狂,網友紛紛@國家稅務總局
直播帶貨刷量瘋狂,網友紛紛@國家稅務總局…直播帶貨火了。大小網紅、明星素人、專家學者和領導幹部等紛紛加入,為各類產品“代言”。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電商直播用戶達2.65億,佔網民總數近三成,今年一季度的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
疫情期間,傳統消費和產業活動受到嚴重影響,直播帶貨逆勢增長,成為助力經濟復甦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作為新生事物,直播帶貨也未能逃脫髮展初期泥沙俱下的局面。數據造假、違規直播、產品質量不過關、售後服務難保障等成為消費者投訴重災區。
記者實測發現,95元可買“萬人圍觀”,不到一分鐘,直播間觀看量從4000多增長到10000多。
不少聞訊而來的商家和機構匆匆入場,卻發現熱鬧不屬於他們:商家賣不出貨,機構賺不到佣金,兩敗俱傷,甚至可能面臨稅收問題。
這樣的直播帶貨能走多遠?
造勢:95元,買“萬人圍觀”送8萬點贊
“專業官方一手渠道業務,真實有效,全網低價,抖音、快手,粉絲、點贊、評論、直播彈幕、直播人氣等業務,第一次下單免費。”一個名為某平台賣貨直播群的QQ群裡,不時有人發著類似廣告。
刷量套餐廣告。QQ群截圖
直播帶貨風口下,直播間能吸引多少粉絲,獲得多少流量成為衡量主播人氣的關鍵指標。成為一名帶貨主播需要幾步?如何快速獲得超高人氣?
7月3日至8日,記者就入駐條件、直播間人氣購買等問題對拼多多、淘寶/淘寶主播、小紅書、抖音、快手等5家有直播帶貨功能的App進行了實測。
實測發現,除拼多多可在個人信息顯示“未認證”時開啟直播外,其他4家均需先進行實名認證;抖音、小紅書、快手等3家實名認證後需滿足粉絲量、作品數、相關資質等條件才可進行直播帶貨;淘寶可通過“一鍵開通直播權限”選項快速開通直播。
其中,拼多多在賬戶實名認證欄目顯示“未認證”時,即可點擊“聊天”版塊的“我要直播”圖標開始直播,添加平台已上架商品進行講解。
在淘寶App,記者搜索關鍵詞“主播入駐”,在彈出的入駐指南頁麵點擊“個人主播”,指南顯示入駐共有申請門檻、審核、新主播考試、權限開通等4項流程。
同時,頁面底部還設有“一鍵開通直播權限”圖標。記者點擊該圖標,通過人臉識別認證後選擇直播開店,完善小店暱稱等信息後,頁面顯示入駐成功,推薦下載淘寶主播App進行直播。隨後,記者下載並登錄淘寶主播App,添加商品和店鋪信息後成功開啟直播。
直播間有了,人氣哪裡來?
實測中,記者在淘寶搜索“直播漲粉”,隨機選擇了4家店鋪諮詢,客服均讓記者加微信詳聊。添加微信後,其中一名客服問是否需要直播間觀看量,記者詢問詳情,對方稱快手、抖音、淘寶、拼多多等平台可買,價格不一,可持續3至4小時。
“淘寶1萬觀看量160元,拼多多1萬觀看量180元。”
當被問到觀看量是真是假時,對方回复“都是假的”。記者表示擔心被平台查出來,該客服稱:“你放心,沒有任何問題,做的客戶多了去了。不封頂,買1000萬個都行。”
另一客服則稱淘寶1萬觀看量只需95元,還送8萬點贊,持續到直播結束。此外,在前述QQ群裡,記者發現有人提供刷量套餐服務,包括小試牛刀套餐、網紅套餐、必備真人套餐等多種選擇。記者分別為此前新開通的淘寶和拼多多直播間下單了1萬觀看量。
在淘寶直播間,記者將直播鏈接發送給上述客服後,半小時內觀看量破萬,點贊超3萬,但無一條留言互動。在此期間,記者問客服,能不能再快點,對方回复“1”,此後不到一分鐘,直播間觀看量從4000多增長到10000多。記者用另外一個賬號進入直播間,發現所添加商品能點擊購買,並成功下單。在拼多多直播間,記者將直播鏈接發送給客服後,觀看量在一小時內破萬。
直播觀看破萬,點贊超3萬。淘寶截圖
直播觀看量破萬。拼多多截圖
有人幫忙刷量,還有人手把手教你自己刷量。
“直播上人氣、控場,自動訪問小黃車……”在搜索引擎輸入“直播帶貨漲粉”“軟件”等關鍵詞,記者找到一款“雲控系統”的廣告,號稱“直播運營人員必備秘密武器”。
“雲控系統”廣告。搜索引擎截圖
記者添加廣告中的微信後,一名“楊經理”發來該系統的操作說明視頻,並介紹稱:“咱們這個是抖音矩陣玩法必備神器,直播間互動、刷禮物、加粉絲團、查看小黃車,不封號,不上限。”
“楊經理”進一步解釋,此系統為一機一號一IP,可在直播時分批湧入直播間進行互動,添加購物車,不易被封號。
“你用這個系統操作,就可以在直播帶貨的時候看到’多少多少人正在排隊購買’;還可以提前設置好話術文本,例如主播預計在哪個時間點說’喜歡就扣1’,然後就會有人員進去分批扣’1’。”
當記者詢問是否可用於抖音外的平台時,對方稱不行,那樣容易出問題。
“880元1控(1控為一個系統),10控給到468元的單價,1000控單價120元。90%以上的客戶都在用這種系統,我們有個客戶買了1000控,賣黑枸杞的,說要把某平台市場壟斷。”
入場:主播很驚訝,“怎麼我直播間還有一個活人”
直播帶貨日益火熱,一群站在“門外”的人迫不及待,紛紛入場,不曾想等待他們的可能是虧損、索賠、糾紛。
平時,李陽經常在抖音上看別人直播帶貨。
“商家、優質商品、低廉價格、擁有數万粉絲的主播”,這四要素是他對正規直播帶貨的理解。
“我們有貨源優勢,正好符合直播帶貨利潤低、貨量大的特點。”原本就從事電商行業的他和擁有服裝廠的朋友一拍即合,李陽負責聯繫專業公司為其直播帶貨。
“2萬元,安排10個擁有粉絲30萬以上的主播,月播40場”,幾經挑選,李陽選擇了螞蟻創客(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後稱螞蟻創客)。4月中旬,他與對方簽訂合同。5月1日,30件服裝樣品被發往北京。
螞蟻創客收到產品後,李陽便開始催促對方安排直播,左等右等,直播遲遲未開始,“我就怕過季了,都是夏天的衣服,現在正好賣”,發微信、發語音、打電話,他變換著方式催,開始幾乎每天都聯繫,後來怕對方煩,兩三天問一次,“最後給我安排了兩場試播”。
5月21日的試播讓他大跌眼鏡,“那天在直播間裡,我進去給主播點了個贊,那人當時很驚訝,說’怎麼我直播間還有一個活人’。”李陽想不通,有幾十萬粉絲的主播直播時怎麼就幾個人在看,最多時漲到400多人,幾乎沒人留言,也沒人下單,他甚至懷疑直播間裡是“機器人”,“一件衣服也沒賣出去”。
在李陽與螞蟻創客業務員的聊天截圖裡,記者看到,當被質疑直播間人少時,業務員回復稱:平台限流,我們正在準備購買流量進來。
為了這40場直播,李陽備了不少貨,“幾萬元的貨加上儲備布料一共十幾萬吧”。他回憶,螞蟻創客此前在描述直播效果時,稱一個達人一般能跑到300單左右,讓其放心,但簽完合同後又一直沒給他安排直播,有時會解釋是因為平台限流。
李陽感覺自己被騙,“我上網一搜發現不少人投訴要退款”,他也開始跟著要求退款,並聯合其他維權者試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事。
7月3日,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像李陽一樣有類似遭遇的商家還有數十位,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聚投訴、黑貓投訴等平台上的相關投訴至少達45條,要求退款從1萬到3萬元不等,其中部分投訴顯示“處理中”或“已解決”。
螞蟻創客相關投訴。聚投訴截圖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網和天眼查顯示,螞蟻創客是一家大數據精準營銷服務商,恆大基業(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恆大基業)持有其90%的股權,為其控股股東。
李陽所在的維權群裡,有商家給記者發來一份《關於近期螞蟻創客負面輿論的嚴正聲明》,落款為恆大基業。該聲明稱,相關負面輿論已嚴重侵害其公司與螞蟻創客的合法權益,會對螞蟻創客公司進行全面調查,對存在過錯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並暫停螞蟻創客公司的部分相關業務。同時將責成相關部門妥善處置所有客戶的售後問題,給予合理解決方案。
7月7日,恆大基業公關處理人宮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直播帶貨相關爭議事宜正在處理中,目前與他們存在爭議的商家大概有40家,大部分符合解約條件的在協商退款中,“很多已經退了”。
針對李陽所述情況,宮先生稱,螞蟻創客為其安排的40場直播已全部播完,並向記者提供了相關後台數據截圖,包括直播價、商品上下架時間、直播銷量等。記者整理截圖發現,5月16日至22日,李陽供貨的商品上架31次,僅在5月21日售出2件。
7月8日,記者聯繫到螞蟻創客相關業務員。對方解釋稱,直播平台無回放功能,只能提供後台數據截圖證明已直播過,“確實播過,只要顯示在時間內,就是播過。”
對此,李陽予以否認,稱除了兩場試播,螞蟻創客從未告知過他還有其他直播,同時表示,5月21日售出的2件衣服很快就被退單,並給記者發來退款記錄截圖。
在雙方簽訂的《螞蟻創客直播服務協議》中,記者看到,協議於4月18日簽訂,螞蟻創客承諾為李陽安排10個30萬粉絲以上的達人主播,月直播40場,上線時間10-15天,除收取20000元服務費,螞蟻創客方還會根據客單價收取15%佣金。
《螞蟻創客直播服務協議》。受訪者供圖
對於此次爭議事件,宮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承認有自身原因,如疫情期間總公司沒有進行指導和監管,螞蟻創客自行開發市場。
宮先生介紹,恆大基業此前不知道直播帶貨事宜,直到有客戶因爭議鬧到公司,方才知曉此事。他告訴記者,螞蟻創客從疫情期間才真正開始做直播帶貨,“年前有想法,疫情時好多客戶提出訴求,又加上本身有高粉達人和網紅資源,(螞蟻創客)負責人就做了。”
現實總不如想像中美好。宮先生認為,從公司角度而言,在直播帶貨中,他們的身份屬於“嫁接者”。
“小商家找不到網紅,網紅也不願意去找小商家,我們實際是中間一個嫁接者,結果商戶從我們這裡退款走了,主播也把錢拿走了,最後把我們架這兒了。”宮先生稱,公司現已停止直播帶貨工作。
規範:管“死”直播帶貨,還是養“活”行業生態
慘淡的成交數據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李陽和螞蟻創客們的直播帶貨熱夢,同樣感到心涼的還有一批成交數據“太漂亮”的商家。
近兩月,不少電商商家都提心吊膽,為的是一則風險提示。
北京等地從事電商行業的網友反映,接到一則來自稅務部門的風險提示,稱其“申報的銷售收入與電商平台統計的銷售收入差異較大”,並要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查自糾。
相關消息傳出後電商圈沸騰了:這是要補稅嗎?刷單的怎麼辦?
網傳風險提示。知乎截圖
7月7日,記者撥打北京市12366納稅服務熱線,接線人員表示近期收到了納稅人關於風險自查的反饋,但沒有接到正式文件。該人員透露,6月24日接北京市稅務局通知,受疫情影響此項工作暫停,近期不再安排。
這一消息引發的波瀾並未停息。聽說身邊已有人接到上述風險提示,開網店的王勇整日寢食難安。他告訴記者,自己剛開店時刷了不少單。
“刷單是為了提升銷量,提高排名,讓用戶在平台的前幾頁就能瀏覽到你的商品,”王勇坦言,“感覺大家都在刷,你不刷就無法和別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次風險提示給了他一記當頭棒喝,他算了算,把刷單的稅補上,自己的店可能就要倒閉了。
傳統電商尚且如此,那些被質疑“一場直播沒有幾個億都不好意思發戰報”的直播電商更是被當成重點監督對象,網友紛紛“幫”其@國家稅務總局。
另一方面,有聲音認為,現在的直播帶貨“刷單是死,不刷單是等死”,此次補稅風波使得這一困境凸顯。
中國廣告協會會長張國華指出,為提高影響力和收入,一些商家、主播或機構刷粉絲數據、銷售量,這是電商行業常見的虛假現象。如果不制止,讓這種造假大行其道,漸漸失去消費者信任,行業本身很可能會自取滅亡。
近日,有規範率先向此類亂象潑出了“冷水”。
6月24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布《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下稱《規範》),7月1日起實施。《規範》對直播電商涉及的商家、主播以及網絡直播營銷平台等各類角色、行為作出定義,並對刷單、炒信、虛假宣傳、主播實名認證等問題進行明確規範。
張國華表示,《規範》出台的初衷是盡量幫助各參與主體少走彎路,使消費者少受損失。下半年中國廣告協會將推出黑白榜單,曝光網絡直播營銷中存在問題的主體,建立良幣驅逐劣幣的行業機制。
為規範監督直播帶貨相關主體的不良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人民網上線了“直播投訴平台”,助力解決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的維權難問題。
“直播帶貨作為新生事物,某種程度上是一個風口,很多人就以為誰都可以做,不需要了解什麼,但其實是有風險的,”張國華說,“這本質上和其他投資一樣,進入時需理性判斷,做好調研。”
以螞蟻創客為例,在反思此次爭議事件時,宮先生提到,業務員在談合作過程中作出過多不切實的承諾,“把話說得太滿,保證可以賣出去多少貨,誇大了實際效果。”
而在直播帶貨的重要環節——選品上,螞蟻創客的帶貨實踐也碰壁不少。宮先生稱,有些商家的產品沒有上架是因為屬於三無產品。他解釋稱,恆大基業接手相關事宜後,在後續調查中,他發現,公司業務員與商家對產品資質不夠重視,有的僅口頭核實資質問題,等到直播時才發現產品無法上架。
“對於’小白’商家來說,他想蹭這波熱度,就跟業務員說,我的貨你放心,特別好賣,業務員為了成交,也會說有很多百萬粉絲的達人,這兩個人一碰就成了,商業互吹,彼此都相信了。”
對此,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孫之升認為,直播帶貨想要走得長遠,行業主體要加強售前、售中和售後管理:主播增強法律意識和對商品的認知;運營機構把好商品質量第一關;平台嚴格審核商家及商品資質,做好售後服務。
“直播帶貨也要帶’法’。”也有專家認為,行業規範、主體自律還不夠,呼籲進一步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對直播帶貨進行“硬約束”。
毋庸置疑的是,不論是行業規範、主體自律、政府監管還是法律約束,這盆冷水都不是要管“死”直播帶貨,而是要養“活”行業生態。
(應採訪對像要求,文中李陽、王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