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不顧CNCF 自建開源組織,Istio 商標轉移引爭議
近日,Google宣布將旗下三個重要的開源項目(Istio、Angular、Gerrit)的商標所有權轉移至一個新的中立組織 Open Usage Commons(OUC) ,並稱該組織將為開發人員提供處理和使用這些品牌商標的建議。這一看似進一步擁抱開源的舉措,卻也引發了業內的一些爭議。
Google 建立的“中立”組織
當地時間7月8日,Google在Istio官方博客發佈公告,宣布將該項目的商標所有權移交給一個全新的組織,即OUC,以提供對商標的中立監督。公告表示,“從歷史上看,商標的管理混亂是阻礙開源項目發展的因素之一。今天,我們宣佈建立開放使用共享組織,Open Usage Commons(OUC),該組織致力於將開源的理念和定義延伸至項目的商標管理。”
從 OUC的官網了解到,這個新組織已經從Google獲得了一些初始資金,並且除了Istio以外,該組織還獲得了知名Web框架Angular以及代碼協作工具Gerrit的商標所有權。而這三個項目都與Google緊密相關。但這些項目的代碼或代碼管理權並沒有被轉移到OUC。
Google母公司Alphabet開源總監Chris DiBona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OUC源自Google長久以來在開源界的親身經歷:“目前,我們有3000多個活躍的開源項目。這些項目一直以來難免會遇到很多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糾紛,Google在所有的這些案件中都最終勝訴。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開源軟件代碼與商標的管理應該區分開來。”
Dibona 繼續說:“如果您查看開放源代碼許可證,你會發現它們要么根本不提及商標,要么就放棄商標。這意味著人們只需要滿足Apache 等開源許可證列出的條款,就可以將該開源軟件的所有內容(可能包含商標)隨意使用。我們決定對此進行調整,開源軟件的商標應該和任何其他軟件一樣需要被保護,人們都應該能清楚地知道可以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我們希望為商標帶來這種明確的權利劃分,並根據開源的商標使用定義建立準則。”
值得一提的是,OUC 目前有六名董事會成員,DiBona 就是其中之一。其他成員包括Google 董事Jen Phillips;來自軟件自由保護協會和OpenStack 基金會的Allison Randal;學術研究員Charles Isbell;密歇根大學教授Cliff Lampe;以及前Google 高管,現任雲服務提供商SADA 首席技術官Miles Ward。可以說,該組織的管理完全由Google 主導。
開源軟件商標的意義
正如Dibona 所說,大部分常見的開源許可證中,都沒有對開源軟件商標提出明確的要求。但長久以來,商標對於開源軟件公司和組織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將開源軟件商標進行嚴格管理,最著名的例子是目前最成功的開源軟件公司RedHat。2004 年,RedHat 對其商標發布了嚴格的規定,允許所有人自由使用其開源產品的代碼,但絕不允許未經許可使用帶有其LOGO 的商標。該舉措樹立了RedHat 商標在業內的商業地位,以致基於RedHat Linux 的社區發行版Fedora 和CentOS 中的RedHat 相關商標信息都要完全替換掉,儘管它們的代碼都來自RedHat 。正如當時的紅帽副總裁Mark Webbink 所說:“在開源經濟中,RedHat 品牌及其服務才是有商業價值的。”
另一個著名的開源商標保護案例是Firefox 瀏覽器。在2005 年,Mozilla 註冊了“Firefox”商標,因為當時有許多不法分子轉售包含惡意插件的“Firefox” CD-ROM 並從中牟利。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帶有惡意插件的盜版瀏覽器對Firefox 品牌的負面影響。時至今日,當大家看到“Firefox”或其商標Logo 時,都能產生明確的認知“它就是Mozilla 的Firefox”。
為什麼不選擇CNCF ?
既然是要把項目的商標從公司手中轉移到中立的組織裡,為什麼Google 選擇自己建立一個新組織,而不是選擇一個現有的開源基金會,例如CNCF 呢?眾所周知,作為如今最火的開源基金會之一,CNCF 正是在2015 年從Google 吸收了Kubernetes,從而一步步取得了今天的地位。
“我們創建OUC 的原因不是參與競爭,而是服務於其他開源組織,包括CNCF、Apache 軟件基金會、W3C、歐洲自由軟件基金會、軟件自由保護組織等。” DiBona 表示,“我們只是想致力於解決開源軟件商標管理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這很重要。”
儘管Google 方面認為這將是一件對大家都有益的事情,但業內的同行對此似乎並不認可。在Google 宣布將Istio 商標轉讓給OUC 組織後,另一家IT 巨頭IBM 當即在IBM Developer 網站上發表聲明,對Google 的做法表示失望。
IBM雲平台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Jason R McGee在聲明中表示,Istio項目是Google的Istio和IBM的Amalgam8項目的合併。作為Istio項目的創始成員之一,IBM對Istio項目的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在項目成立之初,雙方就有一個協議,即項目成熟後會貢獻給CNCF ,顯然Google違反了這一協議。IBM仍然認為,管理Istio等關鍵開源項目的最佳方式是採用真正的開放治理,在一個信譽良好的、中立的組織支持下,為所有貢獻者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為用戶提供透明度,並對許可證和商標進行真正中立的管理。Google應重新考慮其最初的承諾,並將Istio納入CNCF。
IBM 方面表示,Google 宣佈建立開放使用共享組織(OUC)是令人失望的,因為它沒有達到社區對開放治理的期望(這個董事會幾乎全部由Google 相關人員組成的組織確實不那麼中立)。開放的治理過程是許多成功項目的基礎。如果沒有這種廠商中立的項目治理方法,Kubernetes 項目也不會取得今日的成功。
與此同時,CNCF 首席技術官Chris Aniszczyk 也發聲:“我們社區的成員感到困惑,因為Google 選擇不向CNCF 捐贈Istio 項目,但我們仍然很樂意幫助他們隨時重新提交自2017 年以來的舊項目建議。 “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圍繞k8s生態的CNCF已經成功取代OpenStack體系,贏得了目前云基礎設施建設的大部分市場。但是在CNCF裡,Google只是創始公司之一,儘管k8s出自Google之手,但Google現在已經無法完全掌控k8s的演進方向。對Google來說,k8s並沒有給公司帶來符合其發展體量的龐大收益,所以他們這次要把istio等項目攥在手裡。”
Google 不再開放?
長久以來,Google 一直是開源陣營的“頭號玩家”,從操作系統到人工智能再到雲原生,Google 的身影一直伴隨著世界主流開源浪潮的演進,貢獻了許多重量級的開源項目。但近年來,Google 似乎正釋放出不一樣的信號。
去年10月,在Google公開的一份高層戰略報告中,Google產品經理兼Knative指導委員會成員Donna Malayeri明確表示Knative項目將不會捐贈給任何基金會。這一決定在當時也引來了許多業內人士的不滿。VMWare首席工程師Joe Beda與微軟的工程師Brendan Burns(前谷歌Kubernetes首席工程師)等人都對這一消息表示失望。Brendan在Twitter上表示:“看到Knative放棄開放治理,我感到非常失望。”Joe補充指出:“指導委員會有7個成員,由供應商而非社區分配。其中4個成員屬於谷歌,而更改任何內容都需要多數通過。”言下之意是谷歌完全可以一家操控Knative。
在開源世界裡,項目的所有權中立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很多大型開源項目的所有權通常都在中立的開源基金會手中。只有在中立的非營利組織管理下,各大企業開發者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地積極參與該開源項目的建設,以防自己的努力為其他企業做了嫁衣。
而Google 的這一系列打破開放性原則的做法,是否會在開源界引發更大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