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5元紙幣衝上熱搜你又有多久沒有摸過紙幣了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於2020年11月5日起發行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元紙幣,這一消息也迅速沖上了熱搜榜,話題閱讀量衝破3億。而從網友的評論來看,大家似乎並沒有那麼在意新版5元紙幣的變化在哪兒,更多的是集體回憶殺:“好久沒摸過紙幣了”、“好久沒有用現金了”、“都快忘記錢長啥樣了”。
網友評論
在正式展開本文之前,CNMO覺得還是非常有必要和大家先說說新版5元紙幣的變化。
與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元紙幣相比,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元紙幣優化了票面結構層次與效果,提升了整體防偽性能;正面中部面額數字調整為光彩光變面額數字“5” ,左下角和右上角局部圖案調整為凹印對印面額數字與凹印對印圖案。左側增加裝飾紋樣,調整面額數字白水印的位置,調整左側花卉水印、橫號碼等樣式,取消中部全息磁性開窗安全線和右側凹印手感線;票面年號改為“2020年” 。新版紙幣發行後,與同面額流通人民幣等值流通。
新版5元紙幣
伴隨著紙幣在生活中遇冷,與之相對應的數字經濟迎來蓬勃發展,各種電子支付形式成為了不少人的新選擇,掃一下、刷一下似乎成為了快節奏生活的一個不可磨滅的旋律。作為一個傳統90後,我的童年其實和父母一輩頗為類似,農村的小農生活讓我對紙幣也有著特殊的情節,現如今面對紙幣遭受現實衝擊,不忍發出幾聲嘆息。大家又有多久沒摸過紙幣了?
富裕的符號——紙幣
要談我對紙幣的情節,就要追隨到童年了。我的家鄉在河北,當時我們村的建制叫“自然村”,並沒有大隊進行直接管轄,靠天吃飯、小農經濟的屬性非常強。而且從生活層面解讀的話,“出門靠走、通訊靠吼”就是對我童年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家鄉
村里住著幾十戶人家,總人口不超過百人,現在回想起來,各家養的家禽加起來也比人口多,還是蠻有意思的。當時我們村以純種莊稼為生,小麥、燕麥、蠶豆、玉米等作物都有,每年最開心的莫過於秋收之後把糧食賣了換來的人民幣,看著左鄰右舍開心地數著手裡的錢,雖然我還並沒有那麼明白錢的含義,但是也忍不住很開心。
當時村里的生活其實很少地方用錢,基本都是自給自足的狀態。偶爾會有貨車拉一些生活用品去村里販賣,也都是糧食換貨的方式,根本不用現金。就好像用多少多少斤糧食換一箱方便麵、換一袋麵粉等等。對於小孩來說,最開心的莫過於吃零食,但是村里並沒有超市,甚至是小賣部都沒有,所以我們村里的孩子基本不花錢,對錢也沒有什麼明確的概念。
村里的生活
後來上小學之後,我漸漸明白了錢的作用,小學一二三年級在村里讀書,基本沒有什麼花銷,後來村學校倒閉了,我又不得不轉學到鄉里的小學讀四年級,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錢有了比較明確的概念。讀四年級的時候其實並不用交伙食費,當時流行交糧,學生家長會把自家產的糧食交到學校食堂,然後換成飯票,每次打飯的時候按票打飯。也正是由於這個規則,所以家長們交的糧也都是參差不齊的,學生伙食好壞可想而知,學生“圍”食堂師傅事件時有發生。
由於去鄉里路途有6公里,加上路途坎坷,所以我選擇了住校,每週回家一次,週一早上騎上(我爸傳給我哥又傳給我)我的二八大樑自行車上學,其中的辛酸就不多言了。住校之後其實就有了另外一項費用——零花錢,當時我的零花錢是一周3元,週一也是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手握“重金”,可以放肆買買買。當時的消費單位基本都是以“角”來計算,比如下課的時候去小賣部1角買一根辣棍(有一種辣棍叫“金箍棒”)吃,就已經覺得很幸福了。當時班裡有同學吃2元一根的雪糕簡直羨慕得要死,因為大部分人只能吃2角錢的冰袋。
冰袋
當時非常單純的想法就是想把一角錢掰成兩半花,如果一角錢在兜里揉成了團,簡直心疼的要命。
到了五六年級的時候,我就去百公里外的鎮裡去讀書了,繼續“住校”,不過這次住的是學校老師私人開的公寓(因為學校不能住校),開啟了另外一段生活,我也對紙幣有了另外一種認識。因為當時差不多只有國慶、五一這種長假才能回家,為了不讓我亂花錢,所以父母會把零花錢交給公寓的老師代為保管。如此一來,每次我買東西的時候就必須先和公寓老師報備,然後在賬簿上記下來某天某時領了多少錢、買了什麼東西,然後自己再記一份(方便月底對賬),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養成了記賬的習慣,也深深明白錢的來之不易。
到了初中、高中的時候,當時也沒有手機,所以紙幣是唯一的錢的象徵。當時學校有食堂,學校會給學生辦飯卡,將紙幣充進卡里,然後再去卡機刷卡吃飯,似乎是我對電子支付的第一次接觸。每每刷卡,看到蹭蹭直掉的餘額,難免有些心疼,不過在學習面前似乎這些也只是煩惱絲(說得好像我很愛學習似的)。
到了大學的時候,雖然有了手機,不過手機更多的功能是聊QQ、微信或者打打遊戲這些,對於支付並沒有太大的應用場景。學校內的食堂依舊需要充飯卡、超市結賬還是要現金排隊、快要露天的澡堂子不充卡不讓進,這就是我的大學生活。可以說,紙幣伴隨著我從小學到大學,書中的知識可能沒有越讀越厚,反而花的錢是越來越多。
一句話,在學生時代,其實紙幣就是最直觀的錢的象徵,數錢的快感是很多人嚮往的。
從數錢到掃錢——快感在遺失
2017年我大學畢業,從校園到社會、從四線小城市到北京、從紙幣到電子支付,我對錢的概念也在發生改變。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微信、支付寶掃一掃成為了街頭巷尾的支付方式,紙幣已經從視野中逐漸消失。如果捫心自問我上次摸紙幣是什麼時候,我可能也只能說是春節回家給小孩包紅包的時候吧,與我而言,可能現在春節是唯一會去摸摸紙幣的時候,於更多人呢?或許已經有好幾年沒有摸過了,忘記紙幣應有的樣子了罷。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不得不承認電子支付帶來了強有力的助推,但是我們每個人似乎淡化了錢的概念,總會有一種被鈍刀子割肉的感覺。你當下不會覺得心疼,但是一筆一筆掃下來,月底算賬的時候你會發現,肉已經掉了一大塊了,發現時為時已晚又能奈何?下個月又是新的一次輪迴。
以前我們形容某個人多有錢的時候經常會說他的錢能裝下幾間房子,但是現在說誰有錢,可能也只是說出來一串數字,錢已經從看得見摸得著的紙幣變成了虛擬的符號。
而這種符號化的經濟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如果你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能夠隨意掃一掃,當你回到三四線城市的時候,你會發現,掃一掃居然可以無縫銜接上,這就是電子支付的魅力。而且這種支付形式的門檻正在逐步降低,有一部手機基本都能完成,我們不論是去逛多麼高端的商場,還是去街邊買個煎餅,掃一掃已經成為了共同的支付手段。就拿前段時間流行的地攤經濟來說,攤位上擺上一個收款碼,交易即可完成,其中的方便無需多言。
再拿支付載體來說,電子支付的載體是多樣的,從不離手的手機可以、智能手錶、手環亦可,抬手之間即可完成支付,這種生活理念已經無處不在。
在方便的掃一掃生活當中,我覺得我需要給大家掃一掃興,我們應該學會在越來越無感的電子支付中慢下來,重新審視紙幣的價值,不要讓生活單純的變成0和1,或許我們更應該擁有1+1=2的體驗。以前的時候有文章寫主人公從父母給自己的生活費(錢的褶皺)中看到了父母掙血汗錢的艱辛,放到現在,或許也只是轉賬那麼簡單,何來的情操陶冶。
寫在最後
隨著年齡的增長,離家越來越遠,有時候總喜歡去懷念一些事情,藉著新版5元紙幣上熱搜,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童年和紙幣的一些記憶。90後作為伴隨電子支付成長的一代人,相信不少人對紙幣也有著特殊的情節。或許以後的生活紙幣會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作為一種貨幣,十年、二十年過後,驀然回首它還會在燈火闌珊處,但是物是人非,已非我們曾經熟悉的那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