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月球隕坑內的金屬含量略高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繞月軌道偵察器的最新數據,可知月球隕坑的金屬含量略高。這項正在進行中的研究,對目光瞄向了月球上不同地區的隕坑,以分析它們與月球的整體趨勢是否保持一致。通過進一步的研究,或有助於揭示地月之間的關係、以及支撐其形成理論的新線索。
(圖自:NASA / GSFC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當你看到塵土飛揚的灰白色月球表面時,或許很難確切知曉自己到底在看什麼。相比之下,地球上的土壤、沙子和岩石可謂是絢爛多彩。
不過NASA 繞月軌道偵察器(LRO)的最新數據表明,月球上的金屬含量,遠高於以往的想像。LRO 配備的雷達不僅可以顯示月球表面的一些有趣的地理特徵,還可揭示月球底下的一些秘密。
這項發表在《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的新研究表明——月球的鐵和鈦含量,都較科學家們意識到的還要高。
新研究將掃描的重點放在了月球表面的大型隕坑上,有望揭示月球深處的真實物質構成,並為研究人員提供可揭示其起源的線索。
NASA解釋稱:“大量證據表明,月球是火星大小的原行星與年輕地球之間碰撞的產物,是由剩餘碎片雲的重力塌陷而形成,因此月球的大宗化學成分與地球非常相似”。
但仔細檢查月球的化學成分,疑惑就開始籠罩上研究人員的心頭。比如月球表面明亮的平原上(月球高地),這部分區域的岩石、其包含的金屬礦物質的含量,就比地球上的要更少。
然而通過LRO 上的Mini-RF 儀器深入隕坑內部,金屬成分的讀數就開始明顯升高。3 ~ 12 英里(約4.8 ~ 19.3 公里)的隕坑屬性比較一致,但較小隕坑的金屬性質可能更高一些。
不過一旦深入月球內部,其金屬性就顯得相對均勻,可能較以往認為的更像地球。可支持’月球或是年輕地球與更大的物體(比如另一顆行星)發生碰撞後的產物’的理論。
在這種情況下,可預期月球內部會有很多類似地球的物質特性。後續研究團隊計劃繼續掃描不同地區的隕坑,以了解它們的相似之處,並提供其它證據來支持或消除一種或多種月球形成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