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發文打破論文“SCI至上” 新評價標準亟待建立
在統一評價的大勢之下,教育界正在鼓勵多元化的評價方式。2月20日,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文件要求,破除科研和高等教育領域評價體系“SCI論文至上”風,規範SCI論文相關指標在科技評價、職稱評聘等重要領域的使用。
措施包括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評聘的直接依據,以及作為人員聘用的前置條件等。
依據意見,要建立健全分類評價體系。對不同類型的科研工作不能“一刀切”式評價,對於基礎研究,評價重點是論文的創新水平和科學價值,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對於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評價重點是對解決生產實踐中關鍵技術問題的實際貢獻,以及帶來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實現產業化應用的實際效果。
這一消息,在學術圈引發熱議。
多名學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降低SCI論文的權重是為了避免唯文章論,避免一刀切。但是新的評價機制還是需要盡快建立,以免實際管理中遇到困難。
SCI論文評價體系之爭的背後,折射出科研資源的分配難題,但所謂“不破不立”,更重要的還是在立。
未來,高校學術研究到底該採取何種標準?
針對SCI的十大意見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ion for Science Information)編輯出版的科技文獻索引系統,在國際上被廣泛接受。同時,也被國內高校作為評價學術水平的直接依據。
目前,SCI系統共收錄3600多種重要的科技期刊涉及100多個自然科學領域。此外,SCI-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 Expanded,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收錄6000多種期刊。在中國學術界,普遍把發表在SCI和SCI-E收錄期刊的論文統稱為SCI論文。
不過,SCI系統內的文章也有權重之分。SCI期刊在國際上根據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用報告)按某一學科的所有期刊上一年的影響因子降序排列,分為四個分區。每個分區所佔比例相等均為25%,依次分為一區(前25%)、二區(25% ~ 50%)、三區(50% ~ 75%)和四區(75% ~ 100 %)。
一直以來,國內高校普遍引用中科院SCI分區,分為大類學科(簡稱“大區”)和小類學科(簡稱“小區”)。大小兩類學科都會按照期刊的三年平均影響因子降序,劃分為四個區。依次分為一區(前5%)、二區(6% ~ 20%)、三區(21% ~ 50)、 四區(後50%)。因此,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校以SCI論文數量、高影響因子論文、高被引論文為人才評價的主要方式。
此次發布的《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一共提出了十條意見。
其中包括準確理解SCI論文及相關指標,深刻認識論文“SCI至上”的影響,建立健全分類評價體系,完善學術同行評價,規範各類評價活動,改進學科和學校評估,優化職稱(職務)、評聘辦法,扭轉考核獎勵功利化傾向,科學設置學位授予質量標準,樹立正確政策導向。
這是否意味著今後各類評審不再看SCI論文?
教育部科技司負責人表示,意見的出台是為扭轉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的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破除的是論文,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對發表論文。
“我們鼓勵發表高水平、高質量,有創新價值,體現服務貢獻的學術論文,在國際學術界發出中國聲音。但在學術評價中,不能簡單以SCI論文相關指標來判斷創新水平。”
對此,一家985院校學院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坦言,SCI文章還是要努力發,優質期刊還是要盡力投。
“大家努力發SCI,看似爭獎勵拼職位,其實還是學術資源(人、項目、基金)分配的問題。合理分配這些資源,也有利於科研的進步和改善研究人員的心態。SCI獎勵不能取消,但獎勵方式可以優化。”
構建多元化評價機制
據了解,在國內高校的評職體系中,中科院SCI分區方法中的一區和二區SCI論文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多數頂刊都在一區中,擁有SCI頂刊的高校教職經常會憑藉論文破格提升,同時SCI論文必須是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通常,多數高校評職會將SCI論文作為硬性要求,在部分院校引進人才時,發表三篇SCI論文可以聘為講師,五篇SCI論文可聘為副教授,七篇以上(往往必須要有多篇二區以上SCI論文)才可以達到正教授的科研要求。同時,一篇一區SCI論文可抵多篇二區SCI 論文。
另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就是所發表SCI期刊的IF(Impact Factor,影響因子),普通SCI期刊都在1到5之間,少數頂刊可以達到30以上。
但是,由於關注度不同,部分學科較難發表高影響因子期刊,例如摩擦學、傳統力學等。而另一部分學科例如化學材料、納米科技、生物醫學等擁有眾多高影響因子期刊,統一的SCI論文量化標準,對此類學科有明顯優勢。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擁有海外留學經歷和科研工作經驗的海歸派學者,在SCI論文的數量和影響因子方面也較為突出,他們通過SCI論文的量化標準,衝擊著本土的高校教職,薪酬甚至是一些在教學、臨床一線奮鬥多年科研人員薪酬的數倍。憑藉SCI論文給予破格待遇,也常常引起學術圈的不滿。
某985高校科研人員表示,對於文學歷史類、藝術建築設計類、機械製造類等學科,以及更偏向編程的計算機類,不太容易發文章,建議制定專門的評審制度。另外,建議進一步推進數據共享獎勵制度,構建數據採集分享的雲平台,提高科研效益。
“如果沒有考慮到不同研究領域的差異,也不遵守創新發展的內在規律,單純以影響因子作為指標,容易導致科研泡沫化。因為熱門的研究方向和領域容易出成果,而創新性的成果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如果按照傳統的評價模式,創新性成果很難獲得優勢。”哈佛大學研究員楊東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科技部和教育部對SCI的指導意見,將有利於學科健康發展和創新性研究產出。
不過,在沒有全新的量化標准出台前,SCI論文評價體係依舊會是中國高校最重要的考量手段。
浙江大學寧波研究院特聘教授張晟本身也是海歸派,他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高校SCI評價體系存在不足,評價多元化是一個重要方向。高校的功能是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教學就是人才培養,這是第一位的。單一SCI評價會讓很多科研能力不強的教學型教師都去發論文,削弱教學和社會服務功能,非研究型高校主要功能是教學。
“此次教育部的指導意見,給教學型教師群體一定的評職空間,能夠達到多元化評價。我支持SCI量化篩選,因為足夠透明並且相對公平,但是多元化的評價體係也是必須的。”
在張晟看來,SCI論文的評價體系,總體而言還是相對公平和透明的。問題並不在SCI科技文獻索引系統本身,而是怎麼去準確理解SCI論文和建立健全分類評價體系。如何保證新的評價方式公平、公正,仍然需要創新與變革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