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從別人那裡“傳染”癌症或肥胖症嗎?
據國外媒體報導,我們的祖先一度生活在瘧疾、結核病、梅毒和傷口感染的陰霾之下。但如今有了疫苗和抗生素,現代人可以有效預防或治療這些疾病,以及其它各式各樣的傳染病。
資料圖
如今,大多數人的死因已經從傳染病變成了非傳染病。每年全球約有41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或其它慢性病。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非傳染病約佔全球總死亡數的70%。
從定義來看,非傳染病一般源自遺傳、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結合,而非細菌、真菌或病毒傳播所致。但近幾年來,科學家意識到,人體內外的微生物群也會對健康造成很大影響。那麼,非傳染病是否會通過這些微生物群實現人際傳播呢?
一些科學家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有趣的假說
人體內生活著大量微生物群落。研究顯示,這些微生物與多種生理系統的功能有關,包括新陳代謝、消化和免疫反應等等。科學家尚未弄清如何區分健康菌群和不健康菌群,但特定疾病似乎的確與體內細菌失衡有關。
例如,1月16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報告指出,糖尿病、炎症性腸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腸道中的菌群與未患這些疾病的人截然不同。這篇論文還指出,健康人若接觸到這些微生物,也可能會出現這些疾病的症狀。
“認為非傳染病也許其實具有傳染性,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想法,也為我們看待這些疾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該論文作者、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學家布萊特·芬利(Brett Finlay)指出。芬利和同事們在近期的幾項研究啟發下、提出了這一假說,但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19年在斐濟開展的一項研究。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採集了290人的唾液和糞便樣本,分析其口腔和腸道中出現的細菌種類。這些受試者彼此之間都住得很近。結果顯示,每個社區內部都出現了明顯的細菌傳播規律,並且對同住一屋的受試者而言,這種規律尤其明顯。母親與子女體內存在許多相同的微生物,但配偶之間的微生物群相似性最高。該團隊甚至僅憑微生物群便可判斷出哪些受試者是情侶或夫妻。
斐濟的這項研究顯示,至少微生物群的部分元素是可以進行人際傳播的。但被傳播的這些細菌能否引發疾病呢?答案是“相當有可能”。
例如,2型糖尿病患者的配偶更可能在對方確診後一年內、自己也患上同一種疾病。在糖尿病的動物模型實驗中,科學家向無菌小鼠體內移植了患糖尿病小鼠的帶菌糞便,結果無菌小鼠也出現了糖尿病的症狀。此外,患有炎症性腸炎的人類配偶和動物也體現出了類似的趨勢。
芬利指出,就連心血管疾病也可能與腸道中特定細菌的存在有關。部分微生物會產生一種能夠將紅肉分解為氧化三甲胺(TMAO)的酶。血液中該物質濃度較高的人患心血管風險的風險也更高。假如腸道中存在能產生這種酶的細菌,患病風險便會隨之增加。
研究顯示,若將人體內的這種細菌移植到小鼠體內,可以使小鼠患上心血管疾病。但尚不清楚人際傳播是否也會產生這種效果。
概念驗證
還有研究暗示,受細菌影響的非傳染病也許不止上述幾種,並且這些細菌可以進行人際傳播。芬利指出:“我們的實驗顯示,童年時期體內的微生物對哮喘的影響很大。在帕金森綜合徵方面,我們也收集了一些令人激動的初始數據。”他還補充道,微生物可以改變免疫功能,這對癌症患者而言可能具有一定意義,因為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統無法識別和攻擊體內的腫瘤。
作為非傳染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肥胖也可能與微生物傳播有關。將肥胖小鼠的糞便移植到消瘦小鼠體內後,後者也變得肥胖了起來。人類中也有類似現象:有肥胖的朋友或兄弟姐妹的人,自己肥胖的概率也比較高。如果所在國家的肥胖率較高,個人肥胖的風險也會更大。
但這些研究均存在一個類似的問題:科學家如何才能判斷某種疾病的哪些方面或與微生物有關,而不是與飲食、鍛煉、遺傳或環境因素有關呢?
芬利表示,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理想情況下,可以將一名患者的糞便移植到健康人體內,看看健康人是否會患病。但出於倫理原因,我們顯然不能這樣做。”要想驗證自己的猜想,芬利和同事們只能依賴於動物模型實驗和類似於斐濟那樣的人口研究。若某種非傳染病可通過微生物傳播,該微生物必須滿足三條標準:1、只存在於患者體內;2、能夠從患病宿主體內分離出來;3、移植到健康動物體內後會引發疾病。
“等我們進一步弄清這些機制,就能真正對它們展開測試了。我們可以抑制這些機制,證明微生物的確與之有關。”芬利指出。
一旦科學家弄清了非傳染病是否會進行人際傳播、以及它們的傳播方式,就可以研製出相應療法,“糾正”致病微生物群。一些公司已經開始研發針對炎症性腸病的“第二代益生菌”,由各種能夠調節腸道菌群的微生物混合而成。治療手段還可能包括改變飲食習慣、服用藥物、以及在極端情況下接受糞便移植等等。其中糞便移植是指,將健康的捐獻者的糞便移植到患者結腸中,從而使患者的腸道菌群恢復活力。
“使用實驗室混合的微生物也許比移植糞便好一些,因為一切盡在我們的掌控中,不用擔心意外移植了某種病毒。”芬利指出。糞便移植只能用於治療“嚴重疾病”,因為治療過程需要重複多次。
關於體內細菌對健康的影響,科學家還有許多要學。人體中的真菌和病毒也可能成為“非傳染病”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媒介。若芬利的假說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也許能讓我們對非傳染病產生全新的了解。
“這對公共衛生政策有著重大意義,”芬利表示,“還進一步說明,管理好自己體內的微生物群不僅有益於自身,還能惠及他人。”